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电站的二次继电保护芯片的防过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4237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111282180.3

    申请日:2021-1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的二次继电保护芯片的防过热装置,包括:箱壳,在箱壳相对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有卡持滑槽,箱壳侧体开口端的两相对端部位置上分别设有转动卡持件;可拆卸的紧固在箱壳上的密封板;紧固在箱壳内部的芯片板;以及可由箱壳侧体的开口端位置进行抽拉拆卸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机架、装设在机架上的散热扇、装设在机架相对两侧的限位块以及装设在机架一侧的挡板,挡板的两相对端部分别开设有限位槽。实施本发明的用于变电站的二次继电保护芯片的防过热装置,能够进行快速有效散热,便于拆装,方便维护和维修;结构精简,易于控制成本。

    应用安全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51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305386.6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应用安全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检测应用的第一安装包文件以及第一安装包文件信息;第一安装包文件由用户端模块确定,第一安装包文件信息由用户端模块收集;获取官方应用的第二安装包文件以及第二安装包文件信息;其中,第二安装包文件信息与第一安装包文件信息对应;对待检测应用的第一安装包文件反编译,得到第一数据信息;对官方应用的第二安装包文件反编译,得到第二数据信息;根据第一数据信息和第二数据信息确定待检测应用的应用类型。通过将待检测应用和官方应用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得出该待检测应用相对于官方应用的应用类型,判断待检测应用是否安全。

    安全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3801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18546.0

    申请日:2023-03-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安全监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建立巡检点,基于巡检点生成待监测范围;获取巡检点的巡检位置,获取巡检机器人的机器人位置;巡检机器人具有巡检传感器;根据巡检位置和机器人位置确定巡检机器人的巡检路线;巡检路线至少经过巡检位置;获取巡检机器人位于巡检位置时,巡检传感器检测待监测范围得到的检测数据;根据检测数据确定巡检点的安全性。使得能够通过巡检机器人来完成对巡检点的安全监测,实现安全巡检,不需要人力完成,提高效率。

    电力移动应用安全预警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258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211702867.2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力移动应用安全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对电力移动应用进行持续风险检测,获得风险检测数据;对风险检测数据进行威胁态势感知,预测与风险检测数据对应的攻击要素信息;根据攻击要素信息制定目标安全控制策略,用于及时对电力移动应用的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处理,做出相应安全防护动作,同时对潜在威胁风险进行持续检测,动态调整安全防护策略,对检测结果快速响应,并进一步反馈和加强预测能力,形成安全问题闭环,提升了电力移动应用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互联网移动应用安全控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617018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211702315.1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互联网移动应用安全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通过获取终端设备中与移动应用有关的监测数据,并对与移动应用有关的监测数据进行风险感知,获得应用安全风险结果,在应用安全风险结果表征为终端设备存在应用安全风险的情况下,制定安全防御控制策略,用于及时对终端设备中的应用安全风险进行预警处理,能够有效提升互联网移动应用在运行过程中的防护效率与效果。

    一种基于信息安全的漏洞管控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84055A

    公开(公告)日:2022-12-16

    申请号:CN202210929126.1

    申请日:2022-08-03

    Inventor: 刘昕林 邓巍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信息安全的漏洞管控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信息安全的漏洞管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安全漏洞扫描模块和安全管控模块,所述安全漏洞扫描模块用于扫描安全漏洞,所述安全管控模块用于将安全漏洞进行安全管控,首先通过安全漏洞扫描模块将安全漏洞进行扫描出来,并且通过服务器对安全漏洞进行类型区分,再通过安全管控模块将安全漏洞进行策略管理,最后通过服务器针对高危和低危的安全漏洞搭配出高危和低危等级的安全补丁升级包的建议。本发明能够针对网络中的安全漏洞进行安全管控,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一种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及系统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37863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01758.X

    申请日:2022-07-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网络安全管理设备及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网络安全终端、通讯模块、用户终端和子用户终端,所述用户终端通过通讯模块与网络安全终端建立起通信连接,所述用户终端通过光纤线与子用户终端建立起通信连接,所述子用户终端与子用户终端之间通过光纤线建立起通信连接,当入侵检测设备检测子用户终端存在入侵网络行为时,通过物理阻断机构来自主阻断子用户终端和用户终端的网关连接,并且在修复入侵网络问题后,再通过物理阻断机构来使子用户终端和用户终端的网关重接进行连接,从而保证用户终端的网络安全。

    一种基于流量特征的电力终端漏洞攻击防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9184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011295761.6

    申请日:2020-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量特征的电力终端漏洞攻击防护方法,属于智能电网终端设备安全技术领域。通过采集电力终端设备与主站间的通讯流量数据,并将电力终端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和受攻击状态下的通讯流量数据分类为正样本、负样本;再对正样本、负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及选择,形成样本特征向量;选取分类器进行机器学习,生成漏洞攻击识别模型。在具体应用场景中,采集工作中电力终端设备与主站间的实时通讯流量数据并对其进行特征提取,形成检测特征向量;再将检测特征向量输入漏洞攻击检测模型,可判断电力终端是否受到攻击。本发明方法可对电力终端设备进行安全监测,并不依赖解析数据包内部信息,可有效增强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