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流板、油分离器、冷凝器及闪发器

    公开(公告)号:CN107917638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711391631.0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均流板、油分离器、冷凝器及闪发器,均流板(1)包括板体(11),在所述板体(11)的至少一个侧边上沿所述板体(1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过液槽(12),以便所述板体(11)上方的沉积液滴通过所述过液槽(12)流回所述板体(11)下方。本发明在均流板的板体侧边设置多个过液槽,均流板所连接的壁面与过液槽之间能够形成板体上方的沉积液滴的导流通道,沉积液滴可通过过液槽流向均流板的下方,并能够降低其他方向的流体对沉积液滴向下回流效果的影响,从而提高了均流板对气态介质和液态介质的分离效果。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44259B

    公开(公告)日:2021-06-22

    申请号:CN201810829285.8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其中,蒸发器包括壳体、进液口、出气口和换热管组,其中,进液口和出气口设置在壳体上,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用于对冷媒换热。换热管组由多个换热管组成,多个换热管的翅片的换热性能由上至下依次减小。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就能根据蒸发器的具体换热需求,更合理地设置高制造成本的高性能换热管,减少蒸发器的整体制造成本。

    喷嘴、布液器及蒸发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71838A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810580754.7

    申请日:2018-06-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嘴、布液器及蒸发器,包括本体和喷淋通道,所述本体的表面上形成有喷淋凹槽,所述喷淋通道的入口突出所述本体的第一侧面,出口与所述喷淋凹槽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喷嘴、布液器及蒸发器,通过在喷嘴上设置喷淋凹槽,能够利用喷淋凹槽对喷淋范围进行限定,保证喷嘴的喷淋效果,通过设置箱体能够对气液两相混合物进行缓冲,使混合物在储液空间内储存并形成冷媒液体,进一步的加强喷嘴的喷淋效果,通过将喷液孔与换热管对应设置,能够保证喷嘴喷淋出的冷媒液体能够完全作用在换热管上,进而增加换热效率。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844260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810830055.3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蒸发器还包括布液器、换热管组和防带液管组,布液器设置在壳体内的上部,并与进液口相对应,布液器用于对进液口通入的冷媒进行分散。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布液器的下方,防带液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围在换热管组的外侧。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一道蒸发过程有利于浸泡式换热,还由于防带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且分布密度大的特点,可以使得防带液管组上的液膜厚度薄于换热管组,使得气体挣脱阻力更小,降低可携带的液态冷媒量,有利于防止吸气带液现象的发生。

    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269158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432932.8

    申请日:2018-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系统。降膜式蒸发器包括布液器、换热管组和中间结构,换热管组设置于布液器的下方,中间结构在高度方向上设置于布液器和换热管组之间以使布液器输出的冷媒经过中间结构后再到达换热管组上且冷媒在经过中间结构时不进行换热。本发明的降膜式蒸发器通过在布液器与换热管组之间设置中间结构使得从布液器输出的冷媒需先经过中间结构才能到达换热管组上,因此冷媒在流经中间结构时气态冷媒可直接逃逸而达到分离液态冷媒与气态冷媒的目的从而避免气态冷媒对液态冷媒在换热管组上的均布效果的影响。

    蒸发器及空调机组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844260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830055.3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及空调机组。蒸发器还包括布液器、换热管组和防带液管组,布液器设置在壳体内的上部,并与进液口相对应,布液器用于对进液口通入的冷媒进行分散。换热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位于布液器的下方,防带液管组设置在壳体内,并围在换热管组的外侧。这样,不仅可以增加一道蒸发过程有利于浸泡式换热,还由于防带液管组的换热管管径小且分布密度大的特点,可以使得防带液管组上的液膜厚度薄于换热管组,使得气体挣脱阻力更小,降低可携带的液态冷媒量,有利于防止吸气带液现象的发生。

    布液器、降膜式蒸发器及空调

    公开(公告)号:CN10882676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958278.8

    申请日:2018-08-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布液器、降膜式蒸发器及空调,包括:进液板,设置有进液孔;布液板,所述布液板与所述进液板平行,从所述进液孔进入的制冷剂流经至少两层所述布液板;均流件,位于所述进液板与所述布液板之间。由于在进液板与布液板之间设置有均流件,则从进液板流出的制冷剂在进入布液板的过程中会经过均流件均流,如此可以保证流到布液板的制冷剂的流动均匀性,则可以保证最后流到蒸发管上的制冷剂的均匀性。

    冷凝器组装方法、油分组件、冷凝器和制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940836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91620.2

    申请日:2017-12-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43/02 F25B39/04 F25B250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凝器组装方法、油分组件、冷凝器和制冷装置。本发明所提供的冷凝器组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连接油分离器和支撑结构,形成油分组件;及将油分组件放入冷凝器的筒体内,并连接油分组件与筒体。不同于现有技术中在筒体内部将油分离器和支撑结构分别与筒体进行连接的安装方式,在本发明中,油分离器和支撑结构在冷凝器的筒体之外预先组装,之后再作为一个整体安装至筒体内部,由于外部空间较为开阔,操作较为方便,因此,有利于减少筒体内部有限空间的限制,降低组装难度,提高组装效率。

    冷凝器及换热设备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4082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391606.2

    申请日:2017-12-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凝器及换热设备,其中冷凝器,包括冷凝器壳体和设置在冷凝器壳体内的油气分离器,油气分离器包括油分壳体,油分壳体设有进气口,油分壳体内设有过滤装置和位于过滤装置下方的均流板,油气混合物通过进气口进入油分壳体后,经均流板进入过滤装置进行油气分离,均流板上设有多个均流孔,均流孔的轮廓包括方向突变的折弯部,折弯部能够引导均流板表面的油液汇聚于折弯部。本发明中均流孔的轮廓包括方向突变的折弯部,折弯部对于积累在均流板表面的油液具有一定的导流作用,能够使油液汇聚于折弯部,从而使油液顺利穿过均流孔,降低在均流板上所形成的油膜阻力的影响,提高油液滴落的效率,改善油气分离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