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21948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98065.6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精工绿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轻质高强楼板及制造方法、楼板连接结构及施工方法,轻质高强楼板包括内含封闭气孔的轻质混凝土板,轻质混凝土板的顶面间隔形成多个纵向预留槽和多个横向预留槽,相邻的纵向预留槽之间形成拱形凸起部,横向预留槽设置在拱形凸起部上,横向预留槽与纵向预留槽深度一致,轻质混凝土板的底面为平面,纵向预留槽内设置纵向预应力钢筋,横向预留槽内设置横向普通钢筋,纵向预应力钢筋与横向普通钢筋绑扎固定;轻质混凝土板的拱形凸起部所在表面上浇筑高强混凝土形成高强混凝土层,高强混凝土层的顶面位于两侧连接端的边缘处开设有端部预留槽,端部预留槽的长度方向与纵向预应力钢筋长度方向一致。本发明设计的楼板结构轻盈且制造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64096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14245.8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精工绿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EC钢构件的拼装装置,包括连接组件、拼接板、拧紧组件以及电批,连接组件固定在钢构件的两端并辅助钢构件的吊装,钢构件的连接端开设紧固孔和定位孔,钢构件上的紧固孔间隔排布成环形结构,定位孔位于环形结构中心,拼接板的其中一面垂直设置紧固栓,紧固栓间隔排布成环形结构,拧紧组件包括定位头、固定栓和活动套,活动套可沿固定栓轴向滑动,活动套上设置驱动齿轮,活动套的外端面开设供电批插入的凹槽,补强板上也开设环形排布的紧固孔,补强板与钢构件端部贴合并在外侧安装拼接板,每个紧固栓上套设一个齿轮螺母,驱动齿轮同时与每个齿轮螺母相啮合,通过电批带动驱动齿轮转动,完成所有齿轮螺母的同步拧紧。
-
公开(公告)号:CN11961607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14248.1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精工绿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绿筑集成科技有限公司 ,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浇筑的PEC柱竖向连接结构,包括上PEC柱和下PEC柱,上PEC柱的对接面上设置凸榫以及第一对插件,下PEC柱的对接面上设置凹槽以及第二对插件,下PEC柱的混凝土外表面上还预埋有连接钢板,上PEC柱与下PEC柱竖向对接时,通过凸榫嵌入凹槽内进行定位,通过第一对插件和第二对插件的对插进行位置固定,免去了额外设置临时固定支撑结构的步骤,通过连接钢板采用螺栓将上、下PEC柱的混凝土面连在一起,实现了上、下PEC柱的预浇混凝土上下连续,确保力的传力效果更好,也免去了现场对连接处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提高了装配效率,节省了人工和材料,有利于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73023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0585232.3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23K33/00 , B23K37/02 , B25J9/16 , B23K1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对接焊缝机器人焊接工艺及焊缝结构,涉及钢结构焊接技术领域,结构包括对接接头一或对接接头二;对接接头一包括两块钢板母材一、V形坡口和组装间隙一;组装间隙一的标准组装间隙为16mm,V形坡口的标准坡口为45°;对接接头二包括两块钢板母材二、单V型坡口和组装间隙二;组装间隙二的标准组装间隙为8mm,单V型坡口的标准坡口为35°。工艺包括焊接工艺参数预存储、坡口规划及焊道排布、选择接头形式和焊缝位置、坡口加工、通过示教功能实现轨迹存储等。本发明焊接结构可以保证焊接质量,有效避免了因焊缝质量问题进行返修、返工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了焊接质量的合格及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746895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510138013.X
申请日:2015-03-27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G2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单管支撑装置,包括单管支撑、液压千斤顶和固定于单管支撑上端面的内部限位滑动腔芯,所述液压千斤顶通过内部限位滑动腔芯限制于单管支撑上端面上,所述内部限位滑动腔芯外周面上滑动安装有外包套筒,外包套筒顶部固定安装有钢管顶托;所述液压千斤顶位于外包套筒内并能抵接外包套筒同步升降;所述内部限位滑动腔芯与单管支撑上端面连接处的外周面上设有若干钢垫片,该若干钢垫片能抵接于外包套筒裙边。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适用于各种卸载施工,拆装方案,适用性强,重复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677513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48491.0
申请日:2017-01-21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3/28 , E04G23/0218 , E04G2003/28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结构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装配式施工操作平台机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支撑钢柱和与之垂直固定连接的柱间钢梁,柱间钢梁下部为待安装的钢梁加固件;柱间钢梁上部设置有可移动平台,可移动平台通过尼龙轮和卡位螺杆实现在钢梁上的移动与固定,平台两侧各设置有吊篮,吊篮底部通过稳定撑杆相连。本发明为悬空作业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操作平台,装配式构造使得本发明的周转率高且适应性强,可广泛应用于钢梁底部的加固、涂装、焊接等施工作业中。
-
公开(公告)号:CN103912061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25900.9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弯扭构件高精度免测量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根据主构件的设计要求,将预装固定耳板预先焊接于主构件上;(2)根据施工图纸,安装弯扭构件两端的主构件;(3)吊装弯扭构件,弯扭构件放置于预装固定耳板上;(4)根据主构件的设计要求,将后装固定耳板安装并焊接于主构件上;(5)焊接弯扭构件与主构件之间的连接焊缝;(6)割除预装固定耳板和后装固定耳板,弯扭构件施工完毕。本发明所述方法与常规施工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精度高、效率高、成本低、质量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2803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33815.9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精工绿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绍兴市柯桥区轨道交通物业开发经营有限公司
IPC: E04F21/1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行式地缝打胶机以及使用方法,打胶机包括移动组件、打胶组件、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移动组件包括底板,底板的前端设有前轮,底板的后端设有后轮,底板上靠近后轮处开设出胶孔;打胶组件包括胶筒和胶管压胶组件,胶筒的底部开口,胶筒底部插入出胶孔中,胶管压胶组件包括置于胶筒内的压胶板,压胶板用于挤压胶筒内的地缝胶令其灌入出胶孔内;传动组件与驱动组件相连并从驱动组件中获取原始传动力,传动组件驱动前轮带动底板移动,传动组件还驱动压胶板沿胶筒内壁上下移动。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全程机械化运作,有利于节省用工成本,提高打胶效率和打胶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73023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585232.3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B23K33/00 , B23K37/02 , B25J9/16 , B23K10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对接焊缝机器人焊接工艺及焊缝结构,涉及钢结构焊接技术领域,结构包括对接接头一或对接接头二;对接接头一包括两块钢板母材一、V形坡口和组装间隙一;组装间隙一的标准组装间隙为16mm,V形坡口的标准坡口为45°;对接接头二包括两块钢板母材二、单V型坡口和组装间隙二;组装间隙二的标准组装间隙为8mm,单V型坡口的标准坡口为35°。工艺包括焊接工艺参数预存储、坡口规划及焊道排布、选择接头形式和焊缝位置、坡口加工、通过示教功能实现轨迹存储等。本发明焊接结构可以保证焊接质量,有效避免了因焊缝质量问题进行返修、返工造成的经济损失,保证了焊接质量的合格及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961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178470.7
申请日:2017-11-23
Applicant: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103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总承包工程施工阶段智能管理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用户处理模块(客户端)、数据传输处理器、业务数据存储模块、BIM模型存储模块、监控设备、模型处理服务器;该方法,利用CDM(Concordance Design Model)、RDM(Released Design Model)、FCM(Finished Coordination Model)三阶段模型智能转换将工程设计模型的可视化、施工阶段工程变更、工程质量问题闭环管理与三维建筑模型协同设计实时智能融合,实现总承包工程施工阶段的智能、高效协同作业,提高施工效率,改善企业工程管理模式,促进精益化、信息化企业管理方式建设。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