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h-U自持循环全熔盐燃料混合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692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093302.8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的包层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h-U自持循环全熔盐燃料混合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本发明快裂变增殖堆为热裂变堆提供启动所需的初始易裂变燃料,热裂变堆的包层设计利用种子-包层的布置策略来提高系统的整体中子经济性,实现系统较高能量放大倍数,氚增殖及系统钍铀自持循环的目标。产能区装载有233U,具有良好的中子学性能,主要承担了系统能量放大、中子增殖及系统绝大部分233U增殖的目标,多于的中子进入产氚区用于氚增殖及系统部分233U增殖。该混合堆由于可以钍、铀自持循环,在运行的过程中,钍燃料转化为233U并逐渐烧掉,只需要逐步添加钍燃料,并去除产生的裂变产物,就可以长久高效稳定的运行。

    利用水冷钍铀燃料模块交叉布置的混合堆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6918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93281.X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及包层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水冷钍铀燃料模块交叉布置的混合堆系统及运行方法。本发明通过天然钍燃料反应模块和天然铀燃料反应模块的环向优化交替布置,充分利用种子-包层策略来提高系统整体的中子经济性,实现在较高能量放大倍数下充分利用钍燃料的目标,即利用水冷天然铀模块的良好中子性能来弥补天然钍中子增殖及能量放大的不足,系统的能量放大和中子增殖主要依靠天然铀,从天然铀中产生的多余中子用于驱动天然钍的运行并增殖233U。当天然钍内的233U积累到一定量时,可逐步将天然铀取出用新的天然钍替换,并可最终实现混合堆全钍燃料,钍、铀循环的运行。

    利用水冷钍铀燃料模块交叉布置的混合堆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6918B

    公开(公告)日:2016-07-13

    申请号:CN201410093281.X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及包层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水冷钍铀燃料模块交叉布置的混合堆系统及运行方法。本发明通过天然钍燃料反应模块和天然铀燃料反应模块的环向优化交替布置,充分利用种子-包层策略来提高系统整体的中子经济性,实现在较高能量放大倍数下充分利用钍燃料的目标,即利用水冷天然铀模块的良好中子性能来弥补天然钍中子增殖及能量放大的不足,系统的能量放大和中子增殖主要依靠天然铀,从天然铀中产生的多余中子用于驱动天然钍的运行并增殖233U。当天然钍内的233U积累到一定量时,可逐步将天然铀取出用新的天然钍替换,并可最终实现混合堆全钍燃料,钍、铀循环的运行。

    一种Th-U自持循环全熔盐燃料混合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86921A

    公开(公告)日:2014-06-25

    申请号:CN201410093302.8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3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的包层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Th-U自持循环全熔盐燃料混合堆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本发明快裂变增殖堆为热裂变堆提供启动所需的初始易裂变燃料,热裂变堆的包层设计利用种子-包层的布置策略来提高系统的整体中子经济性,实现系统较高能量放大倍数,氚增殖及系统钍铀自持循环的目标。产能区装载有233U,具有良好的中子学性能,主要承担了系统能量放大、中子增殖及系统绝大部分233U增殖的目标,多于的中子进入产氚区用于氚增殖及系统部分233U增殖。该混合堆由于可以钍、铀自持循环,在运行的过程中,钍燃料转化为233U并逐渐烧掉,只需要逐步添加钍燃料,并去除产生的裂变产物,就可以长久高效稳定的运行。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