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棱柱形的壳体的蓄能器元件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6937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80079849.0

    申请日:2021-10-26

    Abstract: 一种蓄能器元件(100),包括多个阳极(120)和阴极(130)。阳极(120)和阴极(130)分别包括集流体(115、125),集流体具有主区域和自由的边条(117、121),主区域附有由相应的电极材料(123、155)制成的层,自由的边条沿集流体的边缘(115a、125a)延伸并且未附有电极材料。阳极(120)和阴极(130)以堆垛的方式存在并且形成复合体(105),其中,阳极(120)和阴极(130)通过由固态电解质制成的层或隔膜(118、119)分离。在此,阳极集流体(115)的自由的边条(121)从复合体(105)的一侧伸出,并且阴极集流体(125)的自由的边条(117)从复合体(105)的另一侧伸出。复合体(105)被棱柱形的壳体包围。蓄能器元件具有至少一个金属的接触元件(102、112),接触元件通过熔焊或钎焊与阳极集流体(115)/或阴极集流体(125)的自由的边条(117、121)连接。

    具有高的特定的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605774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180062402.2

    申请日:2021-09-15

    Abstract: 已知一种二次锂离子电池(100),电池包括具有阳极(120)/隔膜(118)/阴极(130)序列的带形的电极隔膜复合体(104)。阳极(120)和阴极(130)分别包括带形的集电器(115、125),其具有第一纵向边缘(115a、125a)和第二纵向边缘并且分别在条形的主区域(122、116)中附有电极材料(155、123),其中,自由的、未附有电极材料的边条(121、117)分别沿着第一纵向边缘(115a、125a)延伸。电极隔膜复合体(104)以缠绕体的形式存在,该缠绕体具有两个末端端侧并且被壳体包围。阳极(120)和阴极(130)如此构造和/或如此彼此布置在电极隔膜复合体(104)内,使得第一纵向边缘(115a)从末端端侧中的一个末端端侧离开,并且第一纵向边缘(125a)从末端端侧中的另一个末端端侧离开。电池包括金属的接触元件(101a、102、155),所述接触元件与第一纵向边缘(115a、125a)中的一个第一纵向边缘直接接触。接触元件(111)通过焊接与纵向边缘(115a、125a)相连接。提出,由负电极材料(155)制成的层包括金属锂。

    蓄能器电芯
    3.
    发明公开
    蓄能器电芯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22973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380028964.4

    申请日:2023-03-22

    Abstract: 一种蓄能器电芯(100),其包括以具有两个末端端侧(104a、104b)的柱形的缠绕头的形式的电极隔膜复合体(104)。复合体(104)包括具有带形的第一集流体(106)的第一电极(105),第一集流体具有从末端端侧(104b)离开的纵向边缘(106a)。复合体(104)所包括的第二电极(108)包括带形的第二集流体(109),至少一个金属的导电条(155)固定在该第二集流体处。复合体(104)被壳体包围,壳体具有金属的壳体杯形件(101)以及盖构件(102),壳体杯形件具有底部(101a)、构造成空心柱形的中心区段(101b)和封闭区段(101c)。固定在第二集流体(109)处的金属的导电条(155)通过焊接与盖构件(102)或被引导穿过盖构件(102)的极相连接,而带形的第一集流体(106)的第一纵向边缘(106a)焊接到底部(101a)处并且/或焊接到直接支承在底部(101a)上的金属片处。备选地,固定在第二集流体(109)处的至少一个金属的导电条(155)也可以焊接到壳体杯形件(101)处,而第一集流体(106)的第一纵向边缘(106a)通过焊接与盖构件(102)或与被引导穿过盖构件(102)的极或与支承在第一纵向边缘(106a)上的金属片相连接,该金属片电耦接到盖构件(102)或该极。

    具有卷绕的电极隔膜复合体的储能电池单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9177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380028293.1

    申请日:2023-04-17

    Abstract: 提出了一种储能电池单体(1),包括由至少一个正极、至少一个负极和至少一个隔膜形成的电极‑隔膜复合体(100)。正极被形成为带状并且具有带状的阴极集流体(110),阴极集流体具有由正极材料(111)形成的涂层。负极被形成为带状并且具有带状的阳极集流体(120),阳极集流体具有由负极材料(121)形成的涂层。电极‑隔膜复合体(100)被形成为具有两个末端端面的柱状卷绕体并且具有呈螺旋形卷绕的电极。该至少一个隔膜包括至少一个隔膜带(130,140),隔膜带被布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并且将电极彼此分离。隔膜带(130,140)具有第一平面侧和第二平面侧以及第一纵向边缘和第二纵向边缘,这些平面侧分别面朝电极之一。所提出的储能电池单体的特征还在于,隔膜带(130,140)在其平面侧之一上至少局部具有由无机绝缘体形成的涂层,并且隔膜带(130,140)的纵向边缘(131,141)中的至少一个至少在一个区段中被卷入。

    储能元件和制造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07280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380035727.0

    申请日:2023-04-20

    Abstract: 储能元件(100)包括气密且液密地封闭的壳体以及被布置在该壳体中的电极隔膜复合体(104),该电极隔膜复合体包括附有由负极材料(107)制成的层的阳极集流体(106)和附有由正极材料(110)制成的层的阴极集流体(109)。该壳体包括被形成为杯状的金属壳体部分(101)以及盖构件(102),该壳体部分具有壳体底部(101a)、环绕的侧壁和末端的开口,该盖构件封闭被形成为杯状的壳体部分(101)的末端开口。该阳极集流体(106)或阴极集流体(109)的第一边缘(106a,109a)与该壳体底部(101a)电连接。被形成为杯状的壳体部分(101)的壳体底部(101a)具有:呈缺口(101b)形式的针对内部过压的主安全装置,该主安全装置借助于金属膜(114)被封闭;以及在其内侧或其外侧上具有呈至少一个凹槽(101c)形式的针对内部过压的副安全装置。该盖构件(102)包括金属盖板(102a)和极端子(102b),该极端子被引导穿过盖板(102a)中的缺口并且相对于盖板(102)电绝缘。这种构造使得能够使该电极隔膜复合体(104)的电极仅经由盖构件(102)电接触。因为该安全装置与许多经典的电池单体不同,不是被集成在该盖构件中而是相反被集成到该壳体底部中,另外还可以非常紧凑地构造该盖构件(102)。可以在安装壳体的同时制造该盖构件(102)。

    蓄能器元件,由蓄能器元件组成的复合体以及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501493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280042556.X

    申请日:2022-07-20

    Abstract: 一种蓄能器元件(100),其包括气体和液体密封地封闭的壳体和布置在壳体之内的电极隔膜复合体(104)。电极隔膜复合体(104)包括具有阳极集流体(106)的阳极(105)和具有阴极集流体(109)的阴极(108),其中阳极集流体(106)和阴极集流体(109)分别包括主区域以及自由的边条(106b、109b),主区域附有由电极材料(107、110)制成的层,边条沿着集流体的第一纵向边缘(106a、109a)延伸并且未附有电极材料(107),并且,阳极(105)和阴极(108)如此布置,使得阳极集流体(106)的第一边缘(106a)从电极隔膜复合体(104)的平的第一末端端侧(104a)中离开,并且阴极集流体(109)的第一边缘(109a)从电极隔膜复合体的平的第二末端端侧(104b)中离开。壳体包括:金属的、构造成杯形的壳体件(101),壳体件包括壳体底部(101a)和末端开口;以及具有盖板(102a)的盖构件(102),盖构件被焊接到末端开口中并且封闭末端开口。联接极(102b)被引导穿过在盖板(102)中的缺口并且相对于盖板(102a)电绝缘。蓄能器元件包括接触片(111),接触片配坐在阳极集流体(106)的第一边缘(106a)上并且通过焊接与第一边缘相连接,并且同时与被引导穿过在盖板(102a)中的缺口的联接极(102b)电连接。提出,联接极(102b)包括由镍或铜或钛或镍合金或铜合金或钛合金或不锈钢制成的第一接触区域(102c),和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第二接触区域(102d),其中,第二接触区域(102d)可从壳体之外机械地接触。

    蓄能器电芯
    7.
    发明公开
    蓄能器电芯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3253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180064891.5

    申请日:2021-09-14

    Abstract: 一种构造成具有至少30mm的外直径的柱形的圆电芯的蓄能器电芯(100),包括具有阳极/隔膜/阴极序列的电极隔膜复合体(104)。电极隔膜复合体(104)以空心柱形的缠绕体的形式存在,缠绕体具有两个末端端侧和位于末端端侧之间的缠绕体套。蓄能器电芯包括壳体,其中,壳体包围空心柱形的内腔。在壳体的内腔中,构造成缠绕体的电极隔膜复合体(104)轴向地定向。为了限制内腔,壳体包括:具有外直径和内直径的第;具有两个末端的圆形的开口的第一管形的壳体件(1030),其中,第一管形的壳体件(1030)的直径与第一环形的封闭元件(1010)和第二环形的封闭元件(1020)的外直径相协调;以及具有两个末端的圆形的开口的第二管形的壳体件(1040),其中,第二管形的壳体件(1040)的直径与第一环形的封闭元件(1010)和第二环形的封闭元件(1020)的内直径相协调。通过电极的纵向边缘进行电极隔膜复合体的带形的电极的接触,该纵向边缘从空心柱形的缠绕体的末端端侧伸出。在此,蓄能器电芯包括至少部分地构造成金属的接触元件,接触元件与第一纵向边缘中的一个第一纵向边缘直接接触,并且优选地通过焊接与该纵向边缘相连接。在此,第一或第二环形的封闭元件(1010、1020)用作接触元件。壳体的第二管形的壳体件(1040)定义两侧敞开的通道(1500),两侧敞开的通道轴向地伸延穿过蓄能器电芯。

    锂离子电芯
    8.
    发明公开
    锂离子电芯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176622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280070345.7

    申请日:2022-1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二次的锂离子电芯(100),电芯包括具有阳极(120)/隔膜(118)/阴极(130)序列的电极隔膜复合体(104)。阳极(120)和阴极(130)构造成带形的并且分别包括带形的阳极集流体(115、125),带形的集流体具有第一纵向边缘(115a、125a)和第二纵向边缘,并且分别在条形的主区域(122、116)中附有电极材料(155、123),其中,自由的、未附有电极材料的边条(121、117)分别沿着第一纵向边缘(115a、125a)延伸。电极隔膜复合体(104)以具有两个末端端侧的缠绕体的形式存在,并且被壳体包围。阳极(120)和阴极(130)如此构造和/或彼此布置在电极隔膜复合体(104)内,使得边条(121)从末端端侧中的一个末端端侧离开,并且边条(117)从末端端侧中的另一个末端端侧离开。电芯包括金属的接触片(113),接触片与边条(117、121)中的一个边条直接接触。由负的电极材料(155)制成的层包括钛酸锂(LTO),并且由正的电极材料(123)制成的层包括锂锰氧化物(LMO)。

    蓄能器元件以及制造方法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93694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435341.0

    申请日:2023-04-21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蓄能器元件和制造方法。蓄能器元件包括气密地且液体密封地封闭的壳体和壳体中的电极隔膜复合体,电极隔膜复合体包括阳极集流体和阴极集流体。壳体包括金属的且构造成杯形的壳体件,壳体件具有壳体底部、环绕的侧壁和末端开口,以及盖构件,盖构件封闭构造成杯形的壳体件的末端开口。阳极集流体或阴极集流体的一个边缘与壳体底部电连接,另一边缘与直接配坐在该边缘上的接触片电连接。盖构件包括金属的盖板和连接极,连接极被引导穿过在盖板中的缺口并且相对于盖板(102)电绝缘。连接极直接配坐在接触片上并且通过焊接与接触片相连接。连接极通过由电绝缘的塑料材料制成的硬化的填料与盖板电绝缘。可以在装配壳体时制造盖构件。

    蓄能器电池以及制造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3642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80046212.1

    申请日:2021-08-11

    Abstract: 提供一种蓄能器电池(100),其具有由带形的电极和隔膜组成的复合体(104),该复合体以具有两个末端端侧(104b,104c)和位于其之间的缠绕体套(104a)的柱形的缠绕体的形式。电极各自具有集电器(115,125)并且彼此错开地布置在复合体中,使得负电极的纵向边缘从端侧(104b,104c)中的一个端侧离开,并且正电极的纵向边缘从另一个端侧离开。在壳体中,复合体(104)轴向地定向,使得缠绕体套(104a)贴靠在构造成管形的壳体件(101)的内侧(101b)处,该壳体包括具有末端圆形开口(101c)的、金属的构造成管形的壳体件(101)。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缠绕体套通过隔膜或者通过独立的塑料带形成并且因此相对于壳体件(101)绝缘。为了电接触电极中的一个,电池(100)包括接触元件(110),接触元件与从端侧中的一个离开的纵向边缘(115a,125a)直接接触并且优选地通过焊接与该纵向边缘连接。提出,使用具有圆形边缘的接触元件作为接触元件(110),并且利用接触元件(110)封闭构造成管形的壳体件(101)的末端圆形开口(101c)。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