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游离氨冲击实现短程硝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6656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23364.X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游离氨冲击实现短程硝化的方法,包括:提供海绵生物膜反应器,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中固定设置有海绵生物膜填料层;向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中通入预定浓度的游离氨废液以注满没过所述海绵生物膜填料层;持续用所述游离氨废液浸泡所述海绵生物膜填料层至少24h;结束浸泡,将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所述游离氨废液排空,并使得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正常进水和曝气,控制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内的溶解氧在预定范围内,直至所述海绵生物膜填料层中的氨氧化菌恢复活性,而亚硝酸氧化菌活性依旧被抑制,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进入短程硝化模式。本发明只需要进行一次冲击即可长期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9045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02327.9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及污水处理方法。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中心筒、导流筒及外筒;中心筒中部设有用于去除污水内悬浮物的过滤单元,中心筒的底部区域连通进水管;导流筒设置在外筒与中心筒之间,用于将中心筒溢流出的流体导流至外筒的底部;外筒中部设有生物接触氧化填料层,外筒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曝气管。本发明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集一级强化过滤和二级生物接触氧化为一体,流体停留时间更短,处理效率更高;借助生物接触氧化填料层内的填料能够迅速降解来水中波动变化的有机污染物负荷,保持出水水质稳定,有效解决截流井中雨季污水直接溢流污染河道和增加污水厂处理负担的问题。

    一种利用游离氨冲击实现短程硝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665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110823364.X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游离氨冲击实现短程硝化的方法,包括:提供海绵生物膜反应器,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中固定设置有海绵生物膜填料层;向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中通入预定浓度的游离氨废液以注满没过所述海绵生物膜填料层;持续用所述游离氨废液浸泡所述海绵生物膜填料层至少24h;结束浸泡,将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中的所述游离氨废液排空,并使得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进行正常进水和曝气,控制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内的溶解氧在预定范围内,直至所述海绵生物膜填料层中的氨氧化菌恢复活性,而亚硝酸氧化菌活性依旧被抑制,所述海绵生物膜反应器进入短程硝化模式。本发明只需要进行一次冲击即可长期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

    一种海绵生物膜反应器及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327195U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21659544.0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绵生物膜反应器及其系统,该海绵生物膜反应器包括反应容器、海绵生物膜填料层、曝气器、两块带孔隔板,其中两块所述带孔隔板分别横向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的内腔中以将所述反应容器的内腔隔开成上、中、下三层空间,所述海绵生物膜填料层固定设置在两块所述带孔隔板之间的中层空间内,所述曝气器设置在所述反应容器的下层空间内,在所述反应容器的下层空间的侧壁上设有进水口、进气口和进游离氨废液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曝气器连通,在所述反应容器的上层空间的侧壁上设有出水口。基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海绵生物膜反应器及其系统,只需要进行一次冲击即可长期维持稳定的短程硝化。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226811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947032.7

    申请日:2019-11-1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提供一种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该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中心筒、导流筒及外筒;中心筒中部设有用于去除污水内悬浮物的过滤单元,中心筒的底部区域连通进水管;导流筒设置在外筒与中心筒之间,用于将中心筒溢流出的流体导流至外筒的底部;外筒中部设有生物接触氧化填料层,外筒的底部安装有第二曝气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集一级强化过滤和二级生物接触氧化为一体,流体停留时间更短,处理效率更高;借助生物接触氧化填料层内的填料能够迅速降解来水中波动变化的有机污染物负荷,保持出水水质稳定,有效解决截流井中雨季污水直接溢流污染河道和增加污水厂处理负担的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