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软厚煤层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及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9226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088708.1

    申请日:2022-01-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松软厚煤层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属于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改善巷道帮部围岩环境;S2.对巷道顶板围岩进行超前锚注加固;S3.对巷道围岩进行U型棚架支护;S4.利用锚杆、锚索将相邻的U型棚架的腿部和顶部分别连接。本申请提出的一种松软厚煤层巷道围岩控制方法及支护结构,用于在松软厚煤层回采巷道进行安全支护,该支护方法改变了传统上仅注重顶板支护强度的观念,通过选择巷道层位、加强巷道帮部和巷道底板支护强度,提高了巷道帮部及巷道底板的自身承载能力,最大程度实现了巷道围岩自身及支护构件的协同支护作用,提高了巷道围岩整体的稳定性,可以大大减少厚煤层回采巷道冒顶、底鼓、片帮等灾害事故。

    一种富水环境巷道底板位移自动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533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596411.5

    申请日:2024-0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富水环境巷道底板位移自动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富水环境巷道底板位移自动监测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底鼓严重的巷道环境中,保证位移监测仪器的稳定安装与精确监测,有效克服了仪器移动不便与固定难题的富水环境巷道底板位移自动监测装置。一种富水环境巷道底板位移自动监测装置,包括有侧壁固定板和侧壁固定锚杆等,侧壁固定板左右两部均设有多个侧壁固定锚杆。本发明通过在煤矿富水环境巷道墙壁上安装滑轨,而驱动轮组带动监测部件在滑轨上进行移动监测的操作,与现有技术需借助地面轨道移动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发明能够在底鼓严重的巷道环境中,保证位移监测仪器的稳定安装与精确监测,有效克服了仪器移动不便与固定难题。

    一种煤层红外识别探测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5852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608954.4

    申请日:2024-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层红外识别探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层红外识别探测装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对煤层红外探测的线缆进行释放和收回控制,提高煤层红外探测操作便捷程度的煤层红外识别探测装置。一种煤层红外识别探测装置,包括有外壳、收卷电机、收卷筒、线缆和控制屏等,外壳前侧连接有收卷电机,收卷电机输出轴上连接有收卷筒,收卷筒与外壳内部转动式连接,收卷筒上绕有线缆,左侧线缆穿过收卷筒,外壳右上部两部控制屏,控制屏前后两部均连接有连通块。本发明通过收卷电机控制收卷筒进行正反方向的转动,使得收卷筒能够对线缆进行释放和回收,从而能够方便对煤层红外探测的线缆进行释放和收回控制,提高煤层红外探测操作便捷程度。

    一种水力压裂自切割及压裂一体化封隔器

    公开(公告)号:CN11891164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07153.9

    申请日:2024-07-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力压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压裂自切割及压裂一体化封隔器。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对钻孔内部进行封堵的同时对岩层进行切割压裂,实现封堵和压裂切割一体化,降低岩层处理成本,提高岩层处理的效率,提高使用的便捷性的水力压裂自切割及压裂一体化封隔器。一种水力压裂自切割及压裂一体化封隔器,包括有连接管和接头管等,连接管上部连接有接头管。本发明通过水进入固定管与膨胀管中,使得膨胀管膨胀进行封堵,随后水继续进入注水管中,水会从喷头喷出对岩层进行切割压裂,从而能够对钻孔内部进行封堵的同时对岩层进行切割压裂,实现封堵和压裂切割一体化,降低岩层处理成本,提高岩层处理的效率,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一种用于采煤工作面破碎顶板的加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7072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041402.2

    申请日:2021-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采煤工作面破碎顶板的加固方法,步骤一、布置涵盖煤层破碎区域的扇形分布钻孔或平行分布钻孔;步骤二、钻孔中放置与钻孔长度相等的钢丝绳以及逐段连接的注浆管,注浆管逐节连接且延伸至钻孔底部;步骤三、通过注浆管对钻孔注浆;步骤四、钢丝绳锚固且破碎区域中形成用于加固破碎顶板的复合结构,该方法使用后,试验工作面顶板破碎的问题得到了很好地解决,且解决过程较为简单,解决手段比较容易实现,顶板破碎的问题得到解决后,采煤工作过程的高产高效得以保证,此方法极大幅度的增加了经济效益,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