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局部放电测试电路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4951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59186.3

    申请日:2013-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局部放电测试电路,可以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以及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提供电压的高压试验变压器,第一支路可以包括串联连接的耦合电容器和测量阻抗,第一支路可以包括由顶针和极板构成的电容。调节高压试验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调节顶针和极板之间的距离,当顶针和极板两端的电压差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在顶针和极板之间产生局放,在顶针和极板间可以产生电磁波信号,在测量阻抗可以产生电压脉冲信号。因为电磁波信号和电压脉冲信号是在同一局放下产生的,所以我们也就获得了电磁波信号和电压脉冲信号的对应关系。

    一种局部放电测试电路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49518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059186.3

    申请日:2013-02-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局部放电测试电路,可以包括并联连接的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以及为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提供电压的高压试验变压器,第一支路可以包括串联连接的耦合电容器和测量阻抗,第一支路可以包括由顶针和极板构成的电容。调节高压试验变压器的输入电压,调节顶针和极板之间的距离,当顶针和极板两端的电压差达到一定值时,就会在顶针和极板之间产生局放,在顶针和极板间可以产生电磁波信号,在测量阻抗可以产生电压脉冲信号。因为电磁波信号和电压脉冲信号是在同一局放下产生的,所以我们也就获得了电磁波信号和电压脉冲信号的对应关系。

    一种变压器套管末屏信号引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5024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51614.X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套管末屏信号引出装置,用于引出电容型套管末屏的末屏引出线上的泄露电流,其包括:通过安装孔套设在电容型套管末屏的接口上的外接头;与外接头相连的防护套筒,该防护套筒上开设有导线孔;通过弹性绝缘件与防护套筒连接的导电杆,该导电杆的靠近安装孔的一端沿周向布置有至少两瓣形成与末屏引出线配合的插装孔的连接瓣,且弹性绝缘件套设在连接瓣上。插装孔的大小可随末屏引出线的插入深度发生变化,而套设在连接瓣上的弹性绝缘件,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化,实现对末屏引出线的夹紧,因此,本发明将末屏引出线与套管末屏信号引出装置的接触为面接触,即周面接触,有效增大了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一种变压器套管末屏信号引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050240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10551614.X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套管末屏信号引出装置,用于引出电容型套管末屏的末屏引出线上的泄露电流,其包括:通过安装孔套设在电容型套管末屏的接口上的外接头;与外接头相连的防护套筒,该防护套筒上开设有导线孔;通过弹性绝缘件与防护套筒连接的导电杆,该导电杆的靠近安装孔的一端沿周向布置有至少两瓣形成与末屏引出线配合的插装孔的连接瓣,且弹性绝缘件套设在连接瓣上。插装孔的大小可随末屏引出线的插入深度发生变化,而套设在连接瓣上的弹性绝缘件,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化,实现对末屏引出线的夹紧,因此,本发明将末屏引出线与套管末屏信号引出装置的接触为面接触,即周面接触,有效增大了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一种变压器套管末屏信号引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2996530U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220700438.7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套管末屏信号引出装置,用于引出电容型套管末屏的末屏引出线上的泄露电流,其包括:通过安装孔套设在电容型套管末屏的接口上的外接头;与外接头相连的防护套筒,该防护套筒上开设有导线孔;通过弹性绝缘件与防护套筒连接的导电杆,该导电杆的靠近安装孔的一端沿周向布置有至少两瓣形成与末屏引出线配合的插装孔的连接瓣,且弹性绝缘件套设在连接瓣上。插装孔的大小可随末屏引出线的插入深度发生变化,而套设在连接瓣上的弹性绝缘件,通过自身的弹性变化,实现对末屏引出线的夹紧,因此,本实用新型将末屏引出线与套管末屏信号引出装置的接触为面接触,即周面接触,有效增大了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

    一种变压器绕组变形的判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27904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074512.1

    申请日:2016-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变压器绕组变形的判定方法,包括:S1:在预设频率范围内,获取变压器绕组当前阻抗扫频曲线和原始阻抗扫频曲线;S2:根据当前阻抗扫频曲线获取各测量点的当前测量数据;S3:根据当前测量数据判断测量点是否为极值点;S4:如果是,则将极值点存储于极值点集中;S5:在极值点集中,判断是否存在连续的极值点;如果存在连续的极值点,进入S6,如果不存在连续的极值点,则进入S8;S6:在极值点集中剔除连续的极值点;S7:对被剔除极值点频率范围内的测量数据进行平滑处理;返回S3;S8:根据极值点集中的极值点进行分析以判定变压器绕组变形的程度。由于,在上述过程中,避免了无效数据的处理,减小了运算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

    一种分压器及其分压电路和分压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37593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99771.X

    申请日:2014-0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压电路,包括高压电容组、高压电阻组、低压电容和低压电阻,其中,所述高压电容组包括多个电容量相同的相互串联的高压电容,所述高压电阻组包括多个电阻值相同的相互串联的高压电阻;所述高压电容组与高压电阻组并联连接,形成第一并联电路,所述第一并联电路的一端作为高压端,用于接收接入分压器的高压,另一端作为输出端,用于输出经过分压后的低压;所述低压电容与低压电阻并联连接,形成第二并联电路;所述第二并联电路的一端与所述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作为接地端。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上述分压电路的分压器和一种基于该分压电路的分压控制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