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1549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88772.2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深圳市万斯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温内压疲劳试验装置,包括介质储存件,所述介质储存件至少用于储存试验用的试验介质;介质流通组件,所述介质流通组件与介质储存件连通,至少用于将介质储存件内的试验介质导流至增压输出组件内;增压输出组件,所述增压输出组件与待试验的试件连通,至少用于将试验介质增压后,输出至试件内;试验炉,所述试验炉上安装有用于对其进行加热升温的加热组件;所述试验炉内的上部和下部还各安装一夹具,试件沿竖直方向布置于试验炉内,两夹具至少用于将试件的两端夹紧固定。本发明通过第一加压阀与液压缸的相互配合,可在一定增压比下,向试件内通入所需要的压力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493086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66616.7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深圳市万斯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稳压单元,包括供气源、增压组件、稳压组件;所述供气源用于向包壳管提供增压用的气体介质;所述稳压组件与供气源连接,稳压组件用于调节供气源提供的气体介质的压力;所述增压组件连接于稳压组件与包壳管之间,增压组件用于对气体介质进行增压,并将增压后的气体介质输出至包壳管内。本发明采用PWM高频无泄漏电磁阀进行泄压控压,消除充压过程中,因高温真空炉的温度变化而带来的压力波动问题,同时,采用恒温缓冲器消除环境温度变化对压力波动的影响,可实现输出压力可调、升压速率可调、长周期内输出高精度稳定的压力等功能,同时,可减少空气压缩机工作时间和启动频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52423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167498.1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深圳市万斯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测试系统,包括高温真空炉,所述高温真空炉上还安装有夹持模块,夹持模块用于将布置于高温真空炉内的待测试的包壳管夹持固定;轴向拉压模块,用于对待测试的包壳管进行反复拉压;内压控制模块,用于对包壳管内部进行增压;3D蠕变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包壳管在经轴向拉压模块对其拉压时的轴向变形量,以及在经内压控制模块对其内部进行增压时的周向上的变形量。本发明实现了包壳管内压疲劳和外拉压疲劳同步试验的模拟工况,获得了同步试验的实时研究数据,完全实现了核电材料包壳管的疲劳强度试验,进而可以优化包壳管的设计、生成等等环节,以提高核电应用的安全使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41406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70999.5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深圳市万斯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内压及变形测量装置,包括高温真空炉,所述高温真空炉上还安装有两夹具,两夹具用于将布置于高温真空炉内的待测试的包壳管夹持固定;内压控制模块,所述内压控制模块与待测试的包壳管连接,用于对包壳管内部进行增压;3D蠕变测量模块,所述3D蠕变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包壳管在经内压控制模块对其内部进行增压时的径向变形量。本发明基于3D蠕变测量模块,可实现对包壳管的轴向、径向变形量的非接触式实时测量,相比常规的接触式测量方式,可消除因包壳管震动而影响测量精度的问题,进而提高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508190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203407.5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深圳市万斯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高温夹具,包括两夹紧机构,每一夹紧机构均包括一安装壳体;每一安装壳体的一端还均开设一连接孔,包壳管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一连接孔内;其中一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沿其轴向还开设一与连接孔连通的通气流道,且该安装壳体的外壁还设有与通气流道连通的通气接口;每一连接孔内还均安装一套设于包壳管外壁的密封件;每一安装壳体设有连接孔的一端还固定连接一连接环,且每一连接环内还均安装一套设于包壳管外壁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用于将密封件压紧限位于连接孔内。本发明采用了分体的设计,可有利于试验动态拉压过程中,不会导致密封件松脱、掉落,进而保证试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20038186U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22539947.2
申请日:2022-09-23
Applicant: 深圳市万斯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稳压单元,包括供气源、增压组件、稳压组件;所述供气源用于向包壳管提供增压用的气体介质;所述稳压组件与供气源连接,稳压组件用于调节供气源提供的气体介质的压力;所述增压组件连接于稳压组件与包壳管之间,增压组件用于对气体介质进行增压,并将增压后的气体介质输出至包壳管内。本实用新型采用PWM高频无泄漏电磁阀进行泄压控压,消除充压过程中,因高温真空炉的温度变化而带来的压力波动问题,同时,采用恒温缓冲器消除环境温度变化对压力波动的影响,可实现输出压力可调、升压速率可调、长周期内输出高精度稳定的压力等功能,同时,可减少空气压缩机工作时间和启动频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8349980U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22600359.5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深圳市万斯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核燃料包壳管双轴蠕变高温夹具,包括两夹紧机构,每一夹紧机构均包括一安装壳体;每一安装壳体的一端还均开设一连接孔,包壳管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一连接孔内;其中一所述安装壳体的内部沿其轴向还开设一与连接孔连通的通气流道,且该安装壳体的外壁还设有与通气流道连通的通气接口;每一连接孔内还均安装一套设于包壳管外壁的密封件;每一安装壳体设有连接孔的一端还固定连接一连接环,且每一连接环内还均安装一套设于包壳管外壁的压紧组件,压紧组件用于将密封件压紧限位于连接孔内。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分体的设计,可有利于试验动态拉压过程中,不会导致密封件松脱、掉落,进而保证试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385818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82223.7
申请日:2024-05-1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B23K35/3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强度耐高温NiTi基钎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碳化硅基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高强度耐高温NiTi基钎料,包括以下成分:24~65wt.%Ni,35~77wt.%Ti和1~60wt.%Mo。本发明加入Mo能够使钎料在钎焊过程中生成高熔点、耐高温、低热膨胀系数的相代替低温相,缓解碳化硅基材料接头中的残余应力,达到了消除焊缝界面区域的低温Ni‑Si相的目的,同时增强相MoSi2的熔点高,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高温性能,以及在空气或高温燃烧气体环境中出色的抗氧化性,有利于提高钎焊接头的高温性能,从而弥补了低熔点NiSi相对接头高温剪切强度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6647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526002.X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中山大学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各向异性材料断裂韧性与韧脆转变温度的小冲杆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取多个相同尺寸试样,试样设有两个方槽,两个方槽之间的区域为冲击区;S2:进行小冲杆试验,冲杆与冲击区的接触面为弧面;记录试验过程的数据,绘制得到力位移曲线;S3:计算试样的断裂能和断裂韧度;S4:在不同的温度下重复步骤S2‑S3得到对应的断裂能,进而得出韧脆转变温度;S5:在材料的不同方向制取多个相同尺寸试样,重复步骤S2‑S4,得到被测材料在不同方向的断裂韧性与韧脆转变温度。本发明的试样受力为单应力状态,因而能够测试不同方向的韧脆转应变温度和断裂韧性,实现对各向异性材料在不同方向力学性能的测试,属于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89662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427695.2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尹泓卜 , 高士鑫 , 陈平 , 张瑞谦 , 杜沛南 , 段振刚 , 裴静远 , 周毅 , 钟运涛 , 尹春雨 , 侯维 , 杨青峰 , 徐祺 , 何梁 , 王玉容 , 孙志鹏 , 潘钱付
IPC: C22C38/02 , C22C38/06 , C22C38/22 , B21B3/02 , B21B23/00 , B21J1/02 , B21J5/00 , B22F10/28 , B22F10/64 , C21D1/26 , C21D8/10 , C22C3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用核反应堆燃料元件包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FeCrAl包壳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适当控制的Cr、Al等主元素和优选Mo、Si、W、Y等微合金化元素的成分,采用小变形、多道次的加工方法或3D打印技术,制备具有优良抗腐蚀性能、抗高温氧化性能、抗辐照性能,且缺陷少、力学性能满足耐事故燃料要求的FeCrAl合金包壳。此种包壳管克服了现有FeCrAl合金包壳管存在的辐照脆化严重、加工困难的问题,且可实现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