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923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65556.9

    申请日:2023-06-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涡旋式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属于压缩机技术领域。包括:机壳,机壳内部设有盖体组件、泵体组件和电机组件,盖体组件与泵体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一容腔,电机组件与泵体组件之间形成有第二容腔;第一容腔第一回气容腔和第一排气容腔,泵体组件上设有排气口,排气口与第一回气容腔连通;向下流通结构和向上流通结构,向下流通结构的进气端与第一回气容腔连通、排气端与第二容腔连通,向上流通结构的进气端与第二容腔连通、排气端与第一排气容腔连通;排气管,经向上流通槽流入至第一排气容腔中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至压缩机外。本发明中的压缩机由于采用上述排气路径,可形成更强甩油效果,降低压缩机排气含油量,提高系统换热性能。

    电机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39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18880.X

    申请日:2023-10-30

    Inventor: 文翔 石成志 廖熠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机组件和涡旋压缩机。该电机组件中所述定子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定子与所述转子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定子中设有第一气隙通孔,所述第一气隙通孔入口设于所述定子的外周壁上,所述第一气隙通孔入口与所述第一间隙导通;所述第一气隙通孔出口设于所述定子的第一轴向端上;和/或,所述定子中设有第二气隙通孔,所述第二气隙通孔入口设于所述定子的内周壁上,所述第二气隙通孔入口与所述第二间隙导通;所述第二气隙通孔出口设于所述定子的第二轴向端上。本申请通过在定子中设置气隙通孔,将第一间隙或第二间隙的冷媒引流经过定子内部,可提高冷媒与定子间的换热量,使定子的散热效率得到提升,避免定子温度上升过大。

    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585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328951.2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缩机及空调器。一种压缩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转轴和气体流道,转轴上设置有旋转块;分油罩,固定在机壳内且套在旋转块外侧,分油罩包括有周壁和底壁;挡流板,多个挡流板围绕旋转块设置在周壁上,相邻两个挡流板之间形成流体通道;气体流道的出口通向旋转块的转动区域;转轴带动旋转块转动能够使由所流体通道出口流出的气液混合物进入流体通道并与挡流板发生碰撞;以使涡旋压缩机的电机上腔内气液混合物中的液滴能够有效分离,提高压缩机的效率和空调器的制冷效率。

    一种压缩机的动平衡组件及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7759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95198.2

    申请日:2023-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缩机的动平衡组件及压缩机,其中,压缩机的动平衡组件包括浮动平衡块,浮动平衡块套设于压缩机的轴系组件上,浮动平衡块的第一配重块的重量大于第二配重块的重量,且浮动平衡块可随轴系组件转动和浮动;随动平衡块设于压缩机的止推支架上;其中,浮动平衡块的第一配重块可带动随动平衡块同步转动,在浮动平衡块浮动时,浮动平衡块的质心与轴系组件的转动中心线偏离。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压缩机的轴系组件上套设浮动平衡块,浮动平衡块的第一配重块带动随动平衡块同步转动,在浮动平衡块浮动时,浮动平衡块的质心与轴系组件的转动中心线偏离,以用于构造新的轴系平衡,来确保压缩机的动平衡,从而使压缩机更平稳的运转。

    供油组件、泵体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公开(公告)号:CN116044765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095950.8

    申请日:2022-09-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供油组件、泵体组件和涡旋压缩机。该供油组件向曲轴中心油孔供润滑油,包括:至少两个叶轮组件,每个所述叶轮组件包括流道和叶轮,所述叶轮设在所述流道中;所述流道的入口和出口设在所述叶轮的轴向两端,所述流道还包括弧形段,所述润滑油经所述流道的入口沿轴向进入所述叶轮,沿径向离开所述叶轮,再经所述弧形段由所述流道的出口排出。本申请采用多个叶轮重叠设置的方式,多个叶轮的转动采用的是增大压差的方式进行供油,通过损耗少量的功率,来增大润滑油的动能,从而流动阻力下降,减少压缩机的功率损失,使得压缩机功率下降,实现压缩机能效的提高。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92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310029083.6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属于压缩机领域。包括:机壳,其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涡旋组件,包括有相互啮合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静涡旋盘贴合于机壳内壁面设置且其顶面与机壳顶部之间形成有第一排气腔;上支撑架,其贴合于机壳的内壁面设置并用于支撑涡旋组件;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上支撑架之间形成有第二排气腔、与机壳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三排气腔,机壳上设有与第二排气腔相通的排气管;油气分离组件,其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分油管以及设置在第一排气腔内的分油挡板,分油管的进气端与第一排气腔连通、排气端与第二排气腔连通或第三排气腔连通。本发明采用分油挡板和分油管的组合,对压缩机排气进行多次油气分离,使压缩机吐油率降低。

    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9034988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20056192.2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及制冷设备,属于压缩机领域。包括:机壳,其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涡旋组件,包括有相互啮合动涡旋盘和静涡旋盘,静涡旋盘贴合于机壳内壁面设置且其顶面与机壳顶部之间形成第一排气腔;上支撑架,其贴合机壳内壁面设置并支撑涡旋组件;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上支撑架之间形成有第二排气腔、与机壳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三排气腔,机壳上设有与第二排气腔相通的排气管;油气分离组件,其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分油管以及设置在第一排气腔内的分油挡板,分油管的进气端与第一排气腔连通、排气端与第二排气腔连通或第三排气腔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油挡板和分油管的组合,对压缩机排气进行多次油气分离,使压缩机吐油率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