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20033274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410775951.X
申请日:2024-06-17
IPC: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混合供氢系统和混合供氢方法。根据实施方案的混合供氢系统可以包括:压缩氢供应系统,其配置为储存从外部充氢站供应的压缩氢气,并且选择性地将氢气供应至燃料电池;以及固态氢供应系统,其配置为通过化学氢化物的化学反应产生氢气,并且选择性地将所产生的氢气供应至燃料电池。
-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97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058474.1
申请日:2024-08-02
Inventor: 朴智慧 , 金平淳 , 金澖振 , 徐枝希 , 李载镕 , 张志勋 , 恩斯特·阿德勒 , 阿希尔·彭马萨 , 李睿 , 孙泰 , 丹尼尔·布雷姆 , 巴尔加夫·帕特尔 , 诺里斯·加兰达特 , 康斯坦丁诺斯·巴迪斯
Abstract: 一种氢储存和压缩系统,包括氢储存和压缩装置以及热管理系统。该装置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的内部腔室内的多个储存和压缩单元。每个储存和压缩单元包括用于氢储存和压缩的容器和容纳在该容器内的金属氢化物。该容器通过氢气回路流动系统与氢入口和氢出口互相连接,以用于连接到氢消耗设备和氢源。热管理系统包括热液体回路系统和热交换器系统。回路系统包括闭环的热液体流动回路、在流动回路内流动的热液体以及用于泵送热液体的泵。流动回路连接到壳体的液体入口和液体出口,用于使热液体流经包围储存和压缩单元的容器的内部腔室以用于冷却或加热储存和压缩单元。流动回路联接到与加热源相连的第一热交换器和与冷却源相连的第二热交换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