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07577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77038.9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物理性质分析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物毒性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先分段再拟合的方式获得拉曼光谱曲线上每个子曲线的初始高斯模型。通过子曲线中的光谱强度区间的大小和位置调整模型的初始期望,通过光谱强度的分布趋势调整模型的初始方差,进而获得准确的基线函数。通过基线函数与子曲线之间的差异和基线函数的调整方差互动偏移程度。根据偏移程度矫正子区域的基线向上漂移情况,获得矫正拉曼光谱曲线,进而进行准确的毒性检测识别。本发明通过对基线函数的准确拟合并调整,进而实现对拉曼曲线的准确矫正,提高了污染物毒性检测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82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46008.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受污染水体的非接触便携式采样装置,包括支架、采样组件、收放组件和收集组件;采样组件包括安装套、环形采样管和抽样泵;收放组件包括设安装板、卡接在安装板上的第一缠绕盘,第一绕线盘上设有与安装套连接的第一拉索;收集组件包括设在支架上的转移箱和设在转移箱内的收集瓶;本发明的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利用支架将采样组件悬吊在水面上,工作人员站在河岸上即可完成整个采样工作,降低了工作人员坠入河道的风险,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同时,本发明的装置在使用时,工作人员不需要与水样接触,一方面减小了污染水体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水样受外界因素污染而影响水样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40924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81382.X
申请日:2024-09-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快速处理河流中金属污染的系统及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架设于水源地上端的药剂自动喷洒组件、与所述药剂自动喷洒组件连接的药剂调配组件和配气组件;通过药剂调配组件配置修复药剂,通过配气组件将外部空气收集,然后,通过暂存箱对配置的药剂和通入的空气混合均匀后,通过自动加药单元对各个自动加药筒均匀喷洒至水源地水体中,同时,自动加药单元还可在水流的作用下自动挤压药剂并喷洒至各个深度的污染水中,使药剂能够均匀与污染水混合,当水源地水流为静止状态时,还可通过微型驱动马达驱动的方式挤压药剂并自动喷洒,减少了对人工的依赖,并能够根据水流状态自动调节药剂喷洒方式,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07577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277038.9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物理性质分析材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物毒性智能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先分段再拟合的方式获得拉曼光谱曲线上每个子曲线的初始高斯模型。通过子曲线中的光谱强度区间的大小和位置调整模型的初始期望,通过光谱强度的分布趋势调整模型的初始方差,进而获得准确的基线函数。通过基线函数与子曲线之间的差异和基线函数的调整方差互动偏移程度。根据偏移程度矫正子区域的基线向上漂移情况,获得矫正拉曼光谱曲线,进而进行准确的毒性检测识别。本发明通过对基线函数的准确拟合并调整,进而实现对拉曼曲线的准确矫正,提高了污染物毒性检测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878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841769.X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汛期河流污染预警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汛期水体分析模块、水环境污染分析模块、预警分级模块、实时水质监测模块、动态预警调整模块、灾害应对策略模块。本发明中,通过实时数据分析捕捉水质的即时变化,结合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增强对异常水质变动的识别能力,通过对降雨等级和沿河污染物的影响进行评估,使污染预警系统能更精确地预测污染事件的发生,评估预警等级和调整预警级别,通过分析水质数据更新信息与预警信息的趋势,动态调整控制参数,优化预警信息的时效性和相关性,通过为多种预警等级制定响应方案,优化应对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公共健康保护和生态安全的管理水平。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