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交转育辣/甜椒两用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664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10922501.0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交转育辣/甜椒两用系的方法。本发明F1授粉原母本不育株,获得回交1代BC1,BC1F2即出现不育株:可育株1:1分离。且从BC1开始,不育株同时与目标父本以及目标父本的后代杂交,可加速目标基因的纯和。传统回交法转育两用系按回交3代计算,约需8~9代才能完成,时间较长。本发明改进了传统回交转育两用系方法,6代即可转育成两用系,相比传统回交转育法,回交代数增加,但转育总代数不增加,目标性状更趋于稳定。

    一种回交转育辣/甜椒两用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664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22501.0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回交转育辣/甜椒两用系的方法。本发明F1授粉原母本不育株,获得回交1代BC1,BC1F2即出现不育株:可育株1:1分离。且从BC1开始,不育株同时与目标父本以及目标父本的后代杂交,可加速目标基因的纯和。传统回交法转育两用系按回交3代计算,约需8~9代才能完成,时间较长。本发明改进了传统回交转育两用系方法,6代即可转育成两用系,相比传统回交转育法,回交代数增加,但转育总代数不增加,目标性状更趋于稳定。

    一种辣/甜椒两用系选育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0664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21585.6

    申请日:2020-0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甜椒两用系选育方法。本发明从F2代开始进行单株自交留种,每1代先淘汰全可育株系,从含有不育基因的株系中再选取目标性状优良的单株自交留种,兼顾了目标性状和育性;极大缩短了育种时间,是一种育种方法的创新。相较于回交转育两用系时间较长,约需10代才能转育成功;以及二环系法中特别是性状没有完全稳定,须做大量成对兄妹交组合,工作量大的缺陷,本发明具有显著的优势。

    与辣椒柱头颜色紧密连锁的KASP分子标记、引物、试剂盒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89538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70404.8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辣椒柱头颜色紧密连锁的KASP分子标记,以zhangshugang版本基因为参考基因,所述KASP分子标记在辣椒10号染色体的148515563处,此处的单核苷酸多态性,此处发生了碱基C到A的替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鉴定与辣椒柱头颜色紧密连锁的KASP分子标记的引物、试剂盒及其在鉴定辣椒柱头颜色或者鉴定辣椒种子纯度中的应用。本发明的与辣椒柱头颜色基因紧密连锁的KASP分子标记,并针对该分子标记开发了引物及试剂盒,可用于辣椒柱头颜色的鉴定和种子纯度鉴定,可以在苗期进行检测,且鉴定方法在室内进行,避免了天气、病虫害等自然因素影响,可以提前快速准确的鉴定真假杂种,可将种子提早上市。

    一种与辣椒小果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39450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446858.6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辣椒小果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应用。利用野生型与突变型辣椒材料构建了F2群体。利用BSA群体定位的方法获得与辣椒小果基因紧密连锁的染色体区域,并在候选区间内开发分子标记。根据单碱基突变设计了1个KASP分子标记,利用该标记对F2群体中的96个单株进行基因型鉴定,符合率达到100%。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辣椒果实大小的鉴别及辅助育种,且为小果基因的图位克隆及解析果实大小发育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基础,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