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85306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117737.6
申请日:2015-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裂解三氯乙烷制备顺式二氯乙烯的镁基催化剂的原位活化和评价方法,在进行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反应之前,在活化气氛和活化温度下对镁基催化剂进行活化处理,然后在反应总空速和反应温度下,定向合成顺式1,2‑二氯乙烯。本发明通过优化镁基催化剂的活化处理条件和1,1,2‑三氯乙烷裂解反应条件,得到1,1,2‑三氯乙烷转化率达96%以上,顺式1,2‑二氯乙烯选择性达94%以上,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为三氯乙烷裂解产品的市场多样化提供工业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785306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17737.6
申请日:2015-03-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裂解三氯乙烷制备顺式二氯乙烯的镁基催化剂的原位活化和评价方法,在进行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反应之前,在活化气氛和活化温度下对镁基催化剂进行活化处理,然后在反应总空速和反应温度下,定向合成顺式1,2-二氯乙烯。本发明通过优化镁基催化剂的活化处理条件和1,1,2-三氯乙烷裂解反应条件,得到1,1,2-三氯乙烷转化率达96%以上,顺式1,2-二氯乙烯选择性达94%以上,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为三氯乙烷裂解产品的市场多样化提供工业化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785233A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510117843.4
申请日:2015-03-18
IPC: B01J21/14 , B01J21/18 , B01J29/06 , C07C17/25 , C07C21/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制备顺式1,2-二氯乙烯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准备工作;(b)制备方案分析;(c)制备。通过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制备一种镁基催化剂,该镁基催化剂组成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其中载体为二氧化硅,活性炭,硅铝分子筛中的一种;活性成分为硝酸镁、氯化镁、氢氧化镁和碳酸镁中的一种或两种。根据镁的不同前躯体,分别采用浸渍法和沉积沉淀法制备催化剂。该镁基催化剂使得催化裂解1,1,2-三氯乙烷可以定向生成顺式1,2-二氯乙烯,具有较高转化率和选择性,为1,1,2-三氯乙烷脱HCl裂解产物的市场多样化开拓了新方向。
-
公开(公告)号:CN101745386B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010101388.6
申请日:2010-01-21
Applicant: 浙江师范大学
IPC: B01J23/42 , B01J27/135 , B01J23/58 , C07C33/03 , C07C29/141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气相巴豆醛选择性加氢制备巴豆醇的催化剂及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针对现有的气相加氢制备巴豆醇的催化剂所存在的易失活、稳定性差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催化活性高、对不饱和醇选择性好,稳定性好,用于气相巴豆醛选择性加氢制备巴豆醇的催化剂及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包括载体、助剂和活性组分,所述载体为锆的氧化物,所述的活性组分为贵金属Pt。本发明的制备步骤为:将锆的盐、水和氨水放入容器中制成浆液,浆液经密封、加热、过滤、洗涤、干燥、焙烧后得到载体;将助剂加入载体中;配制铂盐溶液加入含助剂的载体中,经搅拌、静置、除去水分、干燥得到粉体,将所得粉体经活化处理后得到本发明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698778A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210201720.5
申请日:2012-06-15
IPC: B01J27/132 , C07C21/18 , C07C19/08 , C07C17/08
Abstract: 一种用于氟化乙炔制备氟乙烯和1,1-二氟乙烷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由载体和活性组分组成,所述载体为β-AlF3、α-AlF3、α-Al2O3的混合物,活性组分Cr2O3和La2O3的质量百分数占催化剂的1~5%,Cr和La同时负载到载体上。将铬和镧的可溶性盐制备成混合溶液,然后加入到γ-Al2O3中,室温下浸渍4小时;120℃烘箱中干燥12小时,在1100℃空气气氛下焙烧4小时得到粉体;粉体经无水HF在450℃氟化预处理4~6小时,然后通入N2直至冷却至室温得到本发明的催化剂。该该催化剂低成本、制备工艺简单、高活性,环境友好,能提高VF和HFC-152a总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151576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110049792.8
申请日:2011-03-01
Applicant: 浙江师范大学
IPC: B01J27/132 , B01J35/10 , C07C17/087 , C07C17/20
Abstract: 一种用于氟化氯代烯烃的催化剂,以α-AlF3为载体,Cr2O3为活性组分,Cr2O3负载在α-AlF3载体上,Cr2O3的质量是α-AlF3质量的0.6%~13%,该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为90~125m2g-1。该催化剂采用浸渍法将铬的可溶性盐溶液浸渍到氧化铝上,经干燥、煅烧制得Cr2O3-γ-Al2O3复合氧化物,再将蔗糖水溶液浸渍到Cr2O3-γ-Al2O3复合氧化物,并在N2气氛下将蔗糖经过炭化转化为炭,得到含炭的Cr2O3-γ-Al2O3复合氧化物,用HF和N2混合气体对含炭的Cr2O3-γ-Al2O3复合氧化物进行氟化,使含炭的Cr2O3-γ-Al2O3复合氧化物转化为含炭的Cr2O3-α-AlF3复合物,最后通过燃烧法脱除炭,得到该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1507922A
公开(公告)日:2009-08-19
申请号:CN200810061345.2
申请日:2008-04-23
Applicant: 浙江师范大学 , 浙江衢化氟化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气相氟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气相氟化催化剂所存在的活性较差、稳定性不高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的气相氟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组分,其中载体采用Y的化合物,活性组分采用铬的化合物和镁、铝、铟、镓、锌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本发明的催化剂制备方法是:按比例称取Y的化合物、Cr的化合物和镁、铝、铟、镓、锌的化合物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加水混合均匀后,加入沉淀剂至沉淀完全,然后经分离、洗涤至滤液呈中性,再将沉淀物烘干、成型、焙烧后得到氟化催化剂前体,将氟化催化剂前体通无水HF在一定温度下处理后得到气相氟化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2295532B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110147126.8
申请日:2011-06-02
Applicant: 浙江师范大学
IPC: C07C33/03 , C07C29/141
Abstract: 一种巴豆醛气相催化选择性加氢生产巴豆醇的方法,氢气,巴豆醛和正庚烷按照摩尔比100∶1∶1~6混合,温度为60~90℃,空速为4000~8000h-1,0.1~1.0MPa压力,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反应后的尾气经分离塔I分离出的H2微量的丙烷、CO经过吸附塔I除去丙烷,再经吸附塔II除去CO,最后得到的H2循环再利用;分离出的巴豆醇、丁醇、巴豆醛、丁醛、正庚烷进入分离塔II,分离塔II分离出的巴豆醛、丁醛、正庚烷进入分离塔III,分离出的巴豆醛和正庚烷循环再利用,分离塔III分离出的巴豆醇、丁醇再经过精馏塔精馏,得到巴豆醇。该方法使得催化剂的活性稳定,巴豆醛的转化率高,巴豆醇选择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2249846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44366.2
申请日:2011-05-31
Applicant: 浙江师范大学
Abstract: 一种2-氯-3,3,3-三氟丙烯和2,3-二氯-1,1-二氟丙烯的联产制备方法,将Cr2O3-Al2O3催化剂活化除水,然后氟化,再用惰性气体稀释的1,1,2,3-四氯丙烯的混合气惰化;将氟化氢与1,1,2,3-四氯丙烯的混合气在氟化、惰化后的Cr2O3-Al2O3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流出物通入精馏塔,得到2-氯-3,3,3-三氟丙烯和2,3-二氯-1,1-二氟丙烯,经过除酸、精馏处理后得到产品。该制备方法能同时获得2-氯-3,3,3-三氟丙烯和2,3-二氯-1,1-二氟丙烯,反应后可使1,1,2,3-四氯丙烯的转化率达到99%。
-
公开(公告)号:CN102240564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1110116987.X
申请日:2011-05-06
Applicant: 浙江师范大学
IPC: B01J27/135 , B01J27/138 , C07C33/03 , C07C29/14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气相巴豆醛选择性加氢生成巴豆醇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载体为TiO2、ZrO2、ZnO中的一种;活性组分为Ir-Ir3+混合物,其质量百分含量以Ir计为0.5~5%,Ir-Ir3+混合物负载在载体上,所述Ir-Ir3+混合物以金属Ir和IrCl3共存,催化剂中Ir和Cl元素的原子比为1.0-1.5。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先真空干燥载体TiO2、ZrO2或ZnO,再将载体加入H2IrCl6溶液中,在室温下浸渍;后于水浴中蒸干液体,干燥后得到粉体,再将所得粉体经氢气还原制得催化剂。该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反应选择性和反应稳定性较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