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角模块及具有其的转向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825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01731.3

    申请日:2024-12-23

    Inventor: 杨志强 王东 迟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转向角模块及具有其的转向系统,包括:车轮机构,其包括轮毂电机及与轮毂电机传动连接的车轮组件,轮毂电机包括定子及布置在定子外周的转子,车轮组件与转子固定连接;制动机构,其包括与转子固定连接的环形制动盘及与定子固定连接的制动钳;转向机构,其包括转向节及转向组件,转向节下部固定在定子上,转向节上端延伸至车轮组件的轴向外侧并与转向组件传动连接,转向组件的转向轴线与竖直方向具有夹角;悬架机构,其包括上摆臂和下摆臂,上摆臂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转向组件上端球铰接,下摆臂一端与车架转动连接且另一端与转向节球铰接。本发明提供的转向角模块及具有其的转向系统,可以提升车辆的灵活性,提高车辆高速转向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总成及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083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95791.4

    申请日:2024-11-25

    Inventor: 王东 迟达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传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电机电驱动桥总成及车辆,其中,行星支架上凸设有若干连接轴,若干连接轴与若干行星轮一一对应,行星轮转动连接于连接轴,行星轮同时与外齿圈以及太阳轮啮合,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于左半轴与行星支架,并能够驱动左半轴与行星支架转动,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于太阳轮,并能够驱动太阳轮转动,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于外齿圈与右半轴之间。在第一驱动电机一侧的车轮转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车辆的直线、左转、右转之间的切换仅通过对第二驱动电机的转速控制就能得以实现,且精准控制车辆的转弯半径,甚至可实现左右轮反转,完成原地掉头,适用场景范围较广,响应速度快,有效提升车辆的灵活性。

    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82441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410524718.4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参考数据,根据参考数据确定目标车辆载荷转移后悬架的簧载质量;对目标车辆悬架系统的状态方程中的簧载质量垂向数据进行估算,得到簧载质量质心的垂向速度;根据垂向速度和悬架的相对速度,确定悬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根据阻尼系数确定减振器的输入电流,并将输入电流提供至目标车辆的电控悬架的减振器上以实现阻尼控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目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载荷转移进行计算,构建目标车辆悬架系统状态方程来估算垂向速度,并根据垂向速度和相对速度自适应调节目标车辆悬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实现对目标车辆悬架的精准阻尼控制。

    一种空气悬架气路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2432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53970.0

    申请日:2024-04-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悬架气路装置及控制方法。空气悬架气路装置包括空气弹簧、第一储气部、第二储气部、主路气管、支路气管、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第一储气部的输出端、第一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第二储气部和第一储气部的输入端通过主路气管依次连通;空气弹簧通过支路气管与第一控制开关和第二控制开关之间的主路气管连通;第一储气部中的气体压力大于第二储气部中的气体压力。本发明中的空气压缩装置在空气弹簧补气和排气过程中无需启动,可以有效降低空气压缩装置的启动频率,从而提高空气压缩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本发明中的空气悬架气路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减少空气悬架气路中阀体数量。

    汽车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46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56279.6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能量回收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根据车辆运行状态数据确定车辆当前的能量回收状态;若车辆当前回收状态为滑行能量回收状态,则根据车辆的滑行状态及车辆的驾驶风格确定滑行能量回收电机总力矩;根据滑行能量回收电机总力矩确定四个车轮的制动力矩,根据四个车轮的转动力矩对车辆进行制动并回收车辆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该方法将安全时距的滑行状态和驾驶风格识别融合,采用模糊控制实时得到符合不同驾驶风格及安全时距的滑行能量回收力矩,进而自适应不同的驾驶习惯,提高整车经济性和驾驶平顺性。

    悬架总成和三轮车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88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795564.8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悬架总成和三轮车。其中,悬架总成包括侧倾限位组件、两组悬架组件以及两个车轮支架,两组悬架组件用于对称的设置于车架的左右两侧,悬架组件均包括上悬臂和下悬臂,侧倾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滑动杆、第二滑动杆、与第一滑动杆滑动插接的第一套筒以及与第二滑动杆滑动插接的第二套筒,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垂直连接,第一滑动杆和第一套筒分别与两个上悬臂转动连接,第二滑动杆与车架转动连接且设置有两个沿车架的左右方向间隔对称设置的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均能与车架抵接或分离。通过侧倾限位组件的设置将车身的侧倾角度限制在安全范围内,避免三轮车的侧翻,保证了三轮车在转向时的行车安全。

    一种烛式悬架角模块结构和车辆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14280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82005.6

    申请日:2022-07-26

    Inventor: 王东 杨志强 迟达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烛式悬架角模块结构和车辆,烛式悬架角模块结构包括悬架结构、转向机构、驱动机构以及制动机构,悬架结构包括转向臂、滑轨机构以及转向节,滑轨机构沿竖直方向安装于转向臂的一侧,转向节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于转向臂的一侧,且转向节的一端与滑轨机构固定连接,转向节的另一端与车轮传动连接;转向机构与转向臂传动连接,用于带动转向臂绕竖直轴线转动;驱动机构设置于转向节远离滑轨机构的一端,驱动机构与车轮传动连接;制动机构设置于转向节远离滑轨机构的一端,用于对车轮制动。本发明的烛式悬架角模块结构能够减少侧向占用空间,避免产生侧向位移。

    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082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524718.4

    申请日:2024-04-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阻尼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辆的参考数据,根据参考数据确定目标车辆载荷转移后悬架的簧载质量;对目标车辆悬架系统的状态方程中的簧载质量垂向数据进行估算,得到簧载质量质心的垂向速度;根据垂向速度和悬架的相对速度,确定悬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根据阻尼系数确定减振器的输入电流,并将输入电流提供至目标车辆的电控悬架的减振器上以实现阻尼控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目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载荷转移进行计算,构建目标车辆悬架系统状态方程来估算垂向速度,并根据垂向速度和相对速度自适应调节目标车辆悬架减振器的阻尼系数,实现对目标车辆悬架的精准阻尼控制。

    角模块结构及车辆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675624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043235.X

    申请日:2022-08-29

    Inventor: 杨志强 王东 迟达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角模块结构及车辆,该角模块结构包括车轮、转向组件及悬架组件,转向组件连接于车轮,转向组件相对车轮的转动中心线为L1,转向组件能够驱动车轮以L1为中心线转动,从而实现车辆的横向行驶、斜向行驶、原地转向的功能,悬架组件包括支架、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支架安装在转向组件上,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均用于与车身连接,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等长且相互平行而形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使得车轮在上下跳动的过程中保证转动中心线L1与车轮的铅垂线同轴,即转动中心线L1始终通过车轮的铅垂线垂直于地面,从而保证车轮的接地点始终不变,在载荷不变的情况下转向阻力矩不变。

    陆地功能模块及飞行汽车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7265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23666.6

    申请日:2023-0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飞行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陆地功能模块及飞行汽车,陆地功能模块与飞行汽车的飞行功能模块可拆卸连接,并包括车架和功能组件,车架包括下车架和上车架,下车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横梁以及设置于两个横梁之间的两个纵梁,横梁的两端均转动设置有车轮,从而通过两个横梁以及两个纵梁构成下车架的基本结构,用于支撑上车架以及其它构件,上车架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安装框架,并用于支撑座椅,从而尽量简化车架的整体结构,以实现陆地功能模块的轻量化设计;功能组件用于驱动车轮行驶、制动或转向,以控制陆地功能模块实现相应的陆地行驶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