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33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85537.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02F3/34 , C02F3/28 , B01J27/26 , C02F101/16 , C02F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酶协同进行部分反硝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光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牺牲剂与含有NO3‑‑N的反应液混合,在厌氧环境以及光照条件下进行部分硝化反应;所述光催化剂包括修饰金属单原子和氰基的氮化碳;所述生物催化剂包括硝酸还原酶;所述方法将光催化与生物催化相结合,协同催化还原污水中的硝酸盐,并使硝酸盐反硝化反应稳定地控制在产亚硝酸盐阶段,其配合后续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废水脱氮过程中碳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水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042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111386472.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02F3/34 , C02F3/28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催化强化反硝化复合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光催化强化反硝化复合处理剂的制备原料包括石墨相氮化碳、反硝化菌和溶剂;所述光催化强化反硝化复合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相氮化碳、反硝化菌与溶剂混合,得到光催化强化反硝化复合处理剂。本发明提供的光催化强化反硝化复合处理剂将光催化技术与生物反硝化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处理含有硝酸盐和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一方面光生空穴可以氧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提高其可生化性,为反硝化菌提供碳源;另一方面光生电子可以通过电子传递体传递给反硝化菌,提高反硝化效率;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易于操作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042A
公开(公告)日:2022-03-04
申请号:CN202111386472.1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02F3/34 , C02F3/28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催化强化反硝化复合处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光催化强化反硝化复合处理剂的制备原料包括石墨相氮化碳、反硝化菌和溶剂;所述光催化强化反硝化复合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石墨相氮化碳、反硝化菌与溶剂混合,得到光催化强化反硝化复合处理剂。本发明提供的光催化强化反硝化复合处理剂将光催化技术与生物反硝化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处理含有硝酸盐和有机污染物的废水;一方面光生空穴可以氧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提高其可生物性,为反硝化菌提供碳源;另一方面光生电子可以通过电子传递体传递给反硝化菌,提高反硝化效率;本发明提供的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处理效率高,处理效果好,易于操作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13304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1385537.0
申请日:2021-11-22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02F3/34 , C02F3/28 , B01J27/26 , C02F101/16 , C02F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酶协同进行部分反硝化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光催化剂、生物催化剂、牺牲剂与含有NO3‑‑N的反应液混合,在厌氧环境以及光照条件下进行部分硝化反应;所述光催化剂包括修饰金属单原子和氰基的氮化碳;所述生物催化剂包括硝酸还原酶;所述方法将光催化与生物催化相结合,协同催化还原污水中的硝酸盐,并使硝酸盐反硝化反应稳定地控制在产亚硝酸盐阶段,其配合后续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可以大大降低废水脱氮过程中碳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水处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701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163310.3
申请日:2025-02-1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复合纳滤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超滤基膜用水相单体溶液进行浸润,所述水相单体包括环糊精类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得到浸润超滤基膜;将所述浸润超滤基膜与第一酰氯单体有机相接触,进行第一界面聚合反应,得到原始聚酰胺纳滤膜;将所述原始聚酰胺纳滤膜与第二酰氯单体有机相接触,进行第二界面聚合反应,得到所述改性复合纳滤膜。本发明提供的纳滤膜制备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单体易获取,通过水相优化和二次界面聚合技术的耦合,优化纳滤膜的活性层结构,所得纳滤膜水通量高,兼具高的新污染物截留率和低矿物盐渗透性,对于高品质饮用水处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09805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261500.0
申请日:2024-09-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的隔网组件及采用其的膜组件和水处理方法,所述隔网组件包括隔网本体,所述隔网本体的表面通过溶胶凝胶法负载有锡锑氧化物;所述隔网本体的材质为钛、铝、碳毡和不锈钢中的任意一种。本发明将电场控制膜污染与卷式膜组件(纳滤膜组件或反渗透膜组件)中关键部分的进水隔网结合在一起,不需要对于膜进行导电改性,省略繁琐步骤,与传统PP材质的进水隔网相比,隔网组件在电化学作用下减缓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提高膜过滤性能,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提高出水水质。
-
公开(公告)号:CN1189299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353363.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IPC: C02F3/30 , C02F3/34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深度脱氮协同原位污泥减量装置及其侧流反应装置和方法,所述侧流反应装置包括反应器主体;靠近所述反应器主体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进料口用于污泥和硫源进入;靠近所述反应器主体顶部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反应器主体内部设置有曝气部件;所述曝气部件包括曝气管以及设置在所述曝气管上的曝气盘;所述反应器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密封部件;所述密封部件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反应器主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搅拌器;所述侧流反应装置与AOAO工艺耦合,无需额外添加碳源,实现了低C/N污水的硫自养异养反硝化协同脱氮,同时污泥原位高效减量,出水总氮浓度优选可低于10mg/L,污泥减量率高达50%以上,保证了低碳可持续污水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90983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4789.6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对应功能的方法及其应用,所述改善污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对应功能的方法包括:将污泥与活性炭混合,调节微生物的生长能力和/或调节微生物的代谢活性。本发明通过加入活性炭改善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厌氧微生物的降解能力,提高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强化微生物厌氧消化处理废水的能力,可以提高微生物对抗生素等具有生物毒性物质的胁迫的抵抗力,药剂投加成本低,设备和操作要求低,经济高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2750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70613.3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气集水的聚合物凝胶材料,所述聚合物凝胶材料包括聚合物凝胶集水层以及设置于所述聚合物凝胶集水层表面的光热转化层,所述聚合物凝胶集水层由正电型聚合物和负电性聚合物组成,所述正电型聚合物和负电型聚合物的zeta电位差值应大于50mV,且小于100mV。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大气集水材料短期集水能力的提升,同时所述凝胶材料易于制备,具有稳定的三维结构,易于再生,具有优异的大气集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57827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11043558.4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β‑乳球蛋白的废水处理方法,涉及水处理领域。该处理方法包括:将β‑乳球蛋白投加至废水中,调节废水pH值至2~5,加热处理后在废水中原位生成淀粉样蛋白纤维以吸附废水中的有害离子,通过固液分离去除废水中吸附有害离子的淀粉样蛋白纤维。本发明将β‑乳球蛋白引入含有害离子的废水中,原位制备淀粉样蛋白纤维,生成的淀粉样蛋白纤维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基团,可通过金属配位作用等结合多种重金属离子或砷等类金属,因此在制备淀粉样蛋白纤维的同时实现同步去除废水中有害离子的效果。β‑乳球蛋白来源于自然,成本低,达到了绿色无污染和节约资源的目的。该方法可以用于重金属镍、铜、铅、汞及类金属砷等多种离子的处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