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2658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706382.5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分离式双矩管截面防屈曲支撑构件,由两个防屈曲支撑分肢通过一块钢腹板连接组成,每个分肢均为一字形内核且矩形钢管混凝土约束型防屈曲支撑构件。两个分肢长边平行放置,通过一块钢腹板焊接连接形成双轴对称的工字形截面分离式防屈曲支撑构件,钢腹板与约束矩形钢管的长边中部通过焊缝焊接连接。两个分肢的一字形截面内核在端部伸出外围约束构件,两个内核的外伸板件通过一块肋板连接形成H形截面,增加了内核在端部的弯曲刚度。分离式截面可增大防屈曲支撑构件整体截面的惯性矩及整体抗弯刚度,在大吨位防屈曲支撑构件的设计中能显著地节约材料。支撑端部与框架构件连接方便,并且在附加偏心弯矩作用下分肢仍可充分发挥各自的耗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658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237529.4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大尺寸模型多点荷载分配的试验加载装置,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该试验加载装置由承力系统、加载系统和荷载分配系统组成。通过主体为空间辐射型张弦梁的荷载分配系统,可将千斤顶作用于中部飞柱的荷载,按照各辐射方向径向梁和斜拉杆的刚度,自动准确的分配至试验试件的各加载点,从而将多点加载简化为单点加载,降低试验所需的承力架和千斤顶数量,减小所需试验场地面积,简化试验加载过程,缩短试验耗时,最终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194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58680.6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205 , E04B1/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网格筒和核心筒及径向柔性索盘组成的杂交结构,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在传统钢网格筒与混凝土核心筒之间设置径向布置的预应力拉索形成杂交结构,实现提高外围钢网格筒竖向承载力的目的,从而形成更为稳固的空间结构体系。通过设置空间辐射式柔性索,保证在钢网格筒与混凝土核心筒之间形成较为通透的建筑效果。利用柔性索对钢网格筒的面外约束作用,有效牵制筒构件的面外局部变形,降低钢网格筒的缺陷敏感性,进而有效防止群柱失稳破坏发生。柔性索盘能保证核心筒与外围钢网格筒协同受力,降低对核心筒及钢网格筒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显著提高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195B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257786.4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IPC: E04B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群柱失稳荷载的杂交网格筒,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杂交网格筒包括钢网格筒、外压环、预应力索盘和空间斜向辐射预应力拉索。多道外压环沿高度方向内嵌于钢网格筒,预应力索盘设在钢网格筒轴心处,且沿高度方向与外压环错位设置,空间斜向辐射预应力拉索斜向连接于外压环和预应力索盘之间,三者共同组成杂交网格筒的内部空间索撑体系。该索撑体系在水平面内相当于在网格筒内沿高度方向嵌入若干车辐式刚性盘,能有效约束网格筒的面外变形,降低网格筒对初始几何缺陷的敏感性,进而提高网格筒的群柱失稳荷载;在竖向平面内则与网格筒共同组成桁架体系,提升网格筒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因而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新型结构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194B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610258680.6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网格筒和核心筒及径向柔性索盘组成的杂交结构,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在传统钢网格筒与混凝土核心筒之间设置径向布置的预应力拉索形成杂交结构,实现提高外围钢网格筒竖向承载力的目的,从而形成更为稳固的空间结构体系。通过设置空间辐射式柔性索,保证在钢网格筒与混凝土核心筒之间形成较为通透的建筑效果。利用柔性索对钢网格筒的面外约束作用,有效牵制筒构件的面外局部变形,降低钢网格筒的缺陷敏感性,进而有效防止群柱失稳破坏发生。柔性索盘能保证核心筒与外围钢网格筒协同受力,降低对核心筒及钢网格筒的强度和刚度要求,显著提高结构设计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195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57786.4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IPC: E04B1/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提高群柱失稳荷载的杂交网格筒,涉及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杂交网格筒包括钢网格筒、外压环、预应力索盘和空间斜向辐射预应力拉索。多道外压环沿高度方向内嵌于钢网格筒,预应力索盘设在钢网格筒轴心处,且沿高度方向与外压环错位设置,空间斜向辐射预应力拉索斜向连接于外压环和预应力索盘之间,三者共同组成杂交网格筒的内部空间索撑体系。该索撑体系在水平面内相当于在网格筒内沿高度方向嵌入若干车辐式刚性盘,能有效约束网格筒的面外变形,降低网格筒对初始几何缺陷的敏感性,进而提高网格筒的群柱失稳荷载;在竖向平面内则与网格筒共同组成桁架体系,提升网格筒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因而是一种高效经济的新型结构体系。
-
公开(公告)号:CN105040849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27465.X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E04B1/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约束型防屈曲支撑构件,包括钢管混凝土约束型防屈曲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还含有预应力索。四根预应力索均匀分布在内核耗能构件的四周,沿支撑构件长度方向通长布置,预应力索在外围约束构件的两端,对混凝土施加预压力。防屈曲支撑构件的内核耗能构件在端部伸出外围约束构件,并且截面放大,形成抗弯刚度较大的外伸段,通过连接板及高强度螺栓实现与框架构件的铰接或刚接连接。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后,可以解决外围约束钢管混凝土构件因受弯而导致的混凝土提前开裂的问题,使其外围约束构件的抗弯刚度不会因为混凝土的受拉开裂而退化,充分利用混凝土抗压承载力高的特点,提高了防屈曲支撑构件的承载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284624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36630.0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E04B2/5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波形钢板与钢管混凝土构件组成的剪力墙,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剪力墙包含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或带对拉螺栓的钢管混凝土构件、波形钢板以及C形截面冷弯型钢竖向边缘构件;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采用冷弯成型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或焊接组成的矩形钢管混凝土构件;多个钢管混凝土构件或多个带对拉螺栓的钢管混凝土构件与波形钢板依次焊接连接,形成剪力墙的主要承力骨架;由钢管混凝土构件与波形钢板直接焊接组成的剪力墙,在上、下剪力墙拼接时其截面板件均可直接连接,克服了连续多空腔剪力墙的内隔板在拼接时不能直接连接而造成的轴力传递中断的缺点,极大地提高了材料的利用效率;具有承载效率高、平面布置灵活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758658A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610237529.4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浙江中南建设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IPC: G01M9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99/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大尺寸模型多点荷载分配的试验加载装置,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该试验加载装置由承力系统、加载系统和荷载分配系统组成。通过主体为空间辐射型张弦梁的荷载分配系统,可将千斤顶作用于中部飞柱的荷载,按照各辐射方向径向梁和斜拉杆的刚度,自动准确的分配至试验试件的各加载点,从而将多点加载简化为单点加载,降低试验所需的承力架和千斤顶数量,减小所需试验场地面积,简化试验加载过程,缩短试验耗时,最终降低试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726582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310706382.5
申请日:2013-12-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分离式双矩管截面防屈曲支撑构件,由两个防屈曲支撑分肢通过一块钢腹板连接组成,每个分肢均为一字形内核且矩形钢管混凝土约束型防屈曲支撑构件。两个分肢长边平行放置,通过一块钢腹板焊接连接形成双轴对称的工字形截面分离式防屈曲支撑构件,钢腹板与约束矩形钢管的长边中部通过焊缝焊接连接。两个分肢的一字形截面内核在端部伸出外围约束构件,两个内核的外伸板件通过一块肋板连接形成H形截面,增加了内核在端部的弯曲刚度。分离式截面可增大防屈曲支撑构件整体截面的惯性矩及整体抗弯刚度,在大吨位防屈曲支撑构件的设计中能显著地节约材料。支撑端部与框架构件连接方便,并且在附加偏心弯矩作用下分肢仍可充分发挥各自的耗能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