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草甘膦废水萃取回收增甘膦和草甘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9357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55909.5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草甘膦母液中回收增甘膦的方法,其主要步骤包括:采用溶剂萃取法直接从草甘膦母液中提取增甘膦和草甘膦,然后采用盐溶液和负载有机相进行混合反萃增甘膦和草甘膦,负载的有机相进行循环使用。该专利提出了采用溶剂萃取法提取两性有机物增甘膦和草甘膦,对增甘膦提取率可高达95%,对草甘膦提取率可高达95%,有机相循环使用实现经济环保。本专利立足于解决草甘膦行业难题,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产生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种球形草甘膦的制备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9357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338092.3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草甘膦球形晶体的方法,属于农药生产技术领域。其步骤包括:以甘氨酸‑亚磷酸二甲酯法得到草甘膦合成液为原料,在草甘膦合成液中加入与甘氨酸摩尔比例为2‑5的浓度为30%以上的浓盐酸进行酸解;将酸解液加热至95‑125ºC并保温0.5‑2小时进行脱醇;脱醇后在1‑2小时内将体系温度降为50‑80ºC,降温同时加入质量浓度为35‑42%的碱液,控制体系pH为0.5‑3.5,同时保持搅拌转速为180‑250rpm;然后将物料温度在1‑2小时内降为20‑40ºC,结晶完毕过滤洗涤得到草甘膦球形晶体产品。本发明得到的球形草甘膦流动性好、不易团聚、且振实密度较大,易于储存和运输。

    一种精草铵膦的制备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68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338093.8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精草铵膦中间体、精草铵膦及制备方法,将L‑蛋氨酸与α‑卤代羧酸或其衍生物反应得到L‑高丝氨酸内酯卤化氢盐;L‑高丝氨酸内酯卤化氢盐与氨基保护试剂进行反应后得到化合物IV。精草铵膦中间体化合物IV与开环卤代试剂进行开环反应得到化合物V;所述化合物V与亚膦酸二酯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阿布佐夫反应后得到化合物VI;化合物VI经水解后中和转化得到精草铵膦。本发明采用α‑卤代羧酸或其衍生物、季铵盐相转移催化剂,有效的提高了产率;阿布佐夫反应中使用催化剂、增加氮气氛围保护,加快反应速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减少了影响反应收率的因素,提高了生产效率,对于实现工业化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一种利用树脂预载过渡金属回收废水中草甘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77710B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10455950.2

    申请日:2023-0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树脂预载过渡金属回收废水中草甘膦的方法,利用这种方法能实现对废水中草甘膦的回收。上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树脂放入盐酸溶液中搅拌,再用去离子水漂洗至中性;将经过处理的树脂再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搅拌,再用去离子水漂洗至中性;将经过处理的树脂加入到含过渡金属离子的盐溶液中搅拌,再用去离子水冲洗至无Cl−流出;将经过处理的树脂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将经过处理的树脂加入到含有草甘膦的废水中,调节溶液的pH和温度,搅拌反应;将经过处理的树脂过滤,然后放入解吸液中解吸。本发明技术能够实现对废水中草甘膦的回收,有效解决目前草甘膦废水处理难度大、资源化利用程度低等“卡脖子”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