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形吸声超结构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05590B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1610503500.6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形吸声超结构,包括一个正六边形空气域1和六个等边三角形结构(2,3,4,5,6和7)。每个等边三角形结构具有“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其中第一级“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10;第一级“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10衍生出的第二级“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12,第二级“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12衍生出的第三级“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14。“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外部声场8和内部六边形空气域1联通。本发明的分形吸声超结构在低频具有两条完全带隙。本发明的分形吸声超结构在低频具有单极共振和双极共振现象。完全带隙、单极共振和双极共振使声能量聚集在分形吸声超结构之中,阻断声波继续向前传播。

    一种吸声超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652991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50628.7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2 E04B1/8209 E04B1/84 E04B2001/84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声超结构,包括一个正六边形空气域5,正六边形空气域5外围第一层的6个正六边形单胞(6,7,8,9,10和11),正六边形空气域5外围第二层的12个非完整的正六边形单胞(12,13,14,15,16,17,18,19,20,21,22和23)。所有单胞的Helmholtz共振腔通过共振短管与外部声场4联通。本发明的吸声超结构在低频具有单极共振和双极共振现象,其中单极共振可产生负动态体积模量,而双极共振可产生负动态质量密度。负动态体积模量和负动态质量密度将导致声能量聚集在吸声超结构之中,进而阻断声波继续向前传播。因此,该吸声超结构能在单极共振频率和双极共振频率之间会形成一个宽带隙,通过共振吸声的方式阻断声波的传播。

    一种用于声源定位的亚波长声学超材料耦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26732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631579.8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声源定位的亚波长声学超材料耦合结构,包括梯度折射率结构和空间卷曲结构,梯度折射率结构包括多块第一矩形板,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空间卷曲结构包括多块第二矩形板,底部或顶部均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邻两块第二矩形板交错布置在两相邻的第一矩形板上,形成锯齿形通道,梯度折射率结构以及空间卷曲结构围成空腔。当声波传播到耦合结构中时,由于折射率的增加,传播的声波首先会被压缩进而增强,传播的声波被迫在锯齿形通道中传播,显著增加了声波的传播时间和传播距离,因此会形成低声速和高折射率,从而降低工作频率,其次共振腔中捕获和放大的声波被多次反射,可以进一步增强声波,实现声源定位。

    一种梯度反射声栅传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06173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34025.1

    申请日:2021-11-1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声栅超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梯度反射声栅传感结构,包括多个依次排列的竖直板以及布置在所述竖直板一侧的反射板,相邻两个所述竖直板之间的空气狭缝宽度等差递增,所述反射板与所述竖直板的侧缘之间留有空气夹层,相邻竖直板与反射板之间的区域可构成类FP共振腔,能够有效控制声波传播,将声能量局限在狭缝中,通过结合不同尺寸的类FP共振腔的频带,使其工作带宽被拓宽,改变共振腔体积,可调节其工作频率,从而避免了传统的声栅超材料工作带宽窄、体积大等问题,并且还实现了各个角度的方向定位。

    基于多尺度线调频基稀疏信号分解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3378B

    公开(公告)日:2010-12-01

    申请号:CN200910042808.5

    申请日:2009-03-0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线调频基稀疏信号分解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方法将齿轮振动信号的时间跨度在各尺度下等分为动态时间支撑区,然后在动态时间支撑区上建立线性调频基函数,形成多尺度线性调频基函数库,计算每个动态时间支撑区上投影系数最大的线性调频基函数,通过对最大系数线性调频基函数的连接,自适应的形成与齿轮振动信号具有最大相关系数且瞬时频率具有物理意义的分解信号,进而可以获得非平稳转速下故障齿轮的幅值调制频率和啮合频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位置,进行故障诊断。

    一种用于声源定位的亚波长声学超材料耦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426732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1631579.8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声源定位的亚波长声学超材料耦合结构,包括梯度折射率结构和空间卷曲结构,梯度折射率结构包括多块第一矩形板,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空间卷曲结构包括多块第二矩形板,底部或顶部均在同一水平面上,且相邻两块第二矩形板交错布置在两相邻的第一矩形板上,形成锯齿形通道,梯度折射率结构以及空间卷曲结构围成空腔。当声波传播到耦合结构中时,由于折射率的增加,传播的声波首先会被压缩进而增强,传播的声波被迫在锯齿形通道中传播,显著增加了声波的传播时间和传播距离,因此会形成低声速和高折射率,从而降低工作频率,其次共振腔中捕获和放大的声波被多次反射,可以进一步增强声波,实现声源定位。

    基于改进二次粒子群算法的汽车零配件配载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3673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160622.2

    申请日:2010-04-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二次粒子群算法的汽车零配件配载优化方法。它综合考虑汽车零配件物流运输配载过程中成本、资源及服务质量等决策要素,建立了汽车零配件物流运输配载优化模型。引入二次粒子群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并针对二次粒子群优化算法在搜索早期粒子多样性降低的缺点,采用改进二次粒子群优化算法,采用遗传算法的变异思想和互换更新机制来增加种群的多样性,以避免早熟收敛,改进了优化求解效果。仿真实例表明该算法求解过程中的粒子多样性和算法求解效率较改进前有显著提升,且有更高概率搜索到全局最优,为企业汽车零配件及物流行业相关货物的配载方案的优化改进提供了方法支撑。

    基于多尺度形态学分析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4623A

    公开(公告)日:2010-02-10

    申请号:CN200910043718.8

    申请日:2009-06-19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形态学分析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其步骤为: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获取齿轮振动加速度信号;采用EMD分解方法将获得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分解为多个IMF分量;从分解的IMF分量中选取包含故障主要信号的高频IMF分量,利用选取的IMF分量重构信号;对重构信号进行多尺度形态学解调分析;观察解调结果频谱图是否在故障特征频率或其倍频处存在明显峰值,进而判断旋转机械是否发生故障。本发明方法可较准确判断该旋转机械是否发生故障。

    基于多尺度线调频基稀疏信号分解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3378A

    公开(公告)日:2009-07-29

    申请号:CN200910042808.5

    申请日:2009-03-0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线调频基稀疏信号分解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本发明方法将齿轮振动信号的时间跨度在各尺度下等分为动态时间支撑区,然后在动态时间支撑区上建立线性调频基函数,形成多尺度线性调频基函数库,计算每个动态时间支撑区上投影系数最大的线性调频基函数,通过对最大系数线性调频基函数的连接,自适应的形成与齿轮振动信号具有最大相关系数且瞬时频率具有物理意义的分解信号,进而可以获得非平稳转速下故障齿轮的幅值调制频率和啮合频率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判断故障位置,进行故障诊断。

    一种分形吸声超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05590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03500.6

    申请日:2016-06-3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0K11/172 E04B1/84 E04B2001/8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形吸声超结构,包括一个正六边形空气域1和六个等边三角形结构(2,3,4,5,6和7)。每个等边三角形结构具有“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其中第一级“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10;第一级“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10衍生出的第二级“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12,第二级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12衍生出的第三级“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14。“之字形”分形声波通道的两端分别与外部声场8和内部六边形空气域1联通。本发明的分形吸声超结构在低频具有两条完全带隙。本发明的分形吸声超结构在低频具有单极共振和双极共振现象。完全带隙、单极共振和双极共振使声能量聚集在分形吸声超结构之中,阻断声波继续向前传播。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