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0285058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1910661497.4

    申请日:2019-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滑片两侧的压力差较大,降低压缩机可靠性的技术问题。其中,泵体组件包括气缸、滚子和设于所述气缸上的第一滑片以及第二滑片,所述第一滑片、第二滑片两者在所述气缸内腔的周向方向上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滑片、第二滑片共同将所述气缸内腔与所述滚子之间的空间依次分隔为吸气腔、中间腔以及排气腔;所述中间腔的内部压力大于所述吸气腔的内部气压并小于所述排气腔的内部气压。本发明通过两个滑片形成具有中间压力的中间腔,降低了每个滑片两侧的压力差,改善了滑片受力情况,提高了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可靠性。

    一种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8004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810887459.6

    申请日:2018-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体组件及压缩机。该泵体组件包括泵体本体,泵体本体上设置有吸气通道、第一连通通道、补气通道、第二连通通道以及阀芯;泵体本体具有工作腔,吸气通道和第一连通通道分别连接工作腔与外部冷媒源;第二连通通道与第一连通通道和吸气通道连接,补气通道用于连接第一连通通道与补气源;阀芯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连通通道中,且阀芯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当阀芯位于第一工位,第一连通通道与第二连通通道导通;当阀芯位于第二工位,第一连通通道与补气通道导通。当阀芯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转换,能够在变容或补气增焓之间进行运行状态转变,不但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还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0822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76476.2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及压缩机,该泵体组件包括第一法兰与构造有内腔的气缸,第一法兰与气缸之间设置有排气结构,第一法兰上构造有多个出气孔,排气结构构造为能够在内腔的内外气体压力差的作用下动作,以控制出气孔与内腔之间的通断。基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法兰上仅设置出气孔而将排气单元设置于其他结构中,相较于现有设置在法兰上的排气阀座等结构,其占用面积大大减小,可以有效保证法兰的刚度。且基于出气孔占用面小以及对于法兰结构刚度影响低的优点,法兰上可以开设多个出气孔,从而加大排气量、降低排气阻力,进而提高排气效率与降低功耗,最终能够有效提高泵体组件所在的压缩机的能效。

    泵体结构及滚动转子式压缩机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26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74710.3

    申请日:2023-08-03

    Inventor: 张朝阳 黄江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体结构及滚动转子式压缩机,所述泵体结构,包括曲轴、法兰和气缸,所述法兰和所述气缸均套设在所述曲轴上;所述曲轴上设置有供油孔,所述气缸上设置有滑片槽,所述法兰朝向所述气缸的内端面上设置有供油通道,所述供油通道被构造为能够使所述供油孔中的润滑油流向所述滑片槽。本发明通过在法兰上设置单独向滑片槽供油的供油通道,实现对滑片的润滑供油,保证滑片始终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有利于提高压缩机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消音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419828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1525678.8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音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消音结构包括底座、消音器和调节组件,消音器套设在底座上,且两者之间形成密闭的消音腔,调节组件固定在压缩机的法兰上,调节组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抵接在消音器的上表面。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发生变化导致消音腔内的气压增大时,消音器沿着底座向上移动,此时消音腔内的容积增大;反之,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发生变化导致消音腔内的气压减小时,消音器沿着底座向下移动,此时消音腔内的容积减小;通过这种方式使压缩机在运行不同频率时进行自适应调整消音腔的容积,满足对不同频率下出现的不同频段的噪声消声问题,适应更宽广的消音频率,同时满足在高频运行时更大的排气容腔,使排气更加顺畅。

    一种消音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419828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25678.8

    申请日:2021-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音结构、压缩机及空调器,消音结构包括底座、消音器和调节组件,消音器套设在底座上,且两者之间形成密闭的消音腔,调节组件固定在压缩机的法兰上,调节组件包括弹性件,弹性件抵接在消音器的上表面。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发生变化导致消音腔内的气压增大时,消音器沿着底座向上移动,此时消音腔内的容积增大;反之,当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发生变化导致消音腔内的气压减小时,消音器沿着底座向下移动,此时消音腔内的容积减小;通过这种方式使压缩机在运行不同频率时进行自适应调整消音腔的容积,满足对不同频率下出现的不同频段的噪声消声问题,适应更宽广的消音频率,同时满足在高频运行时更大的排气容腔,使排气更加顺畅。

    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110285058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61497.4

    申请日:2019-0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滑片两侧的压力差较大,降低压缩机可靠性的技术问题。其中,泵体组件包括气缸、滚子和设于所述气缸上的第一滑片以及第二滑片,所述第一滑片、第二滑片两者在所述气缸内腔的周向方向上存在间隙;所述第一滑片、第二滑片共同将所述气缸内腔与所述滚子之间的空间依次分隔为吸气腔、中间腔以及排气腔;所述中间腔的内部压力大于所述吸气腔的内部气压并小于所述排气腔的内部气压。本发明通过两个滑片形成具有中间压力的中间腔,降低了每个滑片两侧的压力差,改善了滑片受力情况,提高了泵体组件、旋转式压缩机及空调器可靠性。

    一种多缸多级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026691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0963147.9

    申请日:2018-08-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18/3447 F04C23/001 F04C29/00 F04C2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缸多级压缩机,其包括:上法兰、上气缸、隔板和下气缸。上气缸为单级压缩腔,下气缸分隔为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隔板中设有一级储气腔和二级储气腔。由下气缸吸入第一压缩腔的气体经一级压缩后,经由一级储气腔返回到第二压缩腔,经二级压缩后经由二级储气腔进入上气缸,经三级压缩后由上法兰排出。同时由上法兰引入低温中压冷媒进行一级补气增焓,通过上气缸引入低温中压冷媒进行二级补气增焓,由此实现双缸三级补气增焓压缩之目的。本发明降低了在超高压比工况下气缸的压缩比,降低了压缩机排气温度,改善了泵体润滑,有效解决了超低温制热工况下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泵体润滑不足的等可靠性问题。

    一种泵体组件及压缩机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80046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887459.6

    申请日:2018-08-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泵体组件及压缩机。该泵体组件包括泵体本体,泵体本体上设置有吸气通道、第一连通通道、补气通道、第二连通通道以及阀芯;泵体本体具有工作腔,吸气通道和第一连通通道分别连接工作腔与外部冷媒源;第二连通通道与第一连通通道和吸气通道连接,补气通道用于连接第一连通通道与补气源;阀芯可活动地设置于第一连通通道中,且阀芯具有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当阀芯位于第一工位,第一连通通道与第二连通通道导通;当阀芯位于第二工位,第一连通通道与补气通道导通。当阀芯在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之间转换,能够在变容或补气增焓之间进行运行状态转变,不但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还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0789376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1091936.X

    申请日:2017-11-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C29/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及压缩机,压缩机的回油结构包括定子;定子为柱状体并且两端分别为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在定子上设置有流通通道、排气通道和回油通道;排气通道在定子的侧面上形成排气口,流通通道与排气通道连通,并在第一端面上形成吸气口,当气流沿定子的侧面、从第二端面朝向第一端面方向流动时,排气通道内能够形成负压;回油通道能够与排气通道连通,并在第二端面上形成回油口。本发明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有利于定子上端的润滑油回流至压缩机的油池中,使油池中能够保持充足的油量,进而保证了泵体的润滑效果,使压缩机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