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机组件及空调机组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946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344567.0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压缩机组件及空调机组。压缩机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吸气总管;油分离器;所述回油管与所述吸气总管的连通位置到所述吸气总管的第二端之间设置有扰流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压缩机组件及空调机组,在吸气总管上设置扰流结构,冷冻油进入吸气总管后会在扰流结构的扰流作用下被迫分散,分散后的冷冻油能够在吸气总管内均匀分配,然后通过分流件的分流均匀分配到所有的压缩机内,从而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冷冻油在吸气总管的侧壁处堆积的问题,保证所有压缩机均能够可靠回油,特别是能够避免在低温条件下对启动压缩机而存在某个压缩机缺油的问题,保证所有压缩机的启动可靠,提高压缩机及空调机组的工作可靠性。

    模块机组、空调设备及控制方法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3308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644065.5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的模块机组、空调设备及控制方法,其中,模块机组包括机组框架、机组主体和光伏板,光伏板与机组框架的顶部铰接,以使得光伏板具有第一状态和/或第二状态;其中,当光伏板处于第一状态时,光伏板覆盖在机组主体的机组翅片的外侧;当光伏板处于第二状态时,光伏板展开于机组主体的四周。本公开中,光伏板可以覆盖在机组主体的机组翅片的外侧,从而为机组翅片提供防尘、防灰保护,更好地避免机组翅片出现脏污问题;另外,光伏板可以展开机组主体的四周,可以一定程度隔断模块机组的排气口与机组翅片,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模块机组排出的热气体立即被机组翅片再次换热,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形成冷/热岛效应。

    一种换热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74047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17101.6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换热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换热器,通过控制器根据换热器的翅片采集的翅片温度,生成控制信号,由于翅片温度与翅片中冷媒的流量负相关,从而通过分流装置根据控制信号,调节与分流装置对应的翅片中冷媒的流量,使得与分流装置对应的翅片的温度调整至标准温度范围,以实现换热器的每个翅片处于标准温度范围,降低了换热器各处的温度差异,提高了换热器结霜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解决了在先技术中由于风机的风速和出风量在换热器各处不同,换热器各处温度不同,造成换热器结霜不均匀,导致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下降的问题。

    喷嘴装置、空调室外机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46232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538884.1

    申请日:2023-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嘴装置、空调室外机及控制方法,其中,喷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转针,螺接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转针的锥形端伸入到所述出水口内;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转针驱动连接,所述电机带动所述转针转动以调整所述转针的锥形端的位置;所述转针的锥形端通过移动位置调整所述出水口的流通面积,以调节所述喷嘴装置的喷雾流量。本发明的喷嘴装置、空调室外机及控制方法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空调室外机中,对换热器喷雾的喷嘴装置无法调节流量,导致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的问题。

    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78245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385343.4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空调装置包括壳管冷凝器、冷媒循环系统和冷却液循环系统,壳管冷凝器具有第一管程和第二管程;冷媒循环系统与第一管程连通,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节流装置和翅片蒸发器,冷媒循环系统中的冷媒依次流经压缩机、第一管程、节流装置和翅片蒸发器,并返回压缩机;冷却液循环系统与第二管程连通,冷却液循环系统包括冷源单元、预冷表冷器和再热表冷器,进风气流依次流经预冷表冷器、翅片蒸发器和再热表冷器,并形成送风气流,该空调装置可以做到温度和湿度的独立控制,有效提高对送风温湿度控制的精度。

    一种四通阀、换向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

    公开(公告)号:CN118009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43979.9

    申请日:2024-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四通阀、换向控制方法及空调机组。其中,该四通阀包括:D管、S管、C管和E管,还包括:降压部,设置在所述D管和所述S管之间;第一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D管和所述降压部之间;第二节流装置,设置在所述降压部和所述S管之间;在所述四通阀换向过程中,所述第一节流装置和所述第二节流装置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开通或者关闭。通过本发明,能够在空调机组高负载状态下换向时,通过降压部降低D管和S管之间的压力差,避免高压冷媒容易直接冲击吸气管,导致应力超标,造成裂管的问题,提高空调机组的运行可靠性。

    一种换热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1740478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717101.6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系统、方法、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空调,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换热系统包括控制器和换热器,通过控制器根据换热器的翅片采集的翅片温度,生成控制信号,由于翅片温度与翅片中冷媒的流量负相关,从而通过分流装置根据控制信号,调节与分流装置对应的翅片中冷媒的流量,使得与分流装置对应的翅片的温度调整至标准温度范围,以实现换热器的每个翅片处于标准温度范围,降低了换热器各处的温度差异,提高了换热器结霜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换热器的换热能力,解决了在先技术中由于风机的风速和出风量在换热器各处不同,换热器各处温度不同,造成换热器结霜不均匀,导致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下降的问题。

    风道自锁装置及空调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86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69930.1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道自锁装置及空调器,该风道自锁装置用于锁止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风道自锁装置包括:第一锁止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一锁止件,第一固定件固设于第一管道,第一锁止件与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第二锁止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和第二锁钩件,第二固定件固设于第二管道,第二锁钩件与第二固定件连接;其中,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向移动过程中,第一锁止件与第二锁钩件相抵驱使第一锁止件转动以使其与第二锁钩件形成钩合锁止。通过本发明,在空间有限的情形下,两个管道的连接仅需要将两个管道相向移动即可,第一锁止件与第二锁钩件自动配合锁止,减少了安装空间的限制,安装更加便捷,提高装配效率,适应各处位置的装配。

    可调传动比的传动带轮装置及应用其的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20869988U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22843453.8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调传动比的传动带轮装置及应用其的空调系统,其中传动带轮装置包括旋转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一带轮定轴旋转;第一带轮的一端呈外径沿靠近端部的方向逐渐缩小的第一锥度面;第二带轮,同轴插接于第一带轮,其面向第一带轮的一端呈与第一锥度面对称的第二锥度面;线性驱动机构,用于驱动第二带轮靠近或远离第一带轮运动以调节第二带轮与第一带轮之间的插接深度及第一锥度面与第二锥度面的间距,从而调整绕设于第一锥度面与第二锥度面之间的传动带对目标带轮的传动比。该传动带轮装置可快速、高效地调节传动带轮装置的传动比,满足各种施工安装环境下风机风量需求,且其结构简单、可随空调系统机组移动至所需的各施工安装位置。

    风道自锁装置及空调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611558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3327631.8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风道自锁装置及空调器,该风道自锁装置用于锁止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风道自锁装置包括:第一锁止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和第一锁止件,第一固定件固设于第一管道,第一锁止件与第一固定件转动连接;第二锁止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和第二锁钩件,第二固定件固设于第二管道,第二锁钩件与第二固定件连接;其中,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向移动过程中,第一锁止件与第二锁钩件相抵驱使第一锁止件转动以使其与第二锁钩件形成钩合锁止。通过本实用新型,在空间有限的情形下,两个管道的连接仅需要将两个管道相向移动即可,第一锁止件与第二锁钩件自动配合锁止,减少了安装空间的限制,安装更加便捷,提高装配效率,适应各处位置的装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