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8766792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810636326.1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容器。一种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导电剂、粘结剂及活性炭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为干态粉体,其中,粘结剂选自重均分子量为500万以上的聚四氟乙烯;对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对经过气流粉碎的混合物进行造粒处理得到粒料;及对粒料进行辊压得到电极片。上述电极片的制备方法,采用超高分子量的粘结剂能够形成更加牢固的交联网络;进一步地,对混合物先经过气流粉碎后再经过造粒处理得到粒料,有利于混合物被制成更加均匀的粒料颗粒,从而能够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电极片,且上述电极片不需采用其他支撑材料对其进行支撑。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7154510A

    公开(公告)日:2017-09-12

    申请号:CN201710221287.4

    申请日:2017-04-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69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一种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包括溶剂和锂盐;所述溶剂包括碳酸乙烯酯、2‑丁酮和二氯甲烷;所述碳酸乙烯酯、所述2‑丁酮及所述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2:1~7:1~7。上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以碳酸乙烯酯、2‑丁酮和二氯甲烷作为溶剂,碳酸乙烯酯在使用过程中能形成稳定的SEI膜;2‑丁酮和二氯甲烷均具有较低的熔点,低温和常温下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在较低的温度下仍能表现出较好的溶解性。采用上述三种溶剂配合使用并合理配比,使得上述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在低温下也能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

    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00997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410459651.7

    申请日:2014-0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光箔的一个表面涂覆纳米炭材料、纳米金属粉、金属催化剂、粘结树脂和有机溶剂形成的混合物,干燥后辊压压接形成导电涂层;在真空或保护气体氛围下,对导电涂层进行高温炭化处理,得到复合集流体。这种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通过在光箔上形成纳米炭材料、纳米金属粉、金属催化剂和粘结树脂混合的导电涂层,高温下粘结树脂在金属催化剂的催化下炭化,形成把纳米金属粉、纳米炭材料互相连接包裹在一起并与光箔结合紧密的晶须状的炭丝。这种复合集流体的制备方法不需要使用磁控溅射设备,省却了高昂的设备投入,同时无需甲烷气氛,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性。

    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预嵌锂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15262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10001315.3

    申请日:2013-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预嵌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锂片、第一隔膜、负极、第二隔膜和正极依次层叠并封装于壳体内部,注入含有锂盐的有机电解液后组装成锂离子电容器;在温度为-30℃~60℃的条件下,将所述负极和所述锂片电连接,放电1h~60h,实现对所述负极的预嵌锂。上述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预嵌锂的方法,在合适的温度下,通过将负极和锂片电连接,放电1h~60h后,锂离子电容器中的锂片会缓慢溶解到电解液中形成锂离子,从而嵌入到负极中,实现对负极的预嵌锂,得到的锂离子电容器容量高。上述锂离子电容器负极预嵌锂的方法只需要控制负极和锂片之间的电连接方式、适当的时间和温度,就能够得到高容量的锂离子电容器,具有操作工艺简单等优点。

    噻吩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694465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710999857.2

    申请日:2017-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噻吩共聚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噻吩共聚物具有如下结构式:其中,x:y为10:1~30:1,n为1~20的整数。这种噻吩共聚物中含有长链烷烃基团和羟基基团。长链烷烃基团使噻吩共聚物具粘性液态特性,羟基基团可以与固化剂产生固化反应,从而形成固态。该结构的噻吩共聚物具有良好粘结性能,固化后聚合物的电导率较好。

    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876679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36326.1

    申请日:2018-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G11/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容器。一种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导电剂、粘结剂及活性炭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物,混合物为干态粉体,其中,粘结剂选自重均分子量为500万以上的聚四氟乙烯;对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对经过气流粉碎的混合物进行造粒处理得到粒料;及对粒料进行辊压得到电极片。上述电极片的制备方法,采用超高分子量的粘结剂能够形成更加牢固的交联网络;进一步地,对混合物先经过气流粉碎后再经过造粒处理得到粒料,有利于混合物被制成更加均匀的粒料颗粒,从而能够得到力学性能较好的电极片,且上述电极片不需采用其他支撑材料对其进行支撑。

    多孔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容器

    公开(公告)号:CN108470648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637398.8

    申请日:2018-06-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孔电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容器。一种多孔电极片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导电剂、粘结剂、活性炭及造孔剂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物,其中,所述粘结剂选自重均分子量为500万以上的聚四氟乙烯;对所述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对所述混合物进行辊压得到膜片;及将所述膜片与集流体进行层叠后进行热复合处理得到所述多孔电极片。上述多孔电极片的制备方法,采用超高分子量的粘结剂能够形成更加牢固的交联网络;另外,造孔剂能够均匀的分散,且在进行热复合处理时造孔剂分解,以在膜片中形成均匀的孔隙,提高多孔电极片的吸液性能,从而用于制备得到电容器时,有利于提高电容器的电容量并降低电容器的内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