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9971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38282.5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系电池的水基电池正极浆料及极片制备工艺及方法,包括步骤:用制胶机制备特定固含量的胶液;将质量分数占比2%~30%的导电碳粉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将制得的质量分数占比0.5%~1.5%的胶液在搅拌罐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水系电池的水基电池正极浆料的制备工艺及方法,正极浆料采用以去离子水为基液的水系体系,制备出的浆料及极片能够用于水系电池,极片泡水不分散脱落,摆脱了有机体系浆料对环境湿度、极片烘干气体排放的限制,具有工艺简单、生产环保、成本低廉等特点;因此研制性能优异的水系正极浆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17421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86742.1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散型球状氧化锰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锌电池中应用,包括:步骤1、制备溶液A和溶液B;步骤2、在一定温度(室温)、分散搅拌和通入保护性气体的条件下,将溶液A滴加到溶液B中,混合均匀,进行共沉淀反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共沉淀反应可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制备工艺简单,可以实现材料的连续化和批量化生产。(2)制备的球形β‑MnO2材料具有优异的结晶性能,为球形形貌,分散性能良好,颗粒尺寸均一。(3)将合成的球形β‑MnO2材料应用于水系锌电池,具有充放电比能量较高,倍率性能优异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7640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90044.6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复合层状负极集流体的高性能无负极水系锌金属电池,包括步骤:在锌金属沉积基底上表面涂覆导电层;配置引导层溶剂并用涂布法涂覆在导电层上,然后置于烘箱中干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有导电层,在充电过程中,导电层为锌离子提供均匀的沉积位点;设有引导层骨架,从而引导锌离子在导电层表面均匀沉积,抑制锌枝晶生长,有效降低了电池短路的风险;引导层采用疏水型粘结剂,可以有效避免负极侧活性锌与电解液发生副反应,防止容量保持率随循环次数的提升而降低;采用无负极体系,大幅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材料成本低,且制备方式工艺简单,重复性好,在现有生产条件下即可大规模商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4003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661970.2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二氧化锰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二氧化锰加入改性添加剂的溶液中,再加入有机溶剂、功能性有机化合物、表面活性剂或功能性聚合物,进行分子级别的混合;将混合产物进行快速干燥,通入煅烧气氛保温煅烧,保温煅烧时逐步升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制备的二氧化锰电极材料具有含镍、钴、铝、钨、锶、钛、锆、铌、锑、硼、镁、锌和铜中至少一种元素的包覆保护层,能够有效抑制电池充放电过程中二氧化锰材料在电解液界面上的溶解,提高了二氧化锰正极的电导率,减少电极界面副反应,实现二氧化锰作为水系二次电池电极材料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同时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599864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34693.7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双电子反应的高倍率长寿命水系锌基电池,电池的水系电解液为有机羧酸基锌/锰盐为溶质的电解液,还包括卤素基离子增强型添加剂;正极为锰氧化物,负极为金属锌或锌合金。放电时,正极的锰氧化物得到电子,还原为锰离子,并溶于电解液中;同时负极的锌/锌合金给出电子,生成锌离子到溶液中。充电时,正极区的锰离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锰氧化物,并沉积在正极集流体上,负极锌离子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金属锌/锌合金。充电和放电过程交替进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中提出的弱酸性水系锌基电池反应体系利用了氧化锰的双电子转移反应,相比于传统的单电子转移反应,比容量提升了一倍,展现出更高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86694A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申请号:CN202010989218.X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
IPC: H01M10/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中性锌锰电池可逆性的水系电解液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配置无机锌盐基础电解液:将无机锌盐溶于水中,在室温下搅拌,得到一定浓度的无机锌盐基础电解液;步骤2、按照络合摩尔比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络合剂,在室温下搅拌。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设计了正极、负极直接接触的电解液,解决了负极和正极的衰减问题,提升了目前基于中性水系电解液的锌锰电池的稳定性,达到提高中性锌电池可逆性的目标。该电解液通过引入有机组分,电解液保持原有水系电解液的高安全特性,引入的有机组分环境友好,成本低,适合于任一基于锌金属或锌合金负极的电池体系,以及批量化、规模化的电池制备和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38827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111661962.8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离子和电子复合导通的电极及其原位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向混合装置中加入添加剂前驱体A和活性物质B,混合设定时长,混合的同时,搅拌装置对混合装置内的添加剂前驱体A和活性物质B的混合物进行搅拌,添加剂前驱体A和活性物质B在搅拌过程中发生原位的离子交换,可以生成具有电解液阳离子导电性的产物,并均匀分散。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还通过对不同微观形貌的电子导电材料的复合使用,针对性地设计了由零维/一维/二维结构单元构筑成的三维导电网络。本发明涉及的材料成本低廉、方法简便、易规模化扩大生产,尤其适用于水系离子电池、水系超级电容器的电极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986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79104.0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性金属电池用多功能水基电解液,包括:一种或多种具有导电性的离子型溶质A,以及一种或多种具备多样化保护功能的添加剂B;离子型溶质A包括镁、铝、锌、铵的水溶性盐;添加剂B能够在金属电极M上构筑具有离子导通能力的电极表面保护层,并能够进行体相溶剂化调节或电极表面溶剂化调节;离子型溶质A和添加剂B组成的电解液能够进行pH缓冲。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仅能够在不同表面形貌的金属电极上构筑具有离子导通能力的电极表面保护层,而且能够参与电解液体相/电极表面的溶剂化调节。
-
公开(公告)号:CN11531268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47711.5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导电剂含量的厚电极膜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工艺及方法包括湿法磨混合、喷雾造粒、低温包覆、纤维化、一次热辊压、电极膜复合等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不仅解决了传统工艺制备的电极膜片的厚度薄、碳等导电剂含量低的问题,而且可以引入疏水粘结剂抑制正极材料在近中性水系电解液中的溶解,从而解决近中性水系电池循环稳定性问题,除此之外,相关的工艺过程可以提高极片的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751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59980.3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浙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萧山发电厂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系电池金属电极的氢键型承载网络,其组成包括:由表面富含质子供体/受体基团的无机纳米粒子构成的第一氢键网络;由结构单元包含质子供体/受体基团,或包含能与水系电解液反应的交联/聚合型基团的不同功能型聚合物所构成的第二、第三氢键网络。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升了电极中粉料的面密度;同时,穿插于电极表面和内部的氢键网络削弱了自由水对金属活性材料的腐蚀并提供包覆性保护,从而提高了电池的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