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碳酸岩地质力学模型的相似条件及相似材料配比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36662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1910994533.9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碳酸岩地质力学模型的相似条件及相似材料配比确定方法,本发明考虑几何相似和物理相似确定了地质力学模型相似条件,之后根据原型岩体风化程度,将其分为强风化泥灰岩、中风化泥灰岩和弱风化泥灰岩三种类型,根据每种类型的原型岩石力学参数和相似条件计算出目标模拟材料的各项力学参数;通过不同的配比制备试件模型,之后将试件模型进行单轴抗压试验和直剪试验,根据试验数据分析每种配比范围对应的泥灰岩的风化状态,完成配比方案的确定。本发明通过配比设计可以最大程度的模拟不同风化状态原岩,模拟的各项力学参数仿真度高,为不同物理状态的岩石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一种腹板与顶底板埋入连接的全预制拼装波形钢腹板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3885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639638.5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板与顶底板埋入连接的全预制拼装波形钢腹板桥施工方法,首先完成0#节段和1#节段现浇施工,下一节施工,吊装新的预制波形钢腹板至桥上与1#节段的预制波形钢腹板临时固定,然后焊接形成波形钢腹板间焊接缝,按照该方法安装另一个预制波形钢腹板;之后吊装钢横隔板至预制波形钢腹板之间,焊接固定;吊装混凝土预制底板至桥下,与预制波形钢腹板进行固定,然后现浇形成腹板连接后浇带;在两节的底板之间现现浇形成底板后浇带;按照相同的方法安装混凝土预制顶板;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桥梁悬臂段施工;最后对桥面施工,完成整个桥梁施工。本发明采用全预制化建造,提高了混凝土质量,缩短现场高空作业的时间,减低工程风险。

    一种全预制拼装施工波形钢腹板桥异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3884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639604.6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预制拼装施工波形钢腹板桥异步施工方法,首先完成0#节段和1#节段现浇施工,首先吊装施工N‑1#节段的预制波形钢腹板和钢横隔板;之后吊装N#节段的预制波形钢腹板和钢横隔板至桥上的同时,吊装N‑1#节段的混凝土预制底板至桥下,同时进行N‑1#节段的混凝土预制底板、N#节段的预制波形钢腹板和钢横隔板施工;之后同时吊装施工N+1#节段的预制波形钢腹板、N#节段的混凝土预制底板和N+1#节段的钢横隔板至桥上的同时,吊装N‑1#节段的混凝土预制顶板至桥上,重复上述步骤,完成桥梁悬臂段施工;最后对桥面施工,完成整个桥梁施工。本发明采用全预制化异步施工,提高了混凝土质量,缩短现场高空作业的时间,减低工程风险。

    一种利用反向自平衡法测试岩溶桩基承载力的模型试验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635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57011.X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反向自平衡法测试岩溶桩基承载力的模型试验装置及其制备方法,试验装置包括岩溶地质模型、模型桩和反向自平衡装置,模型桩包括上段桩和下段桩;所述反向自平衡装置包括桩顶端板、桩身千斤顶、桩顶千斤顶、锚索和位移测量装置,桩身千斤顶设于上段桩和下段桩之间,桩顶千斤顶设于上段桩顶部和桩顶端板之间,锚索一端锚固在桩顶端板上,另一端从上段桩内穿过后锚固在下段桩内,位移测量装置有两个,分别用于测量上段桩和下段桩的竖向位移。本发明通过溶洞芯模创造溶洞位置,浇注同时安装反向自平衡装置,浇注完后,利用溶剂溶剂溶洞芯模,完成模型试验装置的制备。本发明结构简单,可模拟在各种类型溶洞,测量桩基承载力。

    一种腹板与顶底板焊接连接的全预制拼装波形钢腹板桥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93886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639651.0

    申请日:2020-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腹板与顶底板焊接连接的全预制拼装波形钢腹板桥施工方法,首先完成0#节段和1#节段现浇施工,在2#节段施工过程中,首先吊装新的预制波形钢腹板至桥上与1#节段的预制波形钢腹板通过螺栓临时固定,然后焊接,形成波形钢腹板间焊接缝固定,之后吊装钢横隔板至两个预制波形钢腹板之间,焊接固定;之后吊装混凝土预制底板至桥下,与预制波形钢腹板进行临时固定,在两节的底板之间现浇形成底板后浇带;按照相同的方法安装混凝土预制顶板,形成顶板后浇带;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完成桥梁悬臂段施工;最后对桥面施工,完成全预制拼装波形钢腹板桥施工。本发明采用全预制化建造,提高了混凝土质量,缩短现场高空作业的时间,减低工程风险。

    一种多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9397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57914.8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首先对待模拟地质模型信息提取;然后根据提取的地质模型信息准备相似模拟材料、模型箱、溶洞芯模和溶剂流通管;之后将溶洞芯模按照地质模型信息选取相应尺寸大小并摆放在相应位置,将相邻溶洞芯模之间用溶剂流通管串联,形成流通管路,并在流通管路首尾端预留延伸出模型箱的进出口,之后往模型箱内注入相似模拟材料进行浇注;固化后通过溶剂循环装置将可溶解溶洞芯模的溶剂注入流通管路,将溶洞芯模溶解带出,形成模拟溶洞空间;成多溶洞地质模型的制备。本发明可用于各种内部含孔洞的模型,孔洞与周围区域为一个整体,可以更好的模拟现实约束及受力情况。

    一种可三维拓展的桩基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53197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910022639.2

    申请日:2019-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三维拓展的桩基施工方法,首先对施工场地处理完成后,钻机就位,采用无泥浆参与的钻孔施工工艺对溶洞上部覆盖层成孔;溶洞上部覆盖层成孔后,对溶洞底部岩层进行平整;利用吊装设备将收拢状态的可调节高度的桩基围护装置下放至溶洞底部岩层的平整区域;调节桩基围护装置的高度,并通过膨胀材料对桩基围护装置高度进行固定,使得桩基围护装置顶部与溶洞顶部岩层的桩孔平齐;对桩基围护装置内的溶洞底部岩层成孔,完成桩孔施工;对桩孔进行清孔,然后下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完成桩身施工,固化后得到灌注桩。本发明施工工艺简单,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承载力,对溶洞地质环境扰动小,施工简单等优点。

    一种穿越溶洞的干作业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1218926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11187084.3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穿越溶洞的干作业孔灌注桩施工工艺,首先采用干作业法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对溶洞上覆土层成孔;然后准备填充体,所述填充体包括内芯和包裹在内芯四周的外壳;之后将填充体在压缩状态下放至溶洞内部,回弹开展在溶洞内;之后利用注浆导管往填充体的内芯进行水泥浆灌注,水泥浆通过多孔结构渗入内芯的内部;等待填充体的内芯内的水泥浆固化后,采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从填充体顶部开挖,穿过填充体后继续向下部成孔,直至钻孔深度达到桩身设计深度时停止钻进;之后下放桩身钢筋笼,进行桩身混凝土灌注,完成桩基施工。本发明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克服了溶洞区域灌注桩施工漏浆的问题,施工容易成本低廉,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用于桩基承载实验的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25658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011358359.8

    申请日:2020-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桩基承载实验的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通过现场勘察和地质资料确定溶洞位置和形状;之后根据溶洞形状对导电线圈通电,制备溶洞芯模;之后在溶洞芯模外伸出的导电线圈和/或导线套上涂覆脱模剂的塑料管;选择相似材料浇注地质模型,在浇注过程中将溶洞芯模预埋在内,并安装实验数据收集装置和模拟桩基;待全部模型初凝并养护完毕,对溶洞芯模内导电线圈断电,磁场消失,磁流变材料恢复成流体,从塑料管流出,同时拉出导电线圈,之后拉出塑料管;采用相似材料制备填充圆柱填充在孔内,得到溶洞地质模型。本发明所用到的材料易得、成本较低,制备过程中操作简单,溶洞芯模溶解过程中对结构无损,所制得的溶洞地质模型模拟效果好。

    一种多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39397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757914.8

    申请日:2020-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溶洞地质模型制备方法,首先对待模拟地质模型信息提取;然后根据提取的地质模型信息准备相似模拟材料、模型箱、溶洞芯模和溶剂流通管;之后将溶洞芯模按照地质模型信息选取相应尺寸大小并摆放在相应位置,将相邻溶洞芯模之间用溶剂流通管串联,形成流通管路,并在流通管路首尾端预留延伸出模型箱的进出口,之后往模型箱内注入相似模拟材料进行浇注;固化后通过溶剂循环装置将可溶解溶洞芯模的溶剂注入流通管路,将溶洞芯模溶解带出,形成模拟溶洞空间;成多溶洞地质模型的制备。本发明可用于各种内部含孔洞的模型,孔洞与周围区域为一个整体,可以更好的模拟现实约束及受力情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