-
公开(公告)号:CN112708168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600955.2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 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蜡聚四氟乙烯废渣的综合利用方法,包括:(1)向含石蜡聚四氟乙烯废渣中连续通入超临界CO2进行萃取,得到含石蜡的超临界CO2和聚四氟乙烯回收料;(2)将含石蜡的超临界CO2连续进行一级分离,得到石蜡回收料和溶有少量石蜡的超临界CO2;(3)将溶有少量石蜡的超临界CO2连续进行二级分离,得到石蜡回收料和液体CO2。本发明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弹性大,绿色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708168A
公开(公告)日:2021-04-27
申请号:CN202011600955.2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 浙江巨化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蜡聚四氟乙烯废渣的综合利用方法,包括:(1)向含石蜡聚四氟乙烯废渣中连续通入超临界CO2进行萃取,得到含石蜡的超临界CO2和聚四氟乙烯回收料;(2)将含石蜡的超临界CO2连续进行一级分离,得到石蜡回收料和溶有少量石蜡的超临界CO2;(3)将溶有少量石蜡的超临界CO2连续进行二级分离,得到石蜡回收料和液体CO2。本发明具有分离效率高,操作弹性大,绿色环保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280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115461.4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IPC: C08F214/26 , C08F2/26 , C08F6/20 , C09D127/18 , A47J36/02
Abstract: 一种面漆用环保型PTFE分散乳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PTFE乳液聚合工艺:向聚合釜中加入一定量脱氧去离子水、乳化剂、引发剂、稳定剂,抽真空N2置换,控制聚合釜缓慢升温。通入四氟乙烯(TFE)单体,维持75‑95℃的反应温度及0.7‑2.5MPa的反应压力进行乳液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乳化剂;在TFE反应摩尔量达到50‑60%后加入改性单体,直至单体反应量达到100%;(2)分散PTFE乳液浓缩工艺:将PTFE乳液降温冷却,加入上述乳液总量约4‑7wt%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维持槽内温度在55℃±2℃,开启真空泵,直至PTFE分散乳液浓度达到60%±2%,即得。所得产品稳定性,临界开裂厚度、光泽度可满足不沾锅涂料等领域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651913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058528.0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IPC: C08F214/26 , C08F216/14 , C08F230/08
Abstract: 该发明涉及聚合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关于一种高强度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该发明的一种高强度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中添加的离子液体单体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可作为表面活性单体应用于分散聚合体系,以克服常规表面活性剂的缺点和不足;并且作为表面活性物质,离子液体单体会在聚合物微球表面富集,进一步改善了四氟乙烯树脂的机械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280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211115461.4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IPC: C08F214/26 , C08F2/26 , C08F6/20 , C09D127/18 , A47J36/02
Abstract: 一种面漆用环保型PTFE分散乳液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PTFE乳液聚合工艺:向聚合釜中加入一定量脱氧去离子水、乳化剂、引发剂、稳定剂,抽真空N2置换,控制聚合釜缓慢升温。通入四氟乙烯(TFE)单体,维持75‑95℃的反应温度及0.7‑2.5MPa的反应压力进行乳液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乳化剂;在TFE反应摩尔量达到50‑60%后加入改性单体,直至单体反应量达到100%;(2)分散PTFE乳液浓缩工艺:将PTFE乳液降温冷却,加入上述乳液总量约4‑7wt%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搅拌均匀;维持槽内温度在55℃±2℃,开启真空泵,直至PTFE分散乳液浓度达到60%±2%,即得。所得产品稳定性,临界开裂厚度、光泽度可满足不沾锅涂料等领域的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062891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010880849.8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IPC: C08F214/26 , C08F214/28 , C08F214/24 , C08F214/22 , C08F216/12 , C08F2/22 , C08F2/01 , C08F6/16 , C08F6/22 , F23G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压缩比PTFE树脂的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四氟乙烯单体冷凝后备用;2)将稳定剂、预加乳化剂和超纯水通入聚合釜搅拌,并进行保压,再通入改性单体和引发剂搅拌均匀;3)将四氟乙烯单体通入聚合釜内,加热进行聚合反应;4)通过石蜡分离器进行分离;5)经乳液冷却槽进行稀释冷却形成乳液;6)通过冷凝器形成凝聚物,经烘箱干燥处理后包装。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步骤简单,不仅提高其生产效率,而且对产生的废气进行及时处理,同时提高了产品的纯度,改善其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00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36508.3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IPC: C08F214/26 , C08F216/14 , C08F2/26 , C08F2/30
Abstract: 该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关于一种全氟乙烯基醚类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的方法;该发明的一种全氟乙烯基醚类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的方法选择含氟磺酰基的聚醚类乳化剂部分代替全氟辛酸类乳化剂,以降低全氟辛酸类的使用,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含氟磺酰基的聚醚增加了乳化效果,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聚合物制品的粒径分散,提高了机械强度,以及抗压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5820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80847.9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IPC: B01J19/18 , C08F214/26 , C08F216/14 , C08F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温聚合釜,以及换热管用PPVE改性PTFE树脂的方法,借助该控温聚合釜实现智能化的全自动控温,并达到高精度的保温效果。减少在人工控制聚合温度过程,因个人操作习惯造成的聚合温度偏差较大的问题,避免聚合釜反应批次不同,温度相差太大的问题,显著提升产品质量,可实现制备工艺重演。此外在制备过程的中,设计合理的核壳结构,在反应中期加入四氟乙烯单体与改性单体,并在反应后期通过链转移剂形成保护外壳,提高产品原始乳液稳定性、挤出加工性等产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24561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30741.2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IPC: C08F214/26 , C08F216/14 , C08F2/26 , C08F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214/262 , C08F2/26 , C08F6/22 , C08F216/1408 , C08L2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的制备方法,将去离子水、四氟乙烯单体、活化剂、乳化剂、引发剂、稳定剂、第二单体投入反应釜中,在反应温度60~110℃,压力1.0~3.0Mpa下进行聚合反应,至反应压力降至0.1~0.3Mpa时,结束反应,降温出料,分离稳定剂,向分离稳定剂后的物料中加入去离子水使固含量为10~20wt%后,加入氨水调节物料PH值为8~10,在80~90r/min搅拌转速和15~35℃下凝聚8~12min,分离出上层凝聚物,经干燥后得到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本发明具有产品质量好、工艺简单、成本低、节能环保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003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111036508.3
申请日:2021-09-06
Applicant: 浙江巨化股份有限公司氟聚厂 , 浙江巨圣氟化学有限公司
IPC: C08F214/26 , C08F216/14 , C08F2/26 , C08F2/30
Abstract: 该发明涉及化工生产技术领域,具体关于一种全氟乙烯基醚类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的方法;该发明的一种全氟乙烯基醚类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的方法选择含氟磺酰基的聚醚类乳化剂部分代替全氟辛酸类乳化剂,以降低全氟辛酸类的使用,防止造成环境污染;含氟磺酰基的聚醚增加了乳化效果,一定程度上优化了聚合物制品的粒径分散,提高了机械强度,以及抗压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