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网的GIS系统与输送电数据一致性处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6961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510037030.8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网的GIS系统与输送电数据一致性处理系统,该处理系统包括GIS数据处理模块、输送电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同步单元、数据处理加速单元、实时监控单元;GIS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存储和管理电网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输送电数据采集模块用于实时采集电网的运行数据;数据同步单元用于实现GIS数据处理模块与输送电数据采集模块的数据同步;实时监控单元用于实时监控电网运行状态,本发明通过数据同步单元,确保GIS系统中的电网数据与实际输送电数据保持一致,减少由于数据不同步导致的信息误差和决策失误,实时监控单元能够实时分析电网运行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通过异常报警模块快速响应,提高电网的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种智能电网架构的电力现场数据统计采集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417199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111464371.1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架构的电力现场数据统计采集工具,包括采集器本体和设置在采集器本体上用于与电表485接线口连接的连接线,所述采集器本体外侧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套设在连接线外侧,所述固定壳内部设有收纳导线机构,且收纳导线机构对多余的连接线进行收纳,所述固定壳上还设有用于使连接线每次使用时进行定长拉出的按压机构,且按压机构与收纳导线机构连接,所述固定壳内部设有检测拉动机构,此智能电网架构的电力现场数据统计采集工具,防止较多的连接线相互之间出现缠绕的现象而影响工作人员对采集工具进行检修,同时当需要使用连接线时,则可以通过按压机构,使连接线移动出一定的长度,便于连接线进行使用。

    数据仓储系统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625582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010420929.5

    申请日:2020-05-1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仓储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数据录入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单元及显示模块;数据录入模块用于输入数据;数据处理模块还与数据存储单元连接;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信息提取模块、数据智能分类模块、数据智能分类存储模块、生成模块及数据智能筛选模块。在数据录入阶段即已进行数据仓储管控,根据所输入的数据提取数据信息且按预设分类条件进行数据分类,一方面有利于数据的关联查询及准确获取,另一方面有利于生成二次数据以便数据存储及后续检索,再一方面有利于按需筛选目标数据,避免在需要查找对应的文件时,进行逐个文件夹查看,缩短了使用者查找文件的时间,提高了查找文件的效率,给使用者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一种智能电网架构的电力现场数据统计采集工具

    公开(公告)号:CN114171994A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111464371.1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网架构的电力现场数据统计采集工具,包括采集器本体和设置在采集器本体上用于与电表485接线口连接的连接线,所述采集器本体外侧安装有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套设在连接线外侧,所述固定壳内部设有收纳导线机构,且收纳导线机构对多余的连接线进行收纳,所述固定壳上还设有用于使连接线每次使用时进行定长拉出的按压机构,且按压机构与收纳导线机构连接,所述固定壳内部设有检测拉动机构,此智能电网架构的电力现场数据统计采集工具,防止较多的连接线相互之间出现缠绕的现象而影响工作人员对采集工具进行检修,同时当需要使用连接线时,则可以通过按压机构,使连接线移动出一定的长度,便于连接线进行使用。

    一种基于零信任的网络安全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4497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38941.4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零信任的网络安全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由客户端、控制中心和代理网关实施,步骤如下:控制中心对在客户端登录的用户进行首次认证,并在通过首次认证后的访问过程中进行自适应认证,根据自适应认证结果评估获得用户实时信任度。其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基于零信任的网络安全控制方法,在用户访问的过程中,对环境、进程、身份、终端进行全程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安全要求偏离基线,可快速调整用户的访问权限,减少业务暴露面,降低安全风险。通过二次认证、增强认证等处置方式,对访问过程进行精细化控制,告别“非黑即白”的粗放式管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