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191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07929.9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淮阴师范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o/Cu‑MOFs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环境催化技术领域,Co/Cu‑MOFs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将钴离子前驱体与有机配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然后加入泡沫铜,进行水热反应,水热反应的产物经过洗涤、离心和干燥,得到Co负载的Cu基MOFs材料,将其进行退火处理,得到所述Co/Cu‑MOFs材料。所述Co/Cu‑MOFs材料用于在光照下处理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Co/Cu‑MOFs材料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多级孔结构,且单原子Co的掺杂,能够精准调控载体电子结构,从而有效提高催化剂对可见光的吸收以及对分子氧的活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72295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284346.4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淮阴师范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NH3‑UiO66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称取0.372g氯化锆溶解在92mL 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步骤2,超声分散15min后加入0.287g 2‑氨基对苯二甲酸;步骤3,超声10min后加入0.300g硝酸铜,磁力搅拌1h,得到溶液;步骤4,将溶液密封放入100mL聚四氟乙烯内衬高压釜中,于烘箱中120℃恒温反应24h,步骤5,在高压釜冷却至室温后通过离心分离悬浮液去除溶剂。本发明制备的Cu‑NH3‑UiO66对紫外可见光的吸附速度快,且吸附效果好,且吸附时间长。
-
公开(公告)号:CN114931864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210478882.7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淮阴师范学院
IPC: B01D69/12 , B01D67/00 , B01D69/00 , B01D69/02 , B01D71/02 , B01D61/00 , B01J27/24 , B01J27/051 , B01J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材料复合分离膜、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二维材料复合分离膜,是由二维材料和负载于二维材料上的纳米材料所组成,所述的二维材料是g‑C3N4纳米片,所述的纳米材料是MoS2纳米片或者纳米ZnO。与g‑C3N4纯膜及MoS2纯膜相比,复合膜的对苯酚的截留性能与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都得到改善,复合膜的稳定性较佳。纳米ZnO能够有效填补g‑C3N4膜的裂缝与空腔,性能有着极大的提高。复(56)对比文件US 2015258503 A1,2015.09.17杨秀健,施朝淑,许小亮.纳米ZnO的研究及其进展.无机材料学报.2003,(第01期),1-10.Hu Jingyu等.In-situ growth of ZnOglobular on g-C3N4 to fabrication binaryheterojunction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degradation activity ontetracyclines.Solid State Sciences.2019,第92卷60-67.Dhinesh Babu Velusamy等.2D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Thin Films for FlexibleUV–Visible Photodetectors.Adv. Funct.Mater.2017,第27卷(第15期),1-9.R. Uma等.Cost-effective fabricationof ZnO/g-C3N4 composite thin filmsforenhanced photocatalytic activityagainst three different dyes (MB, MGandRhB).Materials Chemistry andPhysics.2017,第201卷147-155.万武波;纪冉;何锋.石墨烯基分离膜研究进展.化学进展.2017,(第08期),32-44.许颖;卜修明;王朋朋;王丁;王现英.二维MoS_2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在光催化中的应用进展.电子元件与材料.2015,第34卷(第09期),7-12.
-
公开(公告)号:CN114471731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199579.3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淮阴师范学院
IPC: B01J31/22 , B01J37/10 , C07F7/08 , C07C209/22 , C07C211/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u(I)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产品及应用,涉及催化剂技术领域。方法如下:制备NH2‑UIO‑66;将NH2‑UIO‑66、3‑缩水甘油基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依次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之后离心分离得到的固体物质进行洗涤、烘干,得到KH‑UIO‑66;将KH‑UIO‑66、酸催化剂和3,3’‑二氨基二丙胺依次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离心分离得到的固体物质进行洗涤、干燥得到NH‑UIO‑66;将NH‑UIO‑66和亚铜盐依次分散于有机溶剂中,加热回流,离心分离得到的固体物质进行洗涤、干燥得到Cu(I)催化剂。该催化剂在水介质中苯硼酸和苯胺的偶联反应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38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91031.9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淮阴师范学院
IPC: C09D161/16 , C09D163/02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固性环氧聚醚醚酮复合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A、B两组分,其中,A组分由聚醚醚酮和环氧树脂的羧酸类固化剂、界面增容剂、低温改性剂及促进剂组成;B组分由环氧树脂组成。通过在搅拌的条件下,使聚醚醚酮与低温改性剂反应后,再把界面增容剂、脂肪酸和脂肪酸酐、促进剂加入其中进行混合反应、分散制得A组分;B组分为纯环氧树脂。使用时,首先将待涂覆的基材在高温处理,随后将热固性环氧聚醚醚酮复合涂料A和B组分分别升温,并混合,最后采用静电喷涂的方法将热固性环氧聚醚醚酮复合涂料多次喷涂复涂于基材表面并进行高温处理。制得的产物机械性能、摩擦学性能、耐高/低温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0816428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023404.0
申请日:2018-01-10
Applicant: 淮阴师范学院
IPC: C04B38/06 , C04B33/13 , C04B33/04 , C04B35/6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凸棒石黏土‑碳化硅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将凹凸棒石黏土、碳化硅、活性碳粉加入研钵中,搅拌均匀后加聚乙烯醇(PVA)溶液继续研磨至粉料能够成型。在自制的压片模具中采用干压法制备片状及条状支撑体。成型的支撑体经预处理后在空气气氛下电炉中程序升温至700℃即得支撑体产品。本发明的凹凸棒石黏土‑碳化硅支撑体既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高的孔隙率,又可以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在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882767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28250.X
申请日:2017-01-16
Applicant: 淮阴师范学院
IPC: C01B7/03 , B01J19/24 , C07C19/043 , C07C1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7/035 , B01J19/241 , C01B7/055 , C07C17/16 , C07C19/0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氯化物与浓硫酸反应的自控速与自搅拌反应器,针对以氯化物和浓硫酸为原料进入反应釜生产氯化氢气体过程中,设计了一种自控速和自搅拌反应釜,一方面利用反应生成气体,通过液封原理来控制浓硫酸的加料速度,并根据釜内压力联锁控制固体氯化物的进料速率,最终控制反应热量和气体量的释放速度。另一方面利用生产的冷却气体从反应器底部进入进行鼓泡搅拌,冷却气体带走反应器内的部分反应热,并可防止反应泡沫聚集堵塞气体出口,使反应器安全生产,并且降低能耗。本发明利用液封原理控制浓硫酸的加料速率,并通过压力联锁控制固体盐的进料速率,同时利用生产的气体部分循环进入反应釜进行鼓泡搅拌,设备简单而且降低了设备的投资与能耗,便于工业实施和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626833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58469.0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淮阴师范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61/362 , B01D67/0079 , B01D69/02 , B01D69/12 , B01D71/02 , B01D71/38 , B01D2325/22 , B01D2325/24 , B01D2325/30 , B01D2325/36 , C08J5/18 , C08J2329/04 , C08K3/28 , C08L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乙烯醇/石墨相氮化碳渗透汽化杂化膜的制备方法,采用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为二维纳米骨架填充剂,通过氨水水热改性赋予g-C3N4功能化基团(M-g-C3N4);将M-g-C3N4均匀分散到聚乙烯醇(PVA)溶液中超声共混形成铸膜液,静置脱泡;将脱泡后的铸膜液涂敷在光滑洁净的超滤底膜上;通过干燥、加热、交联后处理工艺,形成有机/无机杂化膜。本发明将改性石墨相氮化碳(M-g-C3N4)填充到PVA致密分离层中,增强膜的力学强度和热、化学稳定性,解决PVA渗透汽化膜选择性和渗透性的“Trade-off”效应,促进 PVA渗透汽化膜在有机溶媒脱水领域的高效规模化应用。在90wt.%乙醇-水评价体系中,M-g-C3N4质量含量为5%的膜总通量达到2000 g/(m2 h),分离因子达到300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4931864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478882.7
申请日:2022-05-05
Applicant: 淮阴师范学院
IPC: B01D69/12 , B01D67/00 , B01D69/00 , B01D69/02 , B01D71/02 , B01D61/00 , B01J27/24 , B01J27/051 , B01J2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维材料复合分离膜、制备方法和用途,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二维材料复合分离膜,是由二维材料和负载于二维材料上的纳米材料所组成,所述的二维材料是g‑C3N4纳米片,所述的纳米材料是MoS2纳米片或者纳米ZnO。与g‑C3N4纯膜及MoS2纯膜相比,复合膜的对苯酚的截留性能与可见光催化降解性能都得到改善,复合膜的稳定性较佳。纳米ZnO能够有效填补g‑C3N4膜的裂缝与空腔,性能有着极大的提高。复合膜的截留率超过88%,光催化性能是g‑C3N4/MoS2复合膜的2倍。
-
公开(公告)号:CN114874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61336.X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淮阴师范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功能介孔锆基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涉及催化剂制备领域。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氨基对苯二甲酸和水杨醛反应得到2‑(2‑羟基苄叉氨基)对苯二甲酸;所述2‑(2‑羟基苄叉氨基)对苯二甲酸和钴盐反应得到Co(II)‑NO‑BDC;锆盐、2‑磺酸基对苯二甲酸和所述Co(II)‑NO‑BDC在含有F127的溶液中反应得到Co(III)/SO3H‑mUIO‑66,即为所述双功能介孔锆基有机骨架材料。本发明制备的双功能介孔锆基有机骨架材料,不仅具有Bronsted酸活性中心,还具有催化活性位的Co(III),其在水介质炔烃水合反应中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且可以重复使用多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