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64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808114.2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湖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 ,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混凝土流动性自适应匹配泵送吸料活塞行程方法。主要为:采集施工时混凝土流动性能数据,包括S管摆动扭矩TS和搅拌叶片扭矩T1;利用超声波检测吸料侧砼缸内混凝土填充情况,当满足所设吸料率时记录此时活塞行程L;建立混凝土流动性能数据与其对应吸料活塞行程的样本空间,基于神经网络对样本空间内的样本进行训练及测试,将完成学习的神经网络模型保存为数据库;数据库基于混凝土流动性能信息预测泵送吸料活塞运动的行程;基于控制器实现泵送吸料活塞运动行程的自适应匹配。本发明通过神经网络自主学习、自主决策解决由于混凝土流动性能差异造成的泵送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901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984896.0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自适应筒径调节的侧板摆动半锥型剖分炮筒装置,刀架和扩筒机构固定于机架上,刀架设有激光切割头,扩筒机构包括支撑方钢、粗调机构、微调机构、摆动侧板、固定扩筒,支撑方钢位于扩筒机构的中心轴线上,支撑方钢的一侧设有固定扩筒,支撑方钢的前端和一侧分别设有粗调机构和微调机构,粗调机构和微调机构之间通过摆动侧板连接。本发明通过弹簧拉动滑块控制扩筒的摆动,解决了现有扩筒进行平行运动时对平行滑块或平行导轨的平行度要求极高的问题,通过采用半锥筒代替直筒,解决了现有扩筒因为多个线接触共同控制扩筒的最大周长,在各个线接触之间会有部分筒膜未被充分扩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904983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186151.4
申请日:2017-03-27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PC: C04B35/76 , C04B35/565 , C04B35/622 , G01N1/28 , G01N1/32 , G01N1/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预制缺陷陶瓷试样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粉料生坯的初次压制、高硬度高熔点金属材料的添加、生坯的二次压制与烧结、高硬度高熔点金属材料的化学去除、试样的清洗等步骤;通过在陶瓷生坯表面加入指定大小、形状和数量的高硬度高熔点金属材料,然后生坯压制与烧结,最后通过化学腐蚀的方法来去除表面的高硬度高熔点金属材料,从而制作出含预制缺陷的陶瓷试样。本发明方法简单实用,可通过选择具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高硬度高熔点金属材料来预制含缺陷的陶瓷试样,为考虑材料表面缺陷对陶瓷损伤行为的实验研究提供材料制备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676984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14334.8
申请日:2017-01-10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PC: G01N19/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剪应力下涂层‑基体界面拉伸强度测试的试验装置,包括步进电机、竖直旋转轴、水平旋转轴、试样、角度测量板、粘接块、锁链、砝码块、可调旋转筒和支撑架;所述的试样包括基体和其端面上的涂层;所述的步进电机联接有所述的竖直旋转轴;所述水平旋转轴水平安装在所述的竖直旋转轴上,且所述的水平旋转轴的背部固定有所述的角度测量板,端部固定有所述的试样;所述的粘接块一端与所述的试样涂层端粘接,且所述的粘接块另一端通过所述的锁链与所述的砝码块联接;所述的可调旋转筒与所述的水平旋转轴联接且内部设有所述的砝码块。当步进电机带动竖直旋转轴旋转时,该装置可通过控制可调旋转筒的旋转角度来改变施加在涂层与基体界面结合处剪切力的大小,进而实验测量不同剪应力下涂层‑基体界面拉伸强度的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9294101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414456.2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散元建模与数值仿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积雪覆盖影响的有砟道床离散元三维建模方法,通过铁路积雪有砟道床积雪层形貌特征来构建相应的积雪层轮廓,将该轮廓分为积雪外层和积雪侵入层,结合Fish函数颗粒位置判断逻辑填充生成雪粒,分别可以塑造积雪在道床表面堆积以及侵入道床内部缝隙间的分布状态。在建立铁路积雪有砟道床模型时道砟采用扩展多面体单元模拟,充分考虑道砟颗粒的散体特性,包括对道砟形貌特征的选用、对级配分布的考虑、对道砟扩展多面体单元和雪粒球颗粒的基本物理参数以及接触模型的设定。建立的有砟道床三维离散元模型考虑了积雪覆盖影响,对铁路积雪有砟轨道结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76095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39979.7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湖南韶峰应用数学研究院 , 湘潭大学
IPC: G06F30/20 , G16C60/00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散元建模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碳纤维增韧陶瓷基材料的三维离散元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碳纤维增韧陶瓷基试样截面电镜照片中选取所需要的建模区域;(2)对选取的区域照片预处理;(3)对选取的区域照片进行圆检测;(4)将像素坐标转变成长度坐标;(5)确定碳纤维模型轴心坐标并建立碳纤维离散元模型;(6)填充陶瓷基颗粒;(7)赋予碳纤维与陶瓷基模型参数;(8)生成碳纤维增韧陶瓷基模型;本发明利用电镜照片下的碳纤维增韧陶瓷基试样截面图,通过读取该试样的坐标建模,开展后续碳纤维增韧陶瓷试件加工过程离散元数值模拟,可以预测不同加工条件下的材料损伤程度,优化加工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8687683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810562486.6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PC: B24D1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考虑磨粒形状及其分布随机性的砂轮离散元建模方法,包括以下主要步骤:(1)建立一个正方形计算区域,并在内部生成紧密排列的颗粒;(2)在正方形中心定义两个大同心圆,以内部圆作为粘结体轮廓,内部圆与外部圆之间的区域作为磨粒分布的区域;(3)定义包含随机多边形的两个小同心圆;(4)对颗粒进行分组,多边形内的颗粒定义为磨粒组,大同心圆中内部圆内的颗粒定义为粘结体组;(5)删除磨粒组及粘结体组以外的颗粒;(6)选择合适的接触模型,建立二维砂轮离散元模型。本发明涉及的砂轮建模方法充分考虑了砂轮表面的磨粒大小、形状及磨粒间相互位置的随机性,能更为真实形象地表征实际砂轮表面形貌。
-
公开(公告)号:CN105403484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1027789.0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PC: G01N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体流动性和可压缩性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粉体流动性和可压缩性的测量装置包括透明箱体、支撑板、电机、矩形盒、量筒、电机Ⅱ、转动臂及薄壁圆环;所述的支撑板和电机安装在透明箱体内,所述的矩形盒的右端与支撑板的右端铰接,矩形盒的左端通过绳索Ⅰ与电机连接,矩形盒内设有搅拌装置,矩形盒内右侧壁上设有压力传感器Ⅰ;电机Ⅱ通过转动臂与薄壁圆环连接;所述的量筒对应于矩形盒的右端设在支撑台上,量筒和支撑台之间设有压力传感器Ⅱ,量筒的外侧壁上设有微震器,电机、电机Ⅱ、压力传感器Ⅰ、微震器和压力传感器Ⅱ分别与中控台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在不同温度下测量出表征粉体流动性参数和可压缩性参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23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644259.X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湘潭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11/10 , G06F113/2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散元建模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随机排布连续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指定建模区域、设置所允许的模型中碳纤维的体积分数及相对误差,获得碳纤维模型半径与数量;(2)在建模区域某边界面上随机生成不重合的碳纤维端面中心坐标;(3)沿碳纤维端面圆轴向方向生成多个相粘结的碳纤维圆柱体颗粒;(4)填充陶瓷基颗粒;(5)赋予碳纤维与陶瓷基模型参数;(6)生成指定分数随机排布的连续碳纤维增强陶瓷基材料模型;相比于使用电镜照片生成的试样,本发明的建模速度更快,能快速生成内部不同排列的碳纤维陶瓷基模型。对研究内部碳纤维排布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有一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19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40760.9
申请日:2024-11-18
Applicant: 湘潭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离散元建模与数值仿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考虑道砟磨耗粉化及破碎劣化综合影响的有砟道床离散元建模方法,采用扩展多面体单元来精细化道砟颗粒,根据有砟道床中道砟发生磨耗粉化及破碎劣化现象的位置分布规律,建立梯形体三维轮廓,并通过道床破碎指标定义道砟颗粒质量与已劣化道砟颗粒质量关系,构造多粒径的破碎道砟颗粒扩展多面体单元以及道砟粉化球颗粒,实现基于Fish函数颗粒生成逻辑下考虑道砟劣化分布和道床级配参数的颗粒填充。建立的有砟道床模型能够充分反映位于轨枕下方区域道砟发生的一系列磨耗粉化以及破碎劣化现象,因此对维护长期列车荷载作用下产生道砟磨耗粉化及破碎劣化综合影响的有砟轨道研究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