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38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18464.6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杉虎杂交斑生长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与应用,涉及SNP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SNP分子标记包括SNP1、SNP2和SNP3中任意一种,所述SNP1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169位,其突变类型为T/C;SNP2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26位,其突变类型为C/A;所述SNP3位于如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第177位,其突变类型为A/G。本发明筛选到的SNPs位点均与杉虎杂交斑生长性状显著相关,为杉虎杂交斑生长优良个体选育提供分子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9193867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18464.6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IPC: C12Q1/6888 , C12Q1/6858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杉虎杂交斑生长性状相关的SNP分子标记与应用,涉及SNP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SNP分子标记包括SNP1、SNP2和SNP3中任意一种,所述SNP1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169位,其突变类型为T/C;SNP2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226位,其突变类型为C/A;所述SNP3位于如SEQ ID NO:2所示序列的第177位,其突变类型为A/G。本发明筛选到的SNPs位点均与杉虎杂交斑生长性状显著相关,为杉虎杂交斑生长优良个体选育提供分子标记。
-
公开(公告)号:CN115886159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218875.8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
IPC: A01K61/10 ,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20/158 , A23K20/174 , A23K20/142 , A23K10/26 , A23K1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亲鱼性腺发育强化饵料及雄性密斑刺鲀和雌性六斑刺鲀杂交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亲鱼性腺发育强化饵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65%鱼宝饲料、20%新鲜虾肉、5%繁殖强化添加剂、5%鱼油粉、2.5%维生素C、1.8%维生素E和0.7%牛磺酸。本发明所述强化饵料能同时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和性成熟,提高亲鱼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本发明通过特殊的人工受精方式使雄性密斑刺鲀与雌性六斑刺鲀国内首次实现精卵结合,得到高质量的杂交受精卵,经过后期苗种培育,得到一定规模数量的苗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促进了我国养殖品种向多元化发展,对于改善渔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8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38522.6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鉴定密斑刺鲀、大斑刺鲀和六斑刺鲀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第一引物对和第二引物对进行PCR扩增,直接根据PCR产物的有无就能对密斑刺鲀、大斑刺鲀和六班刺鲀的个体或者种群进行分子鉴定,无需进行送样测序,精确度高,周期短(1天内完成鉴定),成本低廉,可以实现高通量鉴定。可以取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三种刺鲀的尾鳍组织,对动物损伤轻微或无损伤,也不需要个体养殖到一定重量,对养殖和生态保护均有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117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7819.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IPC: C12Q1/6888 , C12Q1/68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杉虎斑生长性状相关的SNP标记与应用,涉及SNP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SNP标记位于杉虎斑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序列的第1003位,其碱基为T或C。本发明通过分析所述SNP标记的基因频率与杉虎斑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基因型为TT的纯合型个体在体重、全长、体长、头长、尾柄高和体高这6个表型数据中,都要显著高于TC型个体。本发明所述SNP标记可用于快速筛选、鉴定具有生长优势的杉虎斑个体,从而实现高效、精准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16837117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117819.1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IPC: C12Q1/6888 , C12Q1/680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与杉虎杂交斑生长性状相关的SNP标记与应用,涉及SNP分子标记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SNP标记位于杉虎杂交斑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基因序列的第1003位,其碱基为T或C。本发明通过分析所述SNP标记的基因频率与杉虎杂交斑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基因型为TT的纯合型个体在体重、全长、体长、头长、尾柄高和体高这6个表型数据中,都要显著高于TC型个体。本发明所述SNP标记可用于快速筛选、鉴定具有生长优势的杉虎杂交斑个体,从而实现高效、精准选育。
-
公开(公告)号:CN1158861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218875.8
申请日:2023-03-09
Applicant: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
IPC: A23K50/80 , A23K10/22 , A23K20/158 , A23K20/174 , A23K20/142 , A23K10/26 , A23K10/16 , A01K6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亲鱼性腺发育强化饵料及雄性密斑刺鲀和雌性六斑刺鲀杂交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亲鱼性腺发育强化饵料,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65%鱼宝饲料、20%新鲜虾肉、5%繁殖强化添加剂、5%鱼油粉、2.5%维生素C、1.8%维生素E和0.7%牛磺酸。本发明所述强化饵料能同时促进亲鱼性腺发育和性成熟,提高亲鱼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本发明通过特殊的人工受精方式使雄性密斑刺鲀与雌性六斑刺鲀国内首次实现精卵结合,得到高质量的杂交受精卵,经过后期苗种培育,得到一定规模数量的苗种。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现促进了我国养殖品种向多元化发展,对于改善渔业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9258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38522.6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崖州湾创新研究院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IPC: C12Q1/6888 , C12Q1/6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子标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鉴定密斑刺鲀、大斑刺鲀和六斑刺鲀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通过第一引物对和第二引物对进行PCR扩增,直接根据PCR产物的有无就能对密斑刺鲀、大斑刺鲀和六班刺鲀的个体或者种群进行分子鉴定,无需进行送样测序,精确度高,周期短(1天内完成鉴定),成本低廉,可以实现高通量鉴定。可以取不同时期、不同来源的三种刺鲀的尾鳍组织,对动物损伤轻微或无损伤,也不需要个体养殖到一定重量,对养殖和生态保护均有帮助。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187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033377.5
申请日:2025-01-09
Applicant: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斑马鱼肠道细菌代谢物与肠道类器官体外共培养模型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水产养殖细胞培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富含短链脂肪酸的斑马鱼肠道细菌代谢物;收集斑马鱼肠道类器官;体外共培养;制得体外共培养模型。本发明可在体外模拟体内3D生长环境,能够更加真实反映机体功能,从而研究斑马鱼肠道细菌代谢物与肠道的互作过程和发生机制,本发明共培养产物可用来鉴定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或试剂的方法。可以为肠病分子机制研究、疾病模拟、营养成分体外评估、药物靶点发现及药效筛选等提供精准的研究工具,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理想的斑马鱼肠道类器官体外研究模型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74562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620474.0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陵水德林诚信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银鼓鱼繁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银鼓鱼室内水泥池人工繁殖方法,包括种鱼选择,种鱼培育,种鱼催产,受精卵孵化以及仔鱼培育五个步骤,通过采用干法人工授精的方式,能有效的提高银鼓鱼的受精率,以及通过人工向雌性银鼓鱼注射15ug/kg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以及1500IU/k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能有效的提高雌性银鼓鱼的产卵率,从而有效的降低了人工繁殖的成本,有利于大规模化人工养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