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86617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910241713.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96 , H01M50/24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盒及电池盒,底盒包括底板。底板设有第一插装限位部、第二插装限位部、第三插装限位部、第四插装限位部、第五插装限位部及第六插装限位部。第一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一极片组,第二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二极片组,第三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第四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限位第二出口端接线件。第五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一电连接件,第六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二电连接件。上述的底盒,可以无需人工手动进行焊接及螺钉固定等方式进行装配操作,而是采用插装限位的方式进行装配,能适应于自动化装配设备装配,工作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628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41143.4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盒,包括:底盒及盖体。所述底盒的底板上设有第一插装限位部、第二插装限位部、第三插装限位部、第四插装限位部、第五插装限位部、第六插装限位部及第七插装限位部。装配过程中,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压线按钮、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第一极片及第二极片分别对应插装限位于底板上的第一插装限位部、第二插装限位部、第三插装限位部、第四插装限位部、第五插装限位部、第六插装限位部及第七插装限位部,如此电池盒的装配操作简便,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装配,装配效率较高。此外,能保证电池盒与终端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910242925.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50 , H01M50/244 , H01M50/2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包括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及压线按钮。第一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一托线部。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二托线部。压线按钮包括按钮本体、设于按钮本体上的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第一压线部与第一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终端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导线,第二压线部与第二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终端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电源导线。上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能快速实现终端电子设备与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相对于传统的终端电子设备的电源导线与电池盒的引线输出端进行焊接以及绝缘保护处理而实现电连接的方式,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445B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1910241597.1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13 , H01M50/502 , H01R4/28 , H01R4/48 , H01R11/05 , H01R43/00 , H01R43/027 , H01R4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盒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底盒、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及压线按钮;将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装设于底盒上,将所述压线按钮可活动地装设于所述底盒上,按压压线按钮时,所述压线按钮能将终端电子设备的两个电源导线分别压迫抵触于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与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使两个电源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电性连接。上述的电池盒装配方法,可以通过例如自动化设备按压压线按钮来实现终端电子设备与电池盒进行电连接,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636A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910242925.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包括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及压线按钮。第一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一托线部。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二托线部。压线按钮包括按钮本体、设于按钮本体上的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第一压线部与第一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终端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导线,第二压线部与第二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终端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电源导线。上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能快速实现终端电子设备与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相对于传统的终端电子设备的电源导线与电池盒的引线输出端进行焊接以及绝缘保护处理而实现电连接的方式,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830628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1910241143.4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50/289 , H01M50/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盒,包括:底盒及盖体。所述底盒的底板上设有第一插装限位部、第二插装限位部、第三插装限位部、第四插装限位部、第五插装限位部、第六插装限位部及第七插装限位部。装配过程中,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压线按钮、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第一极片及第二极片分别对应插装限位于底板上的第一插装限位部、第二插装限位部、第三插装限位部、第四插装限位部、第五插装限位部、第六插装限位部及第七插装限位部,如此电池盒的装配操作简便,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装配,装配效率较高。此外,能保证电池盒与终端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电性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09950445A
公开(公告)日:2019-06-28
申请号:CN201910241597.1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盒装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底盒、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及压线按钮;将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装设于底盒上,将所述压线按钮可活动地装设于所述底盒上,按压压线按钮时,所述压线按钮能将终端电子设备的两个电源导线分别压迫抵触于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与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使两个电源导线分别与所述第一出口端接线件、所述第二出口端接线件电性连接。上述的电池盒装配方法,可以通过例如自动化设备按压压线按钮来实现终端电子设备与电池盒进行电连接,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786617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241713.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底盒及电池盒,底盒包括底板。底板设有第一插装限位部、第二插装限位部、第三插装限位部、第四插装限位部、第五插装限位部及第六插装限位部。第一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一极片组,第二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二极片组,第三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第四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限位第二出口端接线件。第五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一电连接件,第六插装限位部用于插入并限位第二电连接件。上述的底盒,可以无需人工手动进行焊接及螺钉固定等方式进行装配操作,而是采用插装限位的方式进行装配,能适应于自动化装配设备装配,工作效率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209447913U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20408272.3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及电池盒,终端导线快接结构包括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及压线按钮。第一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一托线部。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包括第二托线部。压线按钮包括按钮本体、设于按钮本体上的第一压线部与第二压线部。第一压线部与第一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终端电子设备的其中一个电源导线,第二压线部与第二托线部配合设置用于夹持终端电子设备的另一个电源导线。上述的终端导线快接结构,能快速实现终端电子设备与电池盒进行电连接,相对于传统的终端电子设备的电源导线与电池盒的引线输出端进行焊接以及绝缘保护处理而实现电连接的方式,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设备装配,装配效率较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729995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920408273.8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珠海博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盒,包括:底盒及盖体。所述底盒的底板上设有第一插装限位部、第二插装限位部、第三插装限位部、第四插装限位部、第五插装限位部、第六插装限位部及第七插装限位部。装配过程中,第一出口端接线件、第二出口端接线件、压线按钮、第一电连接件、第二电连接件、第一极片及第二极片分别对应插装限位于底板上的第一插装限位部、第二插装限位部、第三插装限位部、第四插装限位部、第五插装限位部、第六插装限位部及第七插装限位部,如此电池盒的装配操作简便,能够适应于自动化装配,装配效率较高。此外,能保证电池盒与终端电子设备之间进行电性连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