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自动化综合管理分析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654022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010458498.1

    申请日:2020-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自动化综合管理分析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总控服务器、信息输出模块以及可视化显示模块,其中数据采集模块可以采集电力设备运行的基础数据、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实时数据以及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统计数据所产生的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存储模块中,由数据存储模块将数据发送给总控服务器,总控服务器进行分析处理后获得分析处理结果,由信息输出模块根据根系处理结果推送异常信息给可视化显示模块,然后可视化显示模块可以显示异常信息,运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可视化显示模块查看异常信息,并有针对性的查找问题进行处理,维护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链路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664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671126.2

    申请日:2022-12-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相结合的链路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是以电力自动化网络领域的设备特点、网络特点以及业务特点为基础,从电力系统一次设备的采集、二次设备的检测、控制信息等的输送、交换服务和连通这些网路资源的网络设施中,形成一套电力系统调度数据网网络,围绕调度数据网运行业务的自动化网络故障诊断、电力调度系统运行故障诊断,保证自动化控制大区、非控制大区、信息大区的业务正常运行和由此形成的网络运行、设备运行的特点,在故障诊断中起到了发现网络、设备、软件故障影响调度运行管理的情况,结合故障定位手段,支持电力调度数据网运维工作快速启动消缺程序,及时、准确地排除故障,提高效率,减少排查时间的浪费。

    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网视频安全监察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7017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55066.9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电网视频安全监察系统,包括电源模块、传输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识别模块进行连接:所述传输模块与识别模块进行连接,所述分析模块与传输模块进行连接,所述分析模块与决策模块进行连接,所述决策模块与警报模块进行连接。该具有识别功能的电网视频安全监察系统,电源模块给识别模块进行供电,识别模块对场景中的环境进行扫描,将扫描后的信息通过传输模块发送给分析模块,分析模块对信息内容进行筛选并通过决策模块与系统库中的标准进行比对,若发现危险因素就会启动警报模块,警报模块通过内置的处理模块呼叫相关人员前去处理,这样通过该系统就能实现对危险因素自动识别的功能。

    一种基于RFID主动定位的机器人协同运维监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65015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310649.5

    申请日:2020-11-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FID主动定位的机器人协同运维监护方法,在现有的机房设备上加装RFID标签和对机房设备的机柜门进行门禁改造,同时,在机器人上搭载RFID识别器和门禁认证凭证,通过机器人平台控制机器人引导检修人员至特定机房设备处,并通过RFID识别器扫描机房设备的RFID标签获取设备信息,从而对特定机房设备是否为检修任务工单中的故障设备做出准确判断,并通过门禁认证凭证对故障设备的机柜门进行自动开启。本发明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作为定位检修对象的一种手段,有效避免检修人员的误检和漏检,从而提高对故障的处置效率,同时机柜门的闭合统一采用授权开启,实现可管理式开闭,有效避免随意开启机柜门存在的安全隐患。

    一种基于多层协同感知的碳资产管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9039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665424.X

    申请日:2024-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协同感知的碳资产管理系统,涉及碳资产管理技术领域,包括多层次协同感知模块:基于多源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整合,构建区域内发电端、用户端及行业能耗的数据层级;情景建模模块:在多层感知系统提供的数据支持下,构建气候、季节、经济活动等情景模型,针对不同情境进行碳排放量、负荷峰值和碳排风险的预测与分析。本发明实现了对碳排放的智能化、动态化和用户互动的全方位管理。通过多层协同感知和自适应情景建模,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碳排放并提前预判高碳排放情境;结合储能优先调度和自优化功能,确保在不同负荷条件下合理分配储能资源,保障系统稳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