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系统及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096981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254273.8

    申请日:2009-1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报警系统及方法,其中,该报警系统包括电压互感器柜、监测控制装置和报警回路,所述电压互感器柜包括一次侧和二次侧,所述一次侧连接于高压供电线路的进线端,所述二次侧连接于低压供电线路;所述监测控制装置连接于靠近所述二次侧的所述低压供电线路上,用于当监测到所述高压供电线路的进线端发生掉电或失压时,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报警回路用于接收控制消息,并根据所述控制消息发出警报。本发明实施例的报警系统及方法,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压供电线路进线端掉电或失压的报警方式,解决了现有报警系统只能对高压供电线路负荷侧所出现的事故进行报警的技术缺陷,实现了可对高压供电线路进线端所出现的掉电或失压进行报警的目的。

    电缆吊挂眼定位装置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2836567U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20538087.4

    申请日:2012-10-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吊挂眼定位装置,其特征是设置带有水平仪的水平杆,在水平杆上设置一可以在水平杆上水平滑移的水平滑标,在水平滑标上设置一角度调节器,角度调节器为一半圆槽,在半圆槽中设置一可在半圆槽中滑动的紧固螺钉;竖向标杆的底部铰接在水平滑标上,铰接点处于半圆槽的中心位置处,竖向标杆可以由紧固螺钉定位在设定角度上;竖向标杆上设置两个定位标,各定位标可以分别定位在竖向标杆的设定位置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煤矿大巷及斜井中对电缆吊挂眼进行准确定位。

    报警系统
    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84038U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0920272576.8

    申请日:2009-1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报警系统,其中,该报警系统包括电压互感器柜、监测控制装置和报警回路,所述电压互感器柜包括一次侧和二次侧,所述一次侧连接于高压供电线路的进线端,所述二次侧连接于低压供电线路;所述监测控制装置连接于靠近所述二次侧的所述低压供电线路上,用于当监测到所述高压供电线路的进线端发生掉电或失压时,发送控制消息;所述报警回路用于接收控制消息,并根据所述控制消息发出警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报警系统,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压供电线路进线端掉电或失压的报警方式,解决了现有报警系统只能对高压供电线路负荷侧所出现的事故进行报警的技术缺陷,实现了可对高压供电线路进线端所出现的掉电或失压进行报警的目的。

    急停装置及空气压缩机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54647U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0920266291.3

    申请日:2009-11-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急停装置及空气压缩机,包括急停按钮,其中,还包括:中间继电器,所述中间继电器中的一组常开触点与所述急停按钮串连连接;所述中间继电器两端的电压,与所述急停装置电连接的外部设备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急停装置,通过将中间继电器的一组常开触点与急停按钮串连连接,并且设置中间继电器两端的电压与外部设备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在外部设备两端的电压下降时,中间继电器两端的电压也相应的下降,从而使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分离,使急停装置处于断开状态,从而使急停装置控制的外部设备能够立即停止运行,从而提高了急停装置的可靠性。

    供水监测控制装置、系统及变频柜

    公开(公告)号:CN201464926U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20106135.0

    申请日:2009-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供水监测控制装置、系统及变频柜,所述装置包括:用于采集蓄水池水位信息的采集模块;用于发送所述蓄水池水位信息的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蓄水池水位信息发出控制信息的控制模块,所述控制信息用于控制变频柜根据蓄水池的水位变化连续工作;所述采集模块与所述发送模块连接,所述发送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供水监测控制装置及系统可实时监测蓄水池的水位,适时适量地供水,不会再出现蓄水池中的水从排水口溢流的现象,有效地避免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适时适量地供水,只需一台水泵就可以达到供水的目的,相比现有技术需两台水泵进行供水,节省了电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