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模块联合降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9686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31654.6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模块联合降损方法,首先采用二倍频环流注入降损,整流模式下桥臂电流二倍频环流正向峰值对应基频电流分量正向峰值,逆变模式下桥臂电流二倍频环流正向峰值对应基频电流分量负向峰值,此时二倍频环流注入的功率模块损耗相对较小;其次,采用变g参数的模块电压排序算法降损,有两个控制维度,第一个控制维度是根据开关频率平均值偏离目标值的程度输出基准参数gb,分四个档逐步收敛g参数基准值,第二个维度控制是依据桥臂电流绝对值大小,在第一个控制维度确定的基准参数gb的上叠加随桥臂电流变化的波动量,作为最终g参数输出到功率模块排序均压算法中,将桥臂电流较大区域的开关频率适当转移至桥臂电流较小区域,从而减小功率模块开关损耗;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或系统,能够降低现有柔直换流阀功率子模块的开关损耗,提升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传输效率,提升经济性。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塔水路布局和配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25825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67235.5

    申请日:2021-12-20

    Abstract: 一种柔性直流换流阀塔水路布局和配水装置,包括多列换流阀塔,每列换流阀塔包括若干阀模块;换流阀塔一侧分别设有相适配的主进水管和主回水管,每层换流阀塔通过主进水管出水口依次并联的层间进水横管、阀模块的进水支管、阀模块的回水支管及层间回水横管与主回水管回水口相连接,并将冷却水从主进水管分配至各个阀模块;冷却水从主进水管进入各层间进水横管,再通过进水支管、回水支管及各层间回水横管将水流分配至各个阀模块;层间进水横管末端与层间回水横管末端之间通过短接管的设置,提升阀模块间流量分配均匀性,层间进水横管中段与层间回水横管中段之之间的阀门,可控制各列换流阀塔之间的水流通断,实现单列换流阀塔单独水路维护发明;本发明具有结构合理,成本低,经济性好,实用高效的优点。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100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1116058.9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包括水冷主循环系统、第一换热器、三通阀、第二换热器、蓄冷水池、第三换热器以及蓄冷回路循环水泵;水冷主循环系统一端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以及三通阀的第一端,三通阀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侧与三通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的第一端依次连接蓄冷回路循环水泵、第三换热器、蓄冷水池以及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的第二端。可在低温时为蓄冷水池降温和储存冷量,高温时段利用三通阀实现通过蓄冷水池进行辅助换热,第一换热器不用按本地极端最高温进行换热设计,降低了外冷系统占地面积和成本,特别适合高温干旱地域的换流阀换热设计。

    一种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991747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468347.5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一种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采用极一、极二对称布置的真双极换流系统,包括架空线,架空线依次连接交流配电区、换流变压器区、启动回路区、换流阀区、直流配电区,交流配电区的供电输入端连接交流架空进线,直流配电区供电输出端连接直流架空出线;通过交流配电区、换流变压器区、启动回路区、换流阀区、直流配电区将各个设备按功能分区布置,全站总平面整体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各配电装置及其之间的连接顺畅,户外干式空心桥臂电抗器布置在桥臂交流侧,与布置在桥臂直流侧相比,可节省多个直流穿墙套管;该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内除换流阀及桥臂交流侧测量保护装置、桥臂直流侧测量保护装置外,其余一次电气设备均采用户外布置,可有效的减少联合建筑体的建设,降低换流站的建设成本,使换流站具有整体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71007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1116058.9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冷却系统,包括水冷主循环系统、第一换热器、三通阀、第二换热器、蓄冷水池、第三换热器以及蓄冷回路循环水泵;水冷主循环系统一端依次连接第一换热器以及三通阀的第一端,三通阀的第二端通过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侧与三通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的第一端依次连接蓄冷回路循环水泵、第三换热器、蓄冷水池以及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侧的第二端。可在低温时为蓄冷水池降温和储存冷量,高温时段利用三通阀实现通过蓄冷水池进行辅助换热,第一换热器不用按本地极端最高温进行换热设计,降低了外冷系统占地面积和成本,特别适合高温干旱地域的换流阀换热设计。

    一种紧凑化、轻型化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

    公开(公告)号:CN113612248A

    公开(公告)日:2021-11-05

    申请号:CN202110991396.0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紧凑化、轻型化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包括基础桩、导管架、上部模块三部分。上部模块包括多层换流平台、屋顶层、网侧GIS、柔直变压器、阀侧GIS、桥臂交流GIS、柔性直流换流阀、桥臂直流GIS、桥臂电抗、直流场GIS和其他辅助设备。该发明应用在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换流站上,本发明与传统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相比,采用5层换流平台布置。除换流阀、变压器和桥臂电抗外,其余主要的一次电气设备均采用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型式。阀厅内的主接线均采用多分裂铝绞线架空敷设,其余主接线采用高压电缆通过地沟敷设,换流站具有整体占地面积小、整体重量轻等优点。

    一种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及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14102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110528865.5

    申请日:2021-05-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发电领域,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发电并网系统及方法,包括新能源发电区以及高压变电站;新能源发电区包括若干新能源发电组,新能源发电组包括若干新能源发电模块,新能源发电模块的输出电压为66kV,新能源发电模块包括若干并联的新能源发电单元;高压变电站包括若干66kV母线、若干高压变压器以及高压母线;各新能源发电组的新能源发电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各66kV母线的一端,66kV母线的另一端连接高压变压器的一端,高压变压器的另一端连接高压母线,高压母线的另一端用于连接并网装置。省去了110kV升压站,包括站内变压器设备、开关设备、升压站土建及施工等,具有设备和建设投资低、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

    公开(公告)号:CN216530581U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23017074.0

    申请日:2021-12-03

    Abstract: 一种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采用极一、极二对称布置的真双极换流系统,包括架空线,架空线依次连接交流配电区、换流变压器区、启动回路区、换流阀区、直流配电区,交流配电区的供电输入端连接交流架空进线,直流配电区供电输出端连接直流架空出线;通过交流配电区、换流变压器区、启动回路区、换流阀区、直流配电区将各个设备按功能分区布置,全站总平面整体布置紧凑合理,功能分区明确,各配电装置及其之间的连接顺畅,户外干式空心桥臂电抗器布置在桥臂交流侧,与布置在桥臂直流侧相比,可节省多个直流穿墙套管;该陆上柔性直流换流站内除换流阀及桥臂交流侧测量保护装置、桥臂直流侧测量保护装置外,其余一次电气设备均采用户外布置,可有效的减少联合建筑体的建设,降低换流站的建设成本,使换流站具有整体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等优点。

    一种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146102U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22032812.2

    申请日:2021-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包括基础桩、导管架、上部模块三部分。上部模块包括多层换流平台、屋顶层、网侧GIS、柔直变压器、阀侧GIS、桥臂交流GIS、柔性直流换流阀、桥臂直流GIS、桥臂电抗、直流场GIS和其他辅助设备。该发明应用在海上风电柔性直流换流站上,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海上柔性直流换流站相比,采用5层换流平台布置。除换流阀、变压器和桥臂电抗外,其余主要的一次电气设备均采用GIS(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型式。阀厅内的主接线均采用多分裂铝绞线架空敷设,其余主接线采用高压电缆通过地沟敷设,换流站具有整体占地面积小、整体重量轻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