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芯、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826142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110174338.9

    申请日:2021-02-09

    Inventor: 陈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芯、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该雾化芯包括:雾化芯主体,其设有用于吸取并暂时存储雾化液的进液槽,所述雾化芯主体长度方向的两端侧面向外延伸形成台阶部,所述雾化芯主体长度方向的中部至少一侧向中心凹设形成凹槽;发热体,其设于所述雾化芯主体的底面,用于加热经由所述雾化芯主体传导的雾化液而生成气溶胶。该雾化芯面积是普通陶瓷芯的2倍,其改善雾化芯的温度分布,让温度分布更均匀,雾化一致性更好,改善雾化装置糊味,并能增大发热面积,提升烟雾量,且该雾化芯结构相对简单,零件较少,降低了制造成本。

    一种多孔陶瓷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31671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935246.2

    申请日:2022-08-05

    Inventor: 陈平

    Abstract: 一种多孔陶瓷雾化组件及雾化装置,包括密封件和雾化芯;密封件包括密封座和密封胶圈,密封座的下方中部设有雾化芯嵌入槽,密封座的上方中部设有与雾化芯嵌入槽连通的导气管道,雾化芯嵌入槽的槽底与气体管路嵌入槽的侧壁上开设有导油窗口;雾化芯嵌入槽的两侧设有电极插入槽;多孔陶瓷主体为具有中心管道的柱状体,柱状体的外侧面上凸出有雾化平台,雾化平台下方的柱状体上设有进气开口;雾化平台下表面贴有发热体,其两端突出雾化平台外侧,形成两个电极片;柱状体上端插入密封件的气体管路嵌入槽中;雾化平台上表面经由导油窗口与密封件的导气管道外侧连通。本发明有效提高雾化效率,避免了由于烟油在雾化加热表面堆积而出现的糊芯的情况。

    加热雾化芯、加热雾化机构、加热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712268B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110950340.0

    申请日:2021-08-18

    Inventor: 陈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热雾化芯、加热雾化机构、加热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其中,加热雾化芯包括雾化芯外壳、导液体、发热件、固定件,导液体内壁贴附有发热件,雾化芯外壳侧壁设有导液孔;导液布包括至少一层竖纹导液布和/或至少一层横纹导液布,竖纹导液布的纹路形成总体竖向排布微槽或/和微棱;横纹导液布纹路形成总体横向排布微槽或/和微棱;加热雾化机构包括雾化器外壳、上述加热雾化芯、上封堵件、下封堵件和储液腔;加热雾化器包括上述加热雾化机构;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加热雾化器、供电装置和底部控制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横纹导液布与导液孔接触,竖纹导液布与发热件相接触,使得导液体进液更均匀,提高了导液效率及雾化效果。

    气溶胶形成单元、雾化组件及制作工艺和加热器

    公开(公告)号:CN11798191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66266.9

    申请日:2022-10-31

    Inventor: 陈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溶胶形成单元、雾化组件及制作工艺和加热器,雾化组件包括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体、电极;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为柔性片状;加热体包括在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上缝制的柔性第一线材,第一线材为导电材质;电极包括至少两个与第一线材分别电性连接的导电电极。采用线材缝合的方式形成加热体,利于采用更加细的发热丝,由于截面积可以做的更小,因此热启动速度快,散热也快,可以采用更低的功率去驱动固体气溶胶形成基质,利于节能,采用线材缝合的方式形成加热体还利于大批量大规模的生产。

    雾化加热组件及其雾化加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09090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399647.2

    申请日:2021-11-19

    Inventor: 陈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雾化加热组件及其雾化加热装置,雾化加热组件包括多孔导液体、多孔导磁加热体,多孔导液体为无机非金属骨料与粘结剂高温烧结形成具有微米级孔洞的多孔结构体;多孔导磁加热体是以导磁材料颗粒直接高温烧结或导磁材料颗粒配合粘接剂高温烧结而成的多孔导磁结构体;多孔导磁加热体至少嵌接或贴附在多孔导液体表面,且位于雾化通道中的多孔导磁加热体裸露表面形成雾化面;一种雾化加热装置,包括外壳,烟嘴、储油仓,储油仓下方设有上述的雾化加热组件,雾化加热组件与储油仓之间设有密封件;本发明采用电磁加热模式提供一种使用较为简单的导液、发热体,将导液体和发热体的功能集中于一体,使得雾化器结构更加简单,成本更低。

    雾化装置、雾化组件及雾化组件的制作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770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625543.3

    申请日:2022-12-16

    Inventor: 陈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装置、雾化组件及雾化组件的制作工艺,雾化组件包括第一导液件和电极;第一导液件为柔性材质,用于吸附雾化介质;电极包括导电电极,导电电极包括由导电线材缝制在第一导液件上形成的导电区,导电区与发热组件电性连接,以在接电后使得发热组件对第一导液件上的雾化介质加热雾化。雾化组件的导电电极的导电区采用缝制的方式制作到第一导液件上,生产实现起来都是较为简单,容易实现,是基于缝纫的原理,将导电材料固定于导液基材之上,形成可靠性好、易于批量生产、且发热组件和导液基材接触好的雾化组件,解决了以导液棉这种柔性的导液基材应用过程中电极容易接触不良、变形、组装难以拿取、焊接后容易断开的痛点。

    电子雾化器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717938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02054.4

    申请日:2023-08-29

    Inventor: 陈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雾化器及其雾化装置和雾化组件,雾化组件包括导液件和发热件;发热件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三电极,以及第一发热部、第二发热部;第一发热部连接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第二发热部连接第二电极、第三电极,第一电极、第三电极的极性相同,且与第二电极的极性不同,第一发热部、第二发热部对导液件加热。雾化组件的发热件通电使用时,电流流过中间的第二电极,第一发热部、第二发热部上的电流方向不同,与第二电极连接的第一发热部、第二发热部同时发热,在电压、电流相同的情况下,可以让发热件的发热量增加一倍,同样的发热功率下,可以减小发热件的电阻,在发热件发热时可以减少产生50%的能耗,提升发热效率,降低功耗。

    金属外壳封装的电子加热雾化芯和电子加热雾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496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696216.5

    申请日:2023-06-12

    Inventor: 陈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外壳封装的电子加热雾化芯和电子加热雾化装置,电子加热雾化芯包括金属外壳、绝缘层、用于传导液体的软质导液件以及用于通电加热雾化液体的发热片,软质导液件、发热片和绝缘层依次层叠设置,软质导液件的一侧与容纳腔内壁接触,绝缘层隔开发热片与金属外壳。该金属外壳封装的电子加热雾化芯以及采用该雾化芯的电子加热雾化装置,通过金属外壳封装,将软质导液件以及发热片封装在金属外壳内部,通过金属外壳来提供较好的强度,并且约束软质导液件与发热片贴合,保证雾化效果,而绝缘片则隔开;同时金属材料具备较好的结构强度,所以金属外壳可以做得较薄就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利于电子加热雾化芯的轻薄化。

    雾化模组及其雾化装置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420926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301940.3

    申请日:2023-03-20

    Inventor: 陈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雾化模组及其雾化装置,雾化模组包括内设有安装仓的支架、导液体、加热体、密封垫以及底座;支架呈柱状结构,安装仓横向贯穿支架的两侧壁面以形成第一进液口,第一进液口与导液体之间连通形成进液通道;安装仓与支架外壁之间留有气流间隙,安装仓将支架分割为上下两部分,下部设有容置槽,密封垫抵接于容置槽内,支架中设置有容置槽的一侧为进气端,另一侧为出雾端,进气端、气流间隙与出雾端之间连通形成气流通道;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模组和储油仓组件;本发明的雾化模组集成度高,装配简单,通用性强,利于批量生产;本发明的雾化装置避免运输时雾化液泄漏,同时避免储存时加热体受到雾化液的腐蚀。

    雾化模组、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49934A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479394.2

    申请日:2023-04-26

    Inventor: 陈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雾化模组、雾化组件以及电子雾化装置,其中雾化模组包括支撑外壳、设置于支撑外壳的容置腔中的支撑座、气流通道、发热体和导液棉,气流通道包括均与支撑外壳的外部相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以及雾化空间;发热体包括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以及连接在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之间的发热部;第一电极部和第二电极部分别固定于支撑座上,且发热部至少部分连通并朝向于雾化空间;在容置腔的内壁与支撑座之间的配合夹持下,导液棉与发热部紧密贴合,且发热部辅助支撑导液棉以避免导液棉向雾化空间变形;该雾化模组实现模组化,有效保护导液棉和发热体紧密接触,且防止导液棉变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