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端口DCDC电路、电子设备、汽车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11786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80420.3

    申请日:2024-03-12

    Inventor: 赵德琦 吴壬华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三端口DCDC电路、电子设备、汽车系统,三端口DCDC电路包括DCDC转换器和磁集成共模电感。第一绕组的一端与DCDC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另一端与供电电源的输入正极连接;第二绕组的一端与DCDC转换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负载的输出正极连接;第三绕组的一端与DCDC转换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地。工作时,流经第一绕组的输入正极电流、流经第二绕组的输出正极电流与流经第三绕组的负极电流的和为0,抑制DCDC转换器各端口对外的共模电磁干扰,实现了在利用较小空间和较低成本的条件下抑制电磁兼容。

    BOOST电路、六相交错BOOST电路及储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914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01517.3

    申请日:2024-01-2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源电路保护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BOOST电路、六相交错BOOST电路及储电设备,该BOOST电路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第一电阻、变压整流滤波电路、输入继电器控制电路、输出继电器控制电路、输入电容电路、输出电容电路、升压电路;当所述BOOST电路工作时,所述升压电路的第一端的电压通过所述变压整流滤波电路后,在所述变压整流滤波电路的第三端得到一个稳定的低压直流电,所述稳定的低压直流电通过所述输出继电器控制电路为所述第二继电器提供控制电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解决了DC/DC电源电路中继电器在正常带载而异常分断的问题。

    多芯片系统的保护电路、电子设备及保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50563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865246.0

    申请日:2023-12-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芯片系统的保护电路、电子设备及保护方法,所述保护电路包括用于提供稳定电压的电源,用于提供保护电压的保护模块,用于提供第一高电平输入信号和第一低电平输入信号的第一输入模块,用于提供第二高电平输入信号和第二低电平输入信号的第二输入模块,与第一高电平输入信号、第一低电平输入信号、第二高电平输入信号和第二低电平输入信号连接的信号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多芯片系统的PWM驱动的控制策略的驱动锁定模块。通过第一输入模块、第二输入模块和信号处理模块得到输入信号对应的输出信号,根据输出信号和驱动锁定模块可以判断多芯片系统是否异常并在多芯片系统异常时及时关闭PWM驱动,提高了多芯片系统的可靠性。

    交流阻抗计算方法、装置、控制芯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665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64299.6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流阻抗计算方法、装置、控制芯片及存储介质,该交流阻抗计算方法包括:获取燃料电池的输出端的电压采样信号和电流采样信号;提取电压采样信号的交流分量,得到交流电压信号;提取电流采样信号的交流分量,得到交流电流信号;对交流电压信号进行锁相处理,得到电压幅值和电压相角;对交流电流信号进行锁相处理,得到电流幅值和电流相角;基于电压幅值和电流幅值计算交流阻抗幅值,基于电压相角和电流相角计算交流阻抗相角。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提高交流阻抗的计算速度,节省芯片资源。

    电压转换电路与电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0282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080009093.8

    申请日:2020-10-16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压转换电路,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逆变单元、谐振单元、变压器单元以及输出整流单元。逆变单元自第一电压输入端接收第一直流电压,并将第一电压逆变转换为第一交流电压。逆变单元包括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第一支路与第二支路并联于所述第一电压输入端的高压端与低压端之间,第一支路包括第一逆变输出端,第二支路包括第二逆变输出端,第一、第二逆变输出端配合输出第一交流电压,第一支路接收频率可调的控制信号,所述第二支路接收占空比可调的控制信号。谐振单元、变压器单元以及输出整流单元配合构成谐振腔形成谐振回路以将第一交流电压转换为第二直流电压。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前述电压转换电路的电子装置。

    一种直流升压装置以及充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2979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110782728.4

    申请日:2021-07-09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直流升压装置以及充电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直流升压装置的输入电压,将直流升压装置的输入电压转化为直流升压装置的输出电压为电池包充电;其中,直流升压装置的输出电压大于或等于直流升压装置的输入电压,根据直流升压装置的输出电压、直流升压装置的输入电流以及直流升压装置的输出电压,得到控制信号。在充电桩以恒定电流输出至直流升压装置时,该控制信号控制直流升压装置的输入电压,以控制充电桩的输出电压。在充电桩以恒定电压输出至直流升压装置时,该控制信号控制直流升压装置的输出电压。

    信号检测电路以及车载充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1426497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1593213.6

    申请日:2021-12-2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检测电路以及车载充电机,该信号检测电路包括检测芯片、第一电阻模块、第二电阻模块和第三电阻模块,检测芯片的信号输出端连接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第一电阻模块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一端、第三电阻模块的第一端和检测芯片的信号检测端,第二电阻模块的第二端输入控制导引功能CP信号,第三电阻模块的第二端接地;在CP信号开路时,第一电阻模块和第三电阻模块串联组成第一分压电路;在CP信号正常时,第二电阻模块和第三电阻模块串联组成第二分压电路;检测芯片用于根据信号检测端检测到的分压信号的幅值确定CP信号是否异常。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及时检测CP信号异常。

    高压放电保护电路、高压放电器和用电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156836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2111336338.0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放电保护电路结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压放电保护电路、高压放电器和用电设备,其中,该电路包括:分压电路、保护电路、放电电路、第一场效应管和热敏电阻;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稳压电路;第一电阻的一端作为保护电路的第一端与分压电路的第一端以及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作为保护电路的第二端与稳压电路的第一端以及第一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稳压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稳压电路的第三端与热敏电阻的一端连接;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与放电电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漏极与放电电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场效应管的源极与分压电路的第二端以及所述稳压电路的第四端连接。

    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脉冲宽度调制端口复用电路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175506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080005563.3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脉冲宽度调制端口复用电路和装置,该电路包括:控制单元和脉冲宽度调制端口复用电路;所述控制单元的供电端连接电源,所述控制单元的接地端连接地线,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一输出端口连接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端口复用电路的第一输入端口,所述控制单元的第二输出端口连接所述脉冲宽度调制端口复用电路的第二输入端口。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实现电路正向工作状态下的脉冲宽度调制端口作为电路反向工作状态下所需的脉冲宽度调制端口来使用,从而有效解决电源双向工作数字信号处理的脉冲宽度调制端口不够用的问题,并减少了分立元器件,简化电路,易于推广。

    燃料电池集成控制系统和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2609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203265.2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集成控制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DC/DC控制器功率模块、空压机控制器功率模块和控制系统主控模块;DC/DC控制器功率模块包括变压电路、电网接口和燃料电池接口,变压电路包括电感、第一开关和第一开关管;空压机控制器功率模块包括空压机控制电路和动力电池接口,当变压电路接通电网接口,且第一开关切换接通到空压机控制电路时,变压电路中的电感和空压机控制电路形成PFC电路,动力电池接口接通,使得燃料电池集成控制系统能够对动力电池进行充电。该系统能够在不额外添加PFC电路模块的前提下,在燃料电池控制系统中实现动力电池充电,能够有效降低燃料电池控制系统成本、体积及重量等负担过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