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饮机
    1.
    发明公开
    净饮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74815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91185.0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饮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净饮机,包括底座、支架和机身,其中,支架与底座相连,支架的顶部具有滤芯安装位,支架的底部具有稳压泵安装位,支架的周向具有主板安装位、适配器安装位以及热交换安装位,机身罩设于支架的外周且和底座连接。本发明通过在支架上合理布置滤芯安装位、稳压泵安装位、主板安装位、适配器安装位和热交换安装位,方便滤芯、稳压泵、控制主板、电源适配器和热交换机构合理地集成安装于支架上,使得净饮机内部的多个结构部件可通过同一支架实现安装固定、无需对每一结构部件分别配置支撑部件,使净饮机内部空间布置更优化合理、结构紧凑、有利于减小净饮机整体体积、提升装配效率,降低设备成本。

    水路板组件以及净饮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620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691401.1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水路板组件以及净饮机,所述水路板组件配接于净饮机,所述净饮机包括滤芯、净水箱以及取水管路,所述水路板组件包括:水路板,间隔开设有第一通水口和第二通水口,所述第一通水口分别连通所述净水箱和所述取水管路,所述第二通水口连通所述滤芯的纯水出口;第一水流通道,设置在所述水路板的内部,所述第一通水口通过所述第一水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二通水口。本申请的水路板组件通过在水路板集成第一通水口、第二通水口以及第一水流通道,能够同时满足与净饮机的滤芯、净水箱和取水管路的水路连通需求,减少净饮机内部水路中的水管以及转接头的使用数量,提高了净饮机的生产效率,也降低了净饮机内部水路中出现漏水的风险。

    净水系统、净水系统的制水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417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610571.2

    申请日:2023-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净水系统、净水系统的制水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净水系统包括原水口;多个制水支管路,分别与原水口连接,且多个制水支管路并联,每个制水支管路上串接有第一过滤芯和第二过滤芯,第二过滤芯位于第一过滤芯的下游;流量调节装置,设于制水支管路上;压力传感器,设于制水支管路上,且压力传感器设于第二过滤芯的进水口的上游,压力传感器适于检测第二过滤芯的进水口的压力并发送压力信息;控制器,与压力传感器和流量调节装置分别通讯连接,控制器适于根据压力传感器发送的压力信息控制流量调节装置调节进入不同的多个制水支管路的水的流量,可实现不同寿命滤芯的同步失效,便于后期维护,节约滤芯更换成本。

    一种净水机
    4.
    发明公开
    一种净水机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9981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696925.5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水机,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上形成有安装腔;净水箱,其设置在安装腔内;折叠门,其可开闭地连接在主体结构上,并适于在展开状态下遮挡安装腔,在折叠状态下暴露安装腔,从而在展开状态时避免净水箱落灰,同时避免净水箱暴露影响净水机的美观性。当折叠门处于折叠状态时,折叠门能够在不过度占用净水机前部空间的前提下暴露净水箱,从而允许用户将净水箱取出,能够使用户在安装净水机时无需再净水机周围预留较大的空间,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另外,本发明的净水机的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实用安全可靠,便于实施推广应用。

    净饮机的水路组件及净饮机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4421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742292.7

    申请日:2022-12-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净饮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净饮机的水路组件及净饮机,水路组件,包括:水路板,其上形成有第一水流通道、第二水流通道、第三水流通道、第四水流通道和第五水流通道,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一端适于与滤芯的净水出口连接,第一水流通道的第二端适于与净水箱连通,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一端适于与净水箱连通,第三水流通道的第一端适于与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二端连通,第三水流通道的第二端适于与发热体连通,第四水流通道的第一端适于与第二水流通道的第二端连通,第四水流通道的第二端适于与换热结构的冷却水进口连通,第五水流通道的第一端适于与换热结构的冷却水出口连通,第五水流通道的第二端适于与发热体连通;水泵;调节阀。

    净饮水设备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95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1492888.1

    申请日:2021-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饮水设备,包括:储水箱,储水箱中具有废水存放腔;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的废水出水口与废水存放腔连通;出水嘴,出水嘴与过滤组件的纯水出水口连通;接水盘,接水盘位于出水嘴下方,用于接取从出水嘴滴漏的积水;废水吸取模块,废水吸取模块具有相互连通的吸水口和排水口,废水吸取模块用于将从吸水口吸入的液体驱动到排水口,吸水口与接水盘连通,排水口与废水存放腔连通。接水盘中的积水是通过废水吸取模块主动吸取后排到废水存放腔中,而非由接水盘中积水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动,如此能够有效保障将接水盘中的积水顺利排出,有效避免接水盘处积水漫出的情况发生。

    加热件安装机构和净饮机

    公开(公告)号:CN113865077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082969.4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热件安装机构和净饮机,包括支架、加热件、泵水组件和转接组件,所述泵水组件和所述转接组件均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加热件被夹紧在所述泵水组件与所述转接组件之间;所述加热件中设有加热通道,所述泵水组件的出水口与所述加热通道的进水口连通,所述转接组件中设有过水通道,所述过水通道的进水口与所述加热通道的出水口连通。安装的过程中,所述加热件在与所述泵水组件和所述转接组件连通的同时,会被所述泵水组件和所述转接组件夹紧,而所述泵水组件和所述转接组件均与所述支架连接,从而能够将所述加热件间接限位在所述支架上。简化安装过程,提高装配效率。

    净饮机及其转接结构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49518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82988.7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净饮机及其转接结构,净饮机包括加热器、换热器、转接结构及出水嘴,转接结构的热水进水接头与加热器的热水出水接头相插接,转接结构的第二出热水接头连接于出水嘴。当使用热水时,加热通道内经过加热的热水通过热水进水接头及第二出热水接头由出水嘴的第一出水通道流出。而当需要温水或凉白开时,转接结构的第一出热水接头连接换热器,使加热通道内经过加热后的热水通过热水进水接头及第一出热水接头进入到换热通道内换热,实现温水或凉白开需求。加热器、换热器及出水嘴的安装连接通过转接结构即可实现,能够有效降低加热器、换热器及出水嘴连接的复杂度,进而提高装配效率。

    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3503753A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10873180.4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水装置、换热器及其换热壳组件,换热内管设置于换热壳体的换热凹槽内,并将盖体密封连接于换热壳体上,以使换热凹槽形成换热通道。由于换热内管与换热通道的内壁之间具有换热间隙,能够通过第一介质入孔向该换热间隙通入一换热介质。由于换热内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介质流通孔连通,通过其中一第二介质流通孔向换热内管通入另一换热介质,以使另一换热介质通过换热内管与一换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由于换热通道通过盖体密封换热壳体上的换热凹槽形成,有效提高换热通道形成的稳定性,避免了换热通道在安装使用过程中发生扭曲或活动,进而保证换热内管在换热通道内设置的稳定性及密封性。

    盖体件、发热体组件和饮水设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675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05817.3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盖体件、发热体组件和饮水设备,盖体件包括:主体结构;管道结构,沿竖直方向凸出设于主体结构,并在远离主体结构的一端具有通水口;其中,盖体件具有导水口和与导水口相连通的排水口,导水口位于通水口下方,且导水口所在平面与竖直方向相交,管道结构的至少部分侧壁从通水口延伸至导水口。使得泄露的水能够通过排水口排出至指定的位置,避免泄漏的水沿着盖体件的表面做不规则运动,导致泄露的水滴落到饮水设备内部电气部件上的情况,保证了饮水设备的正常使用,减少了短路、漏电等安全隐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