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58878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210221441.9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级醋酸锂的生成装置和方法,装置由进料混合罐、BPED复分解膜堆、一次蒸发器、BaSO4沉淀器及真空蒸发器组成,生产方法为:配制Li2SO4及醋酸混合液作为初始碱室溶液;将纯水连同初始碱室溶液通入到BPED膜堆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LiAc粗品溶液及H2SO4副产品溶液;将LiAc粗品溶液进行一次蒸发浓缩结晶,得到Li2SO4·H2O晶体及LiAc净化液;向LiAc净化液中添加BaAc2溶液,完全去除残留的Li2SO4杂质,得到电池级LiAc溶液;将电池级LiAc溶液进行真空蒸发干燥。本发明实现由廉价原料直接制备高纯度高价值的无水LiAc固体产物,大大降低LiAc产品生产成本,可扩展其在下游电池行业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11243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1213059.5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容级高纯铵盐的纯化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双极膜电渗析器、加热装置、降温析晶及固液分离装置和NH3气体吸收装置;加热装置与双极膜电渗析器酸室入口相连,酸室出口与降温析晶及固液分离装置相连,NH3气体吸收装置中脱氨侧入口与双极膜电渗析器碱室出口相连,脱氨侧出口与双极膜电渗析器碱室入口相连;双极膜电渗析器内还设置有布水隔板。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容级高纯铵盐溶质的纯化方法,使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将含有杂质的铵盐溶液转化为酸溶液及碱溶液;酸溶液冷却析出酸固体后配制成酸性溶液,用来吸收碱溶液中的NH3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463419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21444.X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纯度硝酸锂的生产装置及方法,包含通过管道相连的EDM膜堆,锂盐进料罐及硝酸盐进料罐,其中,EDM膜堆由阴极室、n个膜堆基本重复单元、阳离子交换膜及相邻的阳极室组成。生产方法为:分别配置锂盐进料液和硝酸盐进料液,以纯水为膜堆基本重复单元的初始硝酸锂产品室溶液和副产品室溶液,锂盐及硝酸盐进料液独立通入EDM膜堆中,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LiNO3产品液和副产品液。本发明以廉价锂盐和硝酸盐为原料直接生产纯净LiNO3的方法,原料适应性好、经济效益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274882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641428.4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高温双极膜电渗析的己二酸铵废液回收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含:将己二酸铵废液加热到50‒90℃,作为双极膜电渗析器酸室溶液。将己二酸结晶固体及纯水混合加热到50‒90℃并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作为双极膜电渗析器碱室溶液。将酸室及碱室溶液通入双极膜电渗析膜堆中,酸化得到己二酸溶液,碱化得到己二酸铵溶液。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完成后,将酸化后的料液放出,降温结晶后固液分离得到洁净的己二酸晶体直接回用,液体排放或后续处理。经碱化的碱室溶液为回用的洁净己二酸铵溶液。本方法工艺简单、节能,降低了回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48331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653274.3
申请日:2019-07-1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IPC: C07C215/08 , C07C213/00 , C07D207/12 , C07C215/30 , C07C215/18 , C07C215/10 , B01J23/46 , B01J23/44 , B01D61/44 , B01D61/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性氨基醇类化合物的全绿色合成方法及其装置,通过手性氨基酸固体和H2为原料,采用催化加氢和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原子经济地生产手性氨基醇产品;氨基酸固体为L-丙氨酸、L-脯氨酸、L-谷氨酸、L-苯丙氨酸、L-赖氨酸、L-丝氨酸、L-缬氨酸、D-丙氨酸、D-脯氨酸、D-谷氨酸、D-苯丙氨酸、D-赖氨酸、D-丝氨酸和D-缬氨酸中的任意一种;最终制得的手性氨基醇产品纯度高,氨基酸转化率可达99%,手性几乎100%保持;产品蒸馏分离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固体残渣,产品回收率几乎可达100%;无机酸、蒸馏水及催化剂粉末均可直接回用,整个生产过程中无需额外投加酸、碱,不产生任何废弃物,是符合原子经济的全绿色合成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14588781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21441.9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级醋酸锂的生成装置和方法,装置由进料混合罐、BPED复分解膜堆、一次蒸发器、BaSO4沉淀器及真空蒸发器组成,生产方法为:配制Li2SO4及醋酸混合液作为初始碱室溶液;将纯水连同初始碱室溶液通入到BPED膜堆中发生复分解反应,得到LiAc粗品溶液及H2SO4副产品溶液;将LiAc粗品溶液进行一次蒸发浓缩结晶,得到Li2SO4·H2O晶体及LiAc净化液;向LiAc净化液中添加BaAc2溶液,完全去除残留的Li2SO4杂质,得到电池级LiAc溶液;将电池级LiAc溶液进行真空蒸发干燥。本发明实现由廉价原料直接制备高纯度高价值的无水LiAc固体产物,大大降低LiAc产品生产成本,可扩展其在下游电池行业的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1124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213059.5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电容级高纯铵盐的纯化装置及其方法,包括双极膜电渗析器、加热装置、降温析晶及固液分离装置和NH3气体吸收装置;加热装置与双极膜电渗析器酸室入口相连,酸室出口与降温析晶及固液分离装置相连,NH3气体吸收装置中脱氨侧入口与双极膜电渗析器碱室出口相连,脱氨侧出口与双极膜电渗析器碱室入口相连;双极膜电渗析器内还设置有布水隔板。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电容级高纯铵盐溶质的纯化方法,使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将含有杂质的铵盐溶液转化为酸溶液及碱溶液;酸溶液冷却析出酸固体后配制成酸性溶液,用来吸收碱溶液中的NH3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05342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1189344.6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己二酸铵废液的纯化方法及其回收处理装置,将待处理的己二酸铵废液分为废液A及废液B两部分,向废液A中加入氨水或NH3气体,使其pH为微碱性,并生成Al(OH)3沉淀;过滤去除Al(OH)3沉淀,得到滤液A;将废液B与上述滤液A混合,使所得溶液pH为6.5–7.5;用精滤器去除该混合溶液中含有的固体悬浮物,并将该滤液作为进料液,同时以不含Cl‑的净水作为接收清洗液,同时通入扩散渗析器中以去除Cl‑,得到回收液。同时还披露了相对应的己二酸铵废液回收处理装置。本发明不向化成电解液引入任何额外的杂质离子保证了纯化后电解液的品质;同时整个处理过程工艺简洁,不含加热冷却等步骤,能耗大大下降;除氨外不消耗任何额外化学品,不产生额外副产品。
-
公开(公告)号:CN11327488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641428.4
申请日:2021-06-09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高温双极膜电渗析的己二酸铵废液回收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含:将己二酸铵废液加热到50‒90℃,作为双极膜电渗析器酸室溶液。将己二酸结晶固体及纯水混合加热到50‒90℃并搅拌使其完全溶解,作为双极膜电渗析器碱室溶液。将酸室及碱室溶液通入双极膜电渗析膜堆中,酸化得到己二酸溶液,碱化得到己二酸铵溶液。双极膜电渗析反应完成后,将酸化后的料液放出,降温结晶后固液分离得到洁净的己二酸晶体直接回用,液体排放或后续处理。经碱化的碱室溶液为回用的洁净己二酸铵溶液。本方法工艺简单、节能,降低了回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748298A
公开(公告)日:2019-05-14
申请号:CN201910134745.X
申请日:2019-02-23
Applicant: 温州大学新材料与产业技术研究院
IPC: C01D1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含锂卤水中自发选择性分离镁富集锂的方法,包含如下步骤:(1)将含锂卤水及低浓度接收液通过扩散渗析器分别转换为贫锂残液和富锂溶液;(2)将富锂溶液进行浓缩,精制去除Ca2+、Mg2+及SO42-杂质,并沉淀提取Li2CO3;(3)富锂溶液浓缩过程中得到的淡水回用为接收液;(4)贫锂残液经浓缩除镁后进行再生,得到的再生卤水回用为含锂卤水。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从盐湖卤水中提取锂资源的装置,包括扩散渗析器、贫锂残液再生装置、富锂溶液浓缩装置、浓缩富锂溶液精制装置和Li2CO3沉淀装置。本发明中锂镁分离选择性可达1.5-30倍,锂镁分离过程中无需投加药剂,无需消耗能量,是热力学自发的过程。系统总的锂资源回收率可高达95%左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