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7992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154729.8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室外排水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单管双流道排水倒虹系统,它包括有一条倒虹排水管;倒虹排水管的两端均连接有检查井主体;倒虹排水管的中部设置有将倒虹排水管分隔成两条分流排水管通道的隔离板;检查井主体内部均设置有两条分流通道;第一个检查井主体其中一条分流通道与第二个检查井主体其中一条分流通道通过其中一条分流排水管通道接通;其余两个分流通道接通在另一条分流排水管通道上。在使用本发明时,采用单根倒虹排水管分隔成两条分流排水管通道,减少了倒虹排水管数量的布置,降低施工难度,减少施工范围,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河道截污岸墙结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76334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42514.8

    申请日:2020-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河道截污岸墙结构,包括沿河岸设置的截污渠,相对两侧的墙体分别为临房侧墙体和临河侧墙体,截污渠的底部设置找坡和沉砂池;污水管接口,设在临房侧墙体上;泄水孔,设在临河侧墙体上且与河道连通,泄水孔位于河道的常规水位上方;拍门,设在泄水孔靠近河道的一侧;检修孔,设在截污渠的顶部。河道与居民房之间设置截污渠,可接入不同高度的污水管道,具有截污效果,截污渠内的找坡可确保污水顺利排入下游的污水处理系统;雨季时拍门打开,超量雨水通过泄水孔直接排入河道,减少截污渠和下游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旱季时拍门关闭,可防止外河涨潮时潮水倒灌而进入截污渠,渠体可缓解河道两岸民房的防洪压力,兼具用地集约性。

    生态桩
    9.
    发明公开
    生态桩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22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55009.3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生态桩,包括桩体和花槽件,桩体具有桩槽,桩槽设有肋板,花槽件具有外挡板和内底板,内底板插设在桩槽内并至少部分抵接在肋板上,外挡板抵接在桩槽的相对两侧上并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在桩体上,花槽件与桩槽合围形成种植腔或花槽件、肋板和桩槽合围形成种植腔。本发明通过将生态桩配置成桩体和花槽件,桩体具有桩槽并在桩槽内设有肋板,花槽件一部分插入桩槽并抵接在肋板上,另一部分抵接在桩槽的相对两侧上并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在桩体上,令花槽件与桩槽配合形成种植腔或花槽件、桩槽和肋板配合形成种植腔,实现生态桩生态功能的同时令花槽件与桩体具有良好的连接稳定性,不易侧翻掉落,消除安全隐患。

    水闸工程分期导流围堰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50218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514955.9

    申请日:2021-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闸工程分期导流围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拟建闸址的上、下游施工一期围堰,并排出一期围堰内部的积水;在一期围堰内部进行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并施工一期闸室结构及一期消力池结构;在一期消力池结构的底板上的预设位置处预埋多个定位管,多个定位管设置在相对的两侧;施工二期的纵向围堰;施工二期的横向围堰,并使横向围堰与纵向围堰相衔接,形成二期围堰;拆除一期围堰,在二期围堰内部进行地基处理、基坑开挖,并施工二期闸室结构及二期消力池结构;拆除二期围堰,使河道恢复全断面通水。根据本发明的水闸工程分期导流围堰的施工方法,便于施工和拆卸,有利于行洪安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