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色磷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6415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0192183.5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渤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色磷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属于荧光材料技术领域,其中,青色磷酸盐荧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Ba5‑5xEu5xP6O20,其中,0.5%≤x≤1.5%;青色磷酸盐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化学通式中各元素摩尔比Ba:Eu:P=(5‑5x):5x:6称取原料;其中,原料包括含Ba化合物、含Eu化合物以及含P化合物;将称好的原料加入分散剂进行充分研磨,研磨至分散剂挥发,得到均匀的白色粉末;在还原气氛中,将研磨好的白色粉末进行煅烧处理,随后进行冷却,得到所述青色磷酸盐荧光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青色磷酸盐荧光材料,发射为中心波长在459nm的青光,发光强度高,与现有技术相比,青光发射光谱范围宽,对光谱连续和显色指数提升具有显著优势。

    一种长波长超宽带硫化物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614194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83299.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渤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长波长超宽带硫化物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所述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Ca1‑xCrxS,其中0≤x≤0.125%;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化学通式Ca1‑xCrxS,按照原料中各元素摩尔比Ca:Cr=1‑x:x称取原料,x为0≤x≤0.125%,其中原料分别为含Ca、Cr元素的化合物;将称好的原料加入分散剂充分研磨,得到均匀的白色粉末,将研磨好的白色粉末在700‑800℃下预烧2‑3h,然后通入硫化气体,在800‑900℃硫化环境下烧制2‑3h,即可得到所述长波长超宽带硫化物近红外发光材料。本发明提供的发光材料性能优异,可以有效地满足近红外LED器件的需求,在现代食品质量分析、生物成像、生物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种非接触荧光测温用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2774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129214.9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渤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非接触荧光测温用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非接触测温用荧光粉,成分为(RE1‑x‑yYbxEry)2W2O9,使用稀土离子Er3+热耦合能级2H11/2→4I15/2和4S3/2→4I15/2荧光强度比测温,具有较大的绝对灵敏度(Sa=0.0253K‑1)和相对灵敏度(Sr=0.0105K‑1)。制备方法温度低节约能源,合成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在室温~70℃反应即可获得前驱体产物,通过简单煅烧即可获得(RE1‑x‑yYbxEry)2W2O9荧光粉。在合成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有机物及表面活性剂,通过简单沉淀及后续煅烧即可获得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的纳米粉体。

    一种非接触荧光测温用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12774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129214.9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渤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科学与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非接触荧光测温用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该非接触测温用荧光粉,成分为(RE1‑x‑yYbxEry)2W2O9,使用稀土离子Er3+热耦合能级2H11/2→4I15/2和4S3/2→4I15/2荧光强度比测温,具有较大的绝对灵敏度(Sa=0.0253K‑1)和相对灵敏度(Sr=0.0105K‑1)。制备方法温度低节约能源,合成工艺简单,操作容易。在室温~70℃反应即可获得前驱体产物,通过简单煅烧即可获得(RE1‑x‑yYbxEry)2W2O9荧光粉。在合成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有机物及表面活性剂,通过简单沉淀及后续煅烧即可获得尺寸均匀分散性良好的纳米粉体。

    一种稀土层状氢氧化物纳米片及其溶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9182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810094116.4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渤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稀土层状氢氧化物纳米片及其溶胶的制备方法,纳米片制备包括以下步骤:配制成相应浓度的硝酸镧溶液,按配比将硫酸铵颗粒溶解在硝酸镧溶液中,形成混合液,调节混合液pH至6~10,并持续搅拌得到均匀悬浊液,反应获得产物,立即离心分离与干燥得到稀土层状氢氧化物La2(OH)4SO4·nH2O纳米片。并按配比,将制备好的纳米片置于甲酰胺溶液中经超声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液,制得相应纳米片溶胶。本申请采用冰浴法降低激活能可一步制备出稀土层状氢氧化物La2(OH)4SO4·nH2O纳米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该类化合物无法采用传统插层‑剥离的方法制备单层纳米片的难题,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大量生产,相应纳米片溶胶稳定性好,节约原料。

    一种红色锶镁磷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82284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59802.4

    申请日:2018-06-02

    Applicant: 渤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红色锶镁磷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红色锶镁磷酸盐荧光材料为Sr19(1-x)Eu19xMg2(PO4)14,按照原料中各元素摩尔比Sr:Eu:Mg=19(1-x):19x:2;Mg:P=1:7称取原料,混合后在还原气氛下,先加热至900℃保温4h,再升温至1200℃保温6h,随炉冷却至室温。优点是:Eu2+离子掺杂后,Sr19Mg2(PO4)14;Eu2+在激发波长在400nm处可以获得发射波长在625nm的红光,提供了半导体照明中高显色性所需的红色光谱,并具有高的发光效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产品制备方法简单,合成条件温和,适用于大批量生产,极具产业应用价值。

    一种稀土层状氢氧化物纳米片及其溶胶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059182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810094116.4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渤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稀土层状氢氧化物纳米片及其溶胶的制备方法,纳米片制备包括以下步骤:配制成相应浓度的硝酸镧溶液,按配比将硫酸铵颗粒溶解在硝酸镧溶液中,形成混合液,调节混合液pH至6~10,并持续搅拌得到均匀悬浊液,反应获得产物,立即离心分离与干燥得到稀土层状氢氧化物La2(OH)4SO4·nH2O纳米片。并按配比,将制备好的纳米片置于甲酰胺溶液中经超声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液,制得相应纳米片溶胶。本申请采用冰浴法降低激活能可一步制备出稀土层状氢氧化物La2(OH)4SO4·nH2O纳米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该类化合物无法采用传统插层‑剥离的方法制备单层纳米片的难题,且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大量生产,相应纳米片溶胶稳定性好,节约原料。

    一种红色铋磷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47484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556547.3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渤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红色铋磷酸盐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化学式为:Ca18Li3BixEu1-x(PO4)14。原料包括:含有Ca的氧化物或能够转化为该氧化物的化合物作为Ca源;含有Li的氧化物或能够转化为该氧化物的化合物作为Li源;含有Eu氧化物、氯化物或硝酸盐作为Eu源;含有Bi的氧化物、氢氧化物作为Bi源;含有P的氧化物或能够转化为P的氧化物的化合物作为P源;将原料混合,先加热至800℃,保温2h,然后将温度升高至1180℃,保温8h,随后管式炉冷却至室温。优点是:制备方法简便,具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产品易大量生产,极具产业应用价值。

    一种具有超长发射波长近红外硫化物荧光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1419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806199.7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渤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荧光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超长发射波长近红外硫化物荧光材料及制备方法,所述荧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ZnGa2‑2xCr2xS4,其中0.02≤x≤0.20;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各元素摩尔比Zn:Ga:Cr=1:2‑2x:2x称取原料,x分别为0.02≤x≤0.20;将称好的原料加入分散剂充分研磨,研磨至得到均匀的白色粉末,将研磨好的白色粉末在650‑750℃下预烧2‑3h,然后通入硫化气体,再在850‑950℃硫化环境下烧制2‑4h,随后缓慢降至室温直至冷却。本发明采用的原料资源储量丰富,方法简单、易于操作、成本低,物化稳定性良好,荧光寿命理想,绿色无污染,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并且发射带宽,波长大,广泛应用于近红外光谱技术领域。

    一种蓝光激发的铬掺杂二元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92322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66159.1

    申请日:2024-12-18

    Applicant: 渤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蓝光激发的铬掺杂二元近红外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Mg1‑xCrxS,其中0≤x≤0.15%;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化学通式Mg1‑xCrxS,按照原料中各元素摩尔比Mg:Cr=1‑x:x称取原料,x为0≤x≤0.15%,其中原料分别为含Mg、Cr元素的化合物;将称好的原料加入分散剂充分研磨,得到均匀的白色粉末,将研磨好的白色粉末在600‑700℃下预烧2‑3h,然后通入硫化气体,在700‑800℃硫化环境下烧制2‑3h,即可得到蓝光激发的铬掺杂二元近红外发光材料。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发光强度,荧光寿命理想,绿色无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