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453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595873.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线端盘卧自锁固线器,属于固线器技术领域,现有的线段固定器具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锈蚀、松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固线器壳体,线器壳体上安装筒座,筒座内安装均质夹块,该均质夹块外侧面呈弧形,且内侧具有内凹面,内凹面由左至右渐近筒座中心;筒座上安装可向左侧移动的盘卧夹线部,该盘卧夹线部所包括的绕线夹块与均质夹块内凹面配合对绕线进行挤压固定;框体左侧滑动安装收线部,该收线部收线移动过程中带动盘卧夹线部向左下方移动,使得绕线夹块移动对线缆挤压;收线部所包括的转轴两端连接有驱动部,该驱动部往复转动控制收线部收线,利用线缆张力可以保持良好的固定强度,张力变大紧固力度也随之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618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71865.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 扬州市鑫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热源下多工况直流电缆水循环强制冷却试验平台,涉及直流电缆输送能力提升及测试试验领域。海底电缆登陆段区域情况复杂,受环境和气象的影响较大,需要对该瓶颈段区域模拟出不同敷设工况以研究环境因素对输送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提升输送能力。本发明包括环境区域模块、直流电流施加单元、水循环冷却单元、电缆测温单元和环境信息采集单元,2条平行敷设在环境区域的电缆在末端通过短接端子短接形成闭合的通流回路,直流电流施加单元、水循环冷却单元和电缆测温单元均连接到PLC控制柜,PLC控制柜和环境信息采集单元连接到计算机整体控制系统。以真实地反映电缆在不同敷设工况下的直流输送能力,通过长时间连续试验验证水循环强制冷却对输送能力的提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9830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614757.8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大电容直流电缆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波形过冲抑制方法,涉及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技术。目前,缺少相对统一的计算公式或模型以定量确定过冲抑制回路参数。本发明包括以步骤:1)对包含阻尼电容的雷电冲击电压试验4阶放电回路进行分析,推导出其对应的输出电压s域表达式U(s)和时域表达式u(t),并引入可表征波形过冲率的变量δm;2)以δm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求得阻尼电容的最优解,间接实现过冲率的最小化;3)根据计算获得的阻尼电容的最优解设置波前电阻并联的阻尼电容,以对过冲率和波前时间进行有效限制,提高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带载能力。定量确定过冲抑制回路参数,从而实现雷电冲击波形参数的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345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595873.2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线端盘卧自锁固线器,属于固线器技术领域,现有的线段固定器具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锈蚀、松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固线器壳体,线器壳体上安装筒座,筒座内安装均质夹块,该均质夹块外侧面呈弧形,且内侧具有内凹面,内凹面由左至右渐近筒座中心;筒座上安装可向左侧移动的盘卧夹线部,该盘卧夹线部所包括的绕线夹块与均质夹块内凹面配合对绕线进行挤压固定;框体左侧滑动安装收线部,该收线部收线移动过程中带动盘卧夹线部向左下方移动,使得绕线夹块移动对线缆挤压;收线部所包括的转轴两端连接有驱动部,该驱动部往复转动控制收线部收线,利用线缆张力可以保持良好的固定强度,张力变大紧固力度也随之变大。
-
公开(公告)号:CN108983049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0614757.8
申请日:2018-06-1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大电容直流电缆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波形过冲抑制方法,涉及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技术。目前,缺少相对统一的计算公式或模型以定量确定过冲抑制回路参数。本发明包括以步骤:1)对包含阻尼电容的雷电冲击电压试验4阶放电回路进行分析,推导出其对应的输出电压s域表达式U(s)和时域表达式u(t),并引入可表征波形过冲率的变量δm;2)以δm最小化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模型,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求得阻尼电容的最优解,间接实现过冲率的最小化;3)根据计算获得的阻尼电容的最优解设置波前电阻并联的阻尼电容,以对过冲率和波前时间进行有效限制,提高冲击电压发生器的带载能力。定量确定过冲抑制回路参数,从而实现雷电冲击波形参数的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618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910471865.9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 扬州市鑫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直流热源下多工况直流电缆水循环强制冷却试验平台,涉及直流电缆输送能力提升及测试试验领域。海底电缆登陆段区域情况复杂,受环境和气象的影响较大,需要对该瓶颈段区域模拟出不同敷设工况以研究环境因素对输送能力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提升输送能力。本发明包括环境区域模块、直流电流施加单元、水循环冷却单元、电缆测温单元和环境信息采集单元,2条平行敷设在环境区域的电缆在末端通过短接端子短接形成闭合的通流回路,直流电流施加单元、水循环冷却单元和电缆测温单元均连接到PLC控制柜,PLC控制柜和环境信息采集单元连接到计算机整体控制系统。以真实地反映电缆在不同敷设工况下的直流输送能力,通过长时间连续试验验证水循环强制冷却对输送能力的提升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39039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615943.6
申请日:2022-12-15
Applicant: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IPC: H05K5/02 , F16F15/023 , F16F15/027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防震装置的微型电力机车伺服驱动器,属于微型伺服驱动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上顶盖组件的顶部靠近缓冲板组件处铰接有第一缓冲筒组件,该第一缓冲筒组件的顶部处铰接有对勾型缓冲架,对勾型缓冲架的底边部处铰接有第二缓冲筒组件,该第二缓冲筒组件的另一端与上顶盖组件,解决了现有的结构设计一旦出现撞击则直接构成顶部或者底部的凹陷,并没有任何的可以进行缓冲和泄力的结构设计,因此对微型电力机车伺服驱动器的外壳体结构构成稳固的的保护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26593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481058.5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软管缠绕和水循环冷却的电缆输送能力提升系统,涉及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对电缆局部高温的水循环强制冷却分为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直接冷却时,电缆直接浸在水中,通过水循环带走热量,需要解决电缆和套管之间的密封难题;间接冷却是在土壤中埋设电缆,并在电缆的附近土壤中埋设冷却的水管,水管中通有低温的冷却水,因存在中间散热介质,散热效果远不如直接冷却。本发明包括螺旋方式缠绕于电缆上的软管和连接软管进出口的冷却循环装置,软管缠绕后外围设有保温隔热装置。减少了中间介质散热环节,冷却效果可接近直接冷却方式,而实施难度远低于直接冷却方式,避免电缆导体温度过高影响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0224825U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20832649.8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采用软管缠绕的电缆水循环强制冷却系统,涉及电力输送技术领域。对电缆局部高温的水循环强制冷却分为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直接冷却时,电缆直接浸在水中,通过水循环带走热量,需要解决电缆和套管之间的密封难题;间接冷却是在土壤中埋设电缆,并在电缆的附近土壤中埋设冷却的水管,水管中通有低温的冷却水,因存在中间散热介质,散热效果远不如直接冷却。本实用新型包括螺旋方式缠绕于电缆上的软管和连接软管进出口的冷却循环装置,软管缠绕后外围设有保温隔热装置。减少了中间介质散热环节,冷却效果可接近直接冷却方式,而实施难度远低于直接冷却方式,避免电缆导体温度过高影响使用寿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5911386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48719.6
申请日:2016-04-20
Applicant: 浙江舟山海洋输电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舟山供电公司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嵊泗县供电公司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3
Abstract: 一种验证过渡接头可靠性的试验方法,涉及一种验证过渡接头可靠性的试验方法。目前没有一种对过渡接头的有效、准确的试验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安装试验回路和模拟回路;确定控温电缆;对试验回路进行负荷循环试验;对试验回路进行直流叠加操作冲击电压试验;进行直流叠加雷电冲击电压试验;试验后检查。本技术方案通过对模拟回路的温度监控,实现对试验回路的电线温度准确控制,提高过渡接头可靠性的试验准确性。且确定控温电缆,有利于提高试验的安全性,使试验能够顺利进行。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