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25448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74049.9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包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协议包格式规范,确定用于生成目标协议包的多个目标数据块即各自对应的生成规则;根据目标数据块的生成规则,在数据块语料库中查找对应的第一数据块;根据协议包格式规范和第一数据块,生成目标协议包。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协议包格式规范,确定用于生成目标协议包的目标数据块及各自的生成规则,然后在数据块语料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由有价值的第一协议包拆分而成的第一数据块;最后根据预设的协议包格式规范和查找到的第一数据块,生成目标协议包,通过学习有价值的协议包中的有价值的部分,保证目标协议包的高质量,提高新生成协议包的有效性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62544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374049.9
申请日:2020-05-06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协议包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协议包格式规范,确定用于生成目标协议包的多个目标数据块即各自对应的生成规则;根据目标数据块的生成规则,在数据块语料库中查找对应的第一数据块;根据协议包格式规范和第一数据块,生成目标协议包。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根据协议包格式规范,确定用于生成目标协议包的目标数据块及各自的生成规则,然后在数据块语料库中查找到对应的由有价值的第一协议包拆分而成的第一数据块;最后根据预设的协议包格式规范和查找到的第一数据块,生成目标协议包,通过学习有价值的协议包中的有价值的部分,保证目标协议包的高质量,提高新生成协议包的有效性的概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109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335247.4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架构固件堆内存的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仿真器和固件中的应用程序,在仿真器中基于二进制翻译技术对应用程序进行解析,使得应用程序与预设测试环境系统架构进行适配;通过遍历执行注册堆内存读写钩子函数和堆内存分配钩子函数,映射生成影子内存,基于影子内存执行预设内存缺陷检测算法,得到堆内存缺陷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仿真执行模块的跨平台特性,免于将检测工具部署到固件所在设备中,极大克服了传统内存检测工具需要部署到设备中的不切实际需求,提高对固件测试的效率,解决IoT设备存储空间有限的问题,同时内存缺陷检测模块也为在跨架构固件场景下检测多种堆内存缺陷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1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335247.4
申请日:2020-04-24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跨架构固件堆内存的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仿真器和固件中的应用程序,在仿真器中基于二进制翻译技术对应用程序进行解析,使得应用程序与预设测试环境系统架构进行适配;通过遍历执行注册堆内存读写钩子函数和堆内存分配钩子函数,映射生成影子内存,基于影子内存执行预设内存缺陷检测算法,得到堆内存缺陷检测结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仿真执行模块的跨平台特性,免于将检测工具部署到固件所在设备中,极大克服了传统内存检测工具需要部署到设备中的不切实际需求,提高对固件测试的效率,解决IoT设备存储空间有限的问题,同时内存缺陷检测模块也为在跨架构固件场景下检测多种堆内存缺陷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72723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10068.X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信联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交互可验证的联合安全建模方法,基于各客户端中各个本地节点分别应用其对应部分本地数据集对目标模型的训练,由各客户端执行各训练所获模型参数组的第一次融合,然后基于各客户端分别与服务器之间的加密通讯设计,由服务区依次进行融合与解密,获得各客户端训练所获融合参数组的最终融合参数组,完成对目标模型的联合训练,获得联合训练后目标模型;设计方案实施中,除数据拥有者外,其他参与者无法得到其隐私数据,在有效保障客户端隐私安全的同时,客户端之间无需进行额外交互,有效解决了客户端掉线问题,无需额外计算损失,用户也可以动态加入或退出,提高了联合建模的效率与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708344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010348372.9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机程序脆弱性测试的状态监测装置及方法。使用本发明能够实时检测无人机控制逻辑的运行状态,为测试工具提供更多维度的反馈信息,扩展网络信息安全测试的深度。本发明装置包括通信监测器和逻辑监测器;通信监测器用于检测DUT的通信服务是否正常;逻辑监测器采集DUT的核心模组发出的电调和舵机信号,利用DUT动力学和运动学数值模型计算出其姿态角、加速度、角速度等信息,通过比较数值模型的实时计算结果与历史计算结果,及时识别飞行控制逻辑出现的异常,实现对DUT控制逻辑的状态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09672669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811467163.5
申请日:2018-12-03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长安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4L29/06 , H04L12/741 , H04L12/743 , H04L12/801 , H04L12/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报文的过滤方法及装置,该流量报文的过滤方法包括:解析提取网络流量报文中的关键字段信息,并将关键字段信息组装成第一规则查找信息;根据第一规则查找信息,查询预设的第一规则表;若第一规则查找信息在第一规则表中没有匹配的信息,则对网络流量报文执行丢弃处理;若第一规则查找信息在第一规则表中有匹配的信息,则根据第一规则表中对应的执行动作信息、组合规则标记信息与组合规则索引下标信息,对网络流量报文执行相应的处理。本发明在网络分析设备中不需要在报文第一次接收时就进行一系列深层次组合规则的报文解析,从而大幅度的提升硬件资源的访问速度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5115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04746.4
申请日:2021-02-23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中时瑞安(北京)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1/36
Abstract: 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应用软件漏洞扫描方法及相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所述应用软件的程序源代码和程序基本信息;对所述程序源代码进行插桩;通过所述程序基本信息与程序信息数据库进行匹配,得到测试种子;根据预先设定的变异策略对所述测试种子进行变异,得到第一测试用例;通过所述第一测试用例对所述程序源代码进行预设轮数测试,得到所述应用软件的崩溃结果;根据所述应用软件的崩溃结果确定所述应用软件的漏洞。本方法提高了应用程序漏洞检测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72318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553659.5
申请日:2020-06-17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南京莱克贝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的工控协议逆向分析方法,包括导入、初步分析、变异、匹配、合并,通过对工控协议pcap报文样本进行初步分析,掌握工控协议的部分报文格式和状态机,然后再利用该结果与工控机进行交互式主动学习,不断获取新的报文,从而更为准确和完整地推断出协议个词法和语法,且在对协议进行逆向分析时采用了Needleman-Wunsch序列比对算法,该算法通过相似度计分、最优回溯步骤推断协议的格式和状态机,有效保证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结合主动学习过程,将响应报文与初步分析结果中的协议格式进行匹配,判断报文是否与这些协议格式相匹配,并根据需求进行反复的匹配,显著提高工控协议逆向的准确性和覆盖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262420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525672.7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布式工业控制网络安全检测系统,无需对现有的工业控制系统架构进行改造,包括无需修改现有的工控网络结构进行修改,无需更换工业通讯协议,无需对工控系统网络内各种设备进行改造,仅通过基于该平台设计的分布式架构,分别部署检测平台服务端、客户端,基于分布式服务通讯协议实现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讯,基于特定端口实现数据传输,检测任务下发、结果归集;另外该检测系统针对传统工业控制控制网络的封闭性,创造性的提出了基于VPN的工控内网检测技术,通过VPN在检测平台服务端和内网系统客户端的简易部署,打通VPN通道,实现外网检测工具和内网之间的通讯,从而实现非互联网环境下的安全检测服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