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76062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510997004.6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88 , G01R31/081 , G06F17/50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电力电缆对地铁信号电缆影响的评估方法。其过程为:获取地下电力电缆和地铁信号电缆的施工参数,不断改变施工参数,计算不同参数条件下地下电力电缆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对地铁信号电缆的影响值,得到地下电力电缆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对地铁信号电缆的影响值曲线,根据影响值曲线对地铁信号电缆受到地下电力电缆的影响进行评估,当影响值超过规定值时,采取对应保护措施。本发明定量计算地下电力电缆对典型地铁用信号电缆的影响,对对地下电力电缆对地铁通信的影响进行评估,合理调整地下电力电缆和地铁隧道信号电缆的施工设计方案,提高地下电力电缆隧道、地铁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676062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510997004.6
申请日:2015-12-25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电力电缆对地铁信号电缆影响的评估方法。其过程为:获取地下电力电缆和地铁信号电缆的施工参数,不断改变施工参数,计算不同参数条件下地下电力电缆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对地铁信号电缆的影响值,得到地下电力电缆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对地铁信号电缆的影响值曲线,根据影响值曲线对地铁信号电缆受到地下电力电缆的影响进行评估,当影响值超过规定值时,采取对应保护措施。本发明定量计算地下电力电缆对典型地铁用信号电缆的影响,对对地下电力电缆对地铁通信的影响进行评估,合理调整地下电力电缆和地铁隧道信号电缆的施工设计方案,提高地下电力电缆隧道、地铁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929505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0461785.1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2B6/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转接箱及预制舱前接线屏柜。其中光纤转接箱包括用于安装光纤法兰的箱体,还包括用于安装于屏柜柜体上的导向支撑件,箱体沿前后方向移动装配在所述的导向支撑件上,所述导向支撑件为前端开放的箱壳,所述箱体的左箱体侧板、右箱体侧板外侧上均设置有滚轮,所述箱壳内对应设置有可供滚轮滚动的导轨。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所述光纤转接箱进行光纤连接,只需将所述箱体从所述箱壳中抽出,即可在所述箱体上安装光纤跳线或进行光纤跳线走线,而且光纤跳线从所述箱体上光纤法兰后的进出口处穿出,因此不需在屏柜内预留空间,使屏柜内的空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929505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61785.1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2B6/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4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转接箱及预制舱前接线屏柜。其中光纤转接箱包括用于安装光纤法兰的箱体,还包括用于安装于屏柜柜体上的导向支撑件,箱体沿前后方向移动装配在所述的导向支撑件上,所述导向支撑件为前端开放的箱壳,所述箱体的左箱体侧板、右箱体侧板外侧上均设置有滚轮,所述箱壳内对应设置有可供滚轮滚动的导轨。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所述光纤转接箱进行光纤连接,只需将所述箱体从所述箱壳中抽出,即可在所述箱体上安装光纤跳线或进行光纤跳线走线,而且光纤跳线从所述箱体上光纤法兰后的进出口处穿出,因此不需在屏柜内预留空间,使屏柜内的空间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330974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10098477.6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IPC: E02D13/00
Abstract: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接桩问题,本发明专利提出了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一种接桩对中定位装置,即先放置基准平台,并借助水准尺等仪器调节基准平台,保证其水平,然后用固定器固定下节管桩,固定于基准平台定位螺孔处,再安装丝杆升降机,结合升降平台及与上节管桩相连的固定器调节上节管桩水平,再通过斜撑连接对中定位器,最后通过对中定位器精确调节上节管桩位置,使上节管桩与下节管桩完全对中连接,并校准竖向垂直度,有效解决了预制管桩接桩中上下节管桩不易对齐,且沉桩后桩身整体偏斜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330974A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810098477.6
申请日:2018-01-31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IPC: E02D13/00
Abstract: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的接桩问题,本发明提出了适用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一种接桩对中定位装置,即先放置基准平台,并借助水准尺等仪器调节基准平台,保证其水平,然后用固定器固定下节管桩,固定于基准平台定位螺孔处,再安装丝杆升降机,结合升降平台及与上节管桩相连的固定器调节上节管桩水平,再通过斜撑连接对中定位器,最后通过对中定位器精确调节上节管桩位置,使上节管桩与下节管桩完全对中连接,并校准竖向垂直度,有效解决了预制管桩接桩中上下节管桩不易对齐,且沉桩后桩身整体偏斜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972869B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810886199.0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和相应的生产方法,能够根据需要制得具有相应粗糙度的预制管桩,以满足不同桩基工程需求。本发明所提供的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管模,包含: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围成管腔的两块半圆柱形的半模,和分别可拆卸地盖合在管腔的上下两端口上的两个盖板,每个半模上均等间距设有多排第一安装孔;多个凸块,与半模相匹配,并且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固定件,通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将多个凸块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贴合在半模内表面的预定位置上;以及封堵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半模内,对半模内、未固定安装有凸块的所有第一安装孔进行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10897286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86199.0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武汉大学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和相应的生产方法,能够根据需要制得具有相应粗糙度的预制管桩,以满足不同桩基工程需求。本发明所提供的埋入式后压浆预制管桩生产用模具,其特征在于,管模,包含:可拆卸地固定在一起围成管腔的两块半圆柱形的半模,和分别可拆卸地盖合在管腔的上下两端口上的两个盖板,每个半模上均等间距设有多排第一安装孔;多个凸块,与半模相匹配,并且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固定件,通过第二安装孔和第一安装孔将多个凸块分别可拆卸地固定贴合在半模内表面的预定位置上;以及封堵件,可拆卸地安装在半模内,对半模内、未固定安装有凸块的所有第一安装孔进行封堵。
-
公开(公告)号:CN204479712U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20026785.X
申请日:2015-01-15
Applicant: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深圳市国立智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永磁机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永磁机构便携式调试操作箱,它包括箱体,体上设置有市电输入端口和三相输出端口,箱体内设置有充电单元、储能单元、转换开关和永磁开关驱动单元,市电输入端口通过充电单元与储能单元连接,储能单元通过转换开关与永磁开关驱动单元连接,永磁开关驱动单元上设置有分合闸信号输入端口,永磁开关驱动单元与三相输出端口连接,市电输入端口与充电单元之间连接有电源开关,永磁开关驱动单元与三相输出端口之间连接有输出控制开关。本装置能够为永磁机构提供可靠电源,且不需要通过临时接线即可进行设备各项参数的测量,为永磁开关的调试带来了较大的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445678U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20546203.1
申请日:2013-09-03
Applicant: 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 深圳市泰昂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活化核容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EMI电路、功率因素校正电路和第二DC/DC变换电路,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的输入端与EMI电路的输出端相连接,功率因素校正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个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相连接,第一DC/DC变换电路和第二DC/DC变换电路相连接,功率因素校正电路、两个DC/DC变换电路均与用于控制电路变换信息参数的控制电路相连接,控制电路通过通讯接口与用于发送控制调整命令的后台服务器相连接,EMI电路的输入端为蓄电池活化核容装置的交流电输入端,第二DC/DC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为蓄电池活化核容装置直流电源输出端,第一DC/DC变换电路与蓄电池接口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电池的有效健康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电池的应用寿命,降低了电极上的结晶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