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27683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029631.5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26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旱涝灾害机理研究领域,涉及一种易旱易涝区旱涝急转交互效应评估方法,包括:1)构建易旱易涝区旱涝急转交互效应评估模型;2)基于步骤1)构建得到的易旱易涝区旱涝急转交互效应评估模型对易旱易涝区旱涝急转造成的灾情进行评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算旱涝急转双重水分叠加胁迫时产生的交互效应的评估模型,能够快速、准确地测算作物在遭遇旱涝急转灾害时植株的相对生长水平和产量的相对损失水平,为科学合理地实施易旱易涝区农作物生产评估,落实最严格粮食安全保障措施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644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639031.0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F16L2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伸缩式溢流管,包括可伸缩的套管组件,所述套管组件包括竖向布置的一活动管和一承插管,所述活动管底部插设于承插管内且可沿承插管进行上下移动,所述活动管和承插管之间还填充有可固定活动管伸出承插管长度的密封结构,所述活动管顶部开口覆盖有过滤层。通过活动管沿承插管进行上下活动,调整活动管伸出承插管的长度至预设高度,可精准控制田间水位高度,以根据水稻的不同生长期精准调整田间水深,满足不同状态下水稻生长所需水位,且可避免水稻减产,可实现稻田水深精细化管理。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造成本低,能够实现渔稻田水位的精准控制,减少生产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6397601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566546.2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洪减灾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泄洪及可控水位的水力自控翻板闸,包括:闸门、闸门侧板、闸门底板以及棘爪组件、棘轮、手控组件与手控开关。本发明的翻板闸无需人员值守,当闸前水位与闸门上沿齐平时,闸门处于翻转临界状态;当闸前水位高于闸门上沿时,水力力矩大于闸门的自重力矩,闸门在水压力作用下自动翻转开启,闸门开始过流泄水;当泄水达到一定时间后,闸前水位下降,低于闸门上沿,水力力矩小于闸门的自重力矩,闸门在自重作用下自动翻转关闭,从而可以控制闸前水位在正常蓄水位。当需要保证最大泄洪时,通过手控开关控制棘爪组件,使得闸门只能在水力作用下单向开启,闸门只能越开越大,从而保证最大泄流。
-
公开(公告)号:CN113283718B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0515643.X
申请日:2021-05-12
Applicant: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SWAT改进模型的虾稻共作区域水文模拟方法及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虾稻共作区域进行水文模拟,为科学合理地实施虾稻共作水资源调配及区域防洪排涝提供了可靠保障。方法包括:步骤I.对SWAT模型的壶穴模块构型进行改良,将原SWAT模型中的圆锥体设定改良为四周为矩形虾沟中间为稻田的虾稻共作区域结构;并设置改进的虾稻共作区域有效储水面积的计算方法;步骤II.蒸散发算法的改进;步骤III.下渗量算法的改良;步骤IV.灌溉模块的构建;步骤V.排水模块的构建;步骤VI.水文模拟:基于待模拟地区的实测资料和模拟要求,输入模型所需的参数数据,然后运行模型,进行虾稻共作下的水文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18521431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0985726.9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 G06Q10/0631 , G06Q50/0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的灌区多级渠道自适应的实时动态配水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灌区基础资料和供需水信息;基于重要分水口门的灌溉优先级别划分策略设定;基于水量平衡和流量约束条件,设定“变流量、变历时”的动态配水方法;构建灌区实时动态配水模型的数据库表结构;根据基础资料、供需水信息以及灌溉优先级别划分策略、动态配水方法和构建的数据库表结构,构建多级渠道自适应的实时动态配水模型;运行实时动态配水模型,模拟灌区多级目标渠道的实时动态配水过程。本申请提案能够快速、准确地模拟目标渠道上各分水口门的配水时间、流量和调配水量,为科学合理地制定灌区各级渠系动态配水方案提供技术支撑,为促进农业高效用水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340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54311.0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力式水位计性能评估和比选方法,解决了在水位试验台对水位计的测试不能反映水位计在真实环境下连续测量的实际表现的问题。方法包括:将待测试的多个压力式水位计设定相同记录起始时刻和时间间隔,并将其部署在同一个监测井中;分别记录各个压力式水位计在测试过程中所得到的水位时间序列;统计各个压力式水位计相邻时刻水位变化dH;统计测试周期内变幅为正的dH平均值和最小值,以反映各个压力式水位计对水深正向变化的灵敏度;统计测试周期内变幅为负的dH的平均值和最大值,以反映各个压力式水位计对水深负向变化的灵敏度;计算同批次测试的各个压力式水位计的水位变化标准差将其作为该批次评估水位计一致性评估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677650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32850.X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Q50/26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建设后城市排水管网韧性获取方法,包括收集数据,采用环刀法实验获取出研究区的霍顿土壤下渗参数,根据管道检查井的分布,利用泰森多边形来划分子汇水区,将各个子汇水区的径流分配到相对应的检查井中,构建SWMM模型,依据研究区的不透水面分布的特点,设定不同海绵设施建设的面积占比,确定出不同海绵设施建设方案,获取不同海绵设施建设方案下城市排水管网的韧性。本发明考虑海绵城市建设后,量化城市排水管网韧性的获取方法,得到能够体现在不同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情况下,城市排水管网韧性的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19130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74956.1
申请日:2022-07-01
Applicant: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 湖北金浪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路广 , 黄洁 , 王平章 , 关洪林 , 罗强 , 焦平金 , 李娜 , 杨小伟 , 吴瑕 , 范杨臻 , 董苇 , 潘少斌 , 梁昌梅 , 王敬 , 何娟 , 张培青 , 刘军武 , 张建涛 , 刘训宏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农田涝渍减灾综合调控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步骤1、设置多个水位监测传感器,用于监测各处水位情况;步骤2、根据监测到的水位情况和预设的蓄雨水深上限,对虾稻田水位进行调节:虾稻共作模式下,在水稻非生育期蓄雨水深上限:虾沟为h+300,稻田为300;水稻返青期蓄雨水深上限:虾沟为h,稻田为50;分蘖初期蓄雨水深上限:虾沟为h,稻田100;分蘖末期蓄雨水深上限:虾沟为h,稻田晒田;拔节孕穗期蓄雨水深上限:虾沟为h+250,稻田为250mm;抽穗开花期蓄雨水深上限:虾沟为h+300,稻田为300;乳熟期蓄雨水深上限:虾沟为h,稻田为80,黄熟期蓄雨水深上限虾沟为h,稻田为80。
-
公开(公告)号:CN118607853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0726454.0
申请日:2024-06-06
Applicant: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对于研究水域,收集跨界水权分配系统中各个跨界水权分配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数据指标,构建与跨界水权分配利益相关者的外生协商权力相关的指标体系,获取跨界水权分配利益相关者的外生协商权力系数和谈判破裂点,基于外生协商权力系数和谈判破裂点,将跨界水权分配利益相关者的外生协商权力量化问题描述成多准则决策问题,获取研究水域的跨界水权非对称比例分配方案。本发明在考虑跨界水权分配系统中各跨界水权分配利益相关者的基本数据指标的基础上,能够确保个体理性原则不被破坏,突破需求比例法则的局限性,为跨界水权分配冲突的有效解决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359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349407.5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50/06 , G06Q10/0637 , G06Q10/0631 , G06Q10/067 , G06F16/2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数据底板的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模型构建方法及系统,包括:基于收集的水库资料与数据,分别形成基础信息、历史供水和目标参数数据库,划分为不同类型的供需计算单元并形成数据库;按照实际供水情况划分为不同供水类型的配置单元并形成数据库;基于供需计算单元及其数据库,构建供需水预测模块并形成供需水预测成果数据库;基于配置单元及其数据库、供需水预测成果数据库,构建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模块并形成水资源调配成果数据库;基于划分的单元、构建的模块和数据底板,以水库为对象,进行水资源调配过程模拟与调度评估。本发明构建具有强适应性的水资源配置与调度模型,为全面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提供科学基础与技术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