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671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56991.0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1N33/44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30 , G01N30/32 , G01N30/34 , G01N30/72 , G01N30/86 , G01N33/50 , G06N20/10 , G16C20/70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血清组氨酸/犬尿氨酸快速评估双酚类物质暴露毒性效应的方法,本申请基于筛选出的双酚类物质暴露的代谢特征(组氨酸和犬尿氨酸),提出了一种以组氨酸/犬尿氨酸比率为核心判断要素的评估双酚类物质暴露毒性效应的方法。本发明发现了组氨酸/犬尿氨酸比率在评估双酚类物质暴露毒性效应中的高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基于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可定性预测双酚类物质暴露的分类模型,为实现双酚类物质暴露毒性效应的快速判别提供了可靠的模型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6993.X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1N33/44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30 , G01N30/32 , G01N30/34 , G01N30/72 , G01N30/86 , G01N33/50 , G16B15/30 , G16B15/20 , G16B45/00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代谢转化产物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活性精准评估双酚类物质暴露毒性效应的方法,本发明揭示了BPs进入体内后主要以多种MTPs形式赋存,综合使用母体BPs及其MTPs与雌激素受体的结合活性测试结果来判别代谢干扰效应能显著提高预测准确率。本发明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BPs及其MTPs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活性和BPs及其MTPs相对含量核算相对毒性削减指数方法,未来可通过体内代谢转化研究和体外计算模拟实现BPs等新污染物暴露毒性效应精准、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388412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1704211.9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30 , G01N30/32 , G01N30/34 , G01N30/72 , G16H50/20 , G16C20/20 , G01N33/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与健康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头发检测的人群TBBPA暴露生物监测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个体暴露生物监测模型;S2、构建群体暴露生物监测模型;S3、批量采样和检测;S4、输出小范围监测结果;S5、输出大范围监测结果。本发明通过对检测方法、分析模型及监测方法的同步改进,提供准确的检测和评估人体内TBBPA的总暴露量的方案,并构建相应的分析模型和设定监测阈值,将获得的暴露标志物数据用于个体及群体的生物监测,解决了用头发作为暴露标志物准确评估TBBPA对人体的健康影响的问题,可应用于个体医学诊断和群体流行病学调查,推动头发作为暴露生物监测工具在大范围内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912825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1186847.9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V20/69 , G06V10/778 , G06V2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化学品肺毒性筛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高内涵化学品肺毒性筛查方法。其包括比对特征图像以及细胞常态特征数据库,确定不同时期的损害健康效应的应答通路;统计不同化合物对不同细胞产生的应答通路,建立多维表型信息数据库。本发明通过比对特征图像以及细胞常态特征数据库,确定不同时期的损害健康效应的应答通路,通过统计不同化合物对不同细胞产生的应答通路,建立多维表型信息数据库,计算各个化合物对细胞生长产生的影响参数,通过各个化合物的影响参数预测出当前化合物对人体肺部影响程度,提前对未识别的化学品进行毒性分析,筛查出释放至大气中可能危害人体肺部的化学品。
-
公开(公告)号:CN116726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1013874.6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 华南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传感材料及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铋掺杂高性能电催化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该铋掺杂高性能电催化复合材料是成膜后具有多重花瓣状微观凸起结构的铋掺杂钨酸铋Bi/Bi2WO6。本发明提供的重金属离子电化学传感器是将Bi/Bi2WO6复合材料成膜后制备为工作电极,应用于三电极系统和复合电极系统中工作电极的表面修饰,通过动态优化静置时间/滴涂量/富集时间实现镉和铅离子的同时检测,能实现水溶液中镉和铅离子的同步检测,具有优异的灵敏度和较宽的线性检测范围。本发明提供的工作电极的修饰材料具有电化学活性面积大、电子传输快、抗干扰性高和电催化能力强等优点,能实现镉和铅离子的高灵敏度同时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61947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56987.4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1N33/44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0/30 , G01N30/32 , G01N30/34 , G01N30/72 , G01N30/86 , G01N33/50 , G06N20/10 , G06F18/241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双酚类物质暴露的内源标志物及评估暴露毒性效应的方法,本发明耦合非靶向和靶向代谢组学手段系统表征痕量和丰度血清代谢物,提高了代谢标志物识别的覆盖范围、确证度和灵敏度,有利于筛查出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双酚类物质暴露代谢标志物。本发明发现了组氨酸/犬尿氨酸比率在评估双酚类物质暴露毒性效应中的高特异性和灵敏度,并基于支持向量机机器学习算法构建了可定性预测双酚类物质暴露的分类模型,为实现双酚类物质暴露毒性效应的快速判别提供了可靠的模型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8858598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28721.5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1N33/24 , G01N27/626 , G01N1/28 , G01N1/36 , G01N21/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污染物检测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镉/砷与微塑料复合污染土壤的检测方法及应用,该检测方法是先基于已知检测或实验数据,分析得到在不同镉/砷与不同赋存尺度范围的微塑料所形成的复合污染土壤中,原位暴露培育蚯蚓的联合毒性效应,与土壤中镉/砷的浓度、微塑料主要分布特征与赋存尺度范围、镉/砷在蚯蚓器官水平的主要分布特征和浓度,六个要素之间的同步变化对应关系规律,再根据该对应关系规律对待测复合污染土壤进行检测,将部分检测数据代入后可直接获得一组六个要素相互关联的检测数据,而无需将土壤中的微塑料物理分离和单独检测。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检测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技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83478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747417.8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株鞘氨醇杆菌RL、微生物菌剂及其在降解水体中菲的应用,其中该菌株为鞘氨醇杆菌Sphingobacterium sp.RL,于2024年04月11日保藏在广东省微生物菌株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64518。该菌株属于兼性厌氧菌株,能耐受短时紫外线照射,在自然日晒、低氧或缺氧条件下自然水环境的生存和繁殖能力强。本发明还提供了以该鞘氨醇杆菌RL为活性成分的微生物菌剂,以及在强化降解水体中菲的应用。该菌株基于其新的生物学特性,制备为微生物菌剂后,能够持续对各类自然水体中的菲进行生物强化降解,并且能满足低成本、大范围推广应用的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8366281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780322.6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8B21/12 , G08B31/00 , G01N33/00 , G06F18/20 , G06F18/21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气检测与环境健康风险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少检测量的区域大气环境健康风险预警监测方法、系统及应用,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最少必要目标检测物;S2:确定区域大气环境健康风险预警监测范围、监测对象、监测时间与频次;S3:构建基于最少必要目标检测物的区域大气环境健康风险预警监测分析模型;S4:实施最少必要行业预警监测;S5:分析最少必要行业监测数据并得出预警结果。本发明从多种高风险毒害污染物中筛选出两种行业预警监测的最少必要目标检测物,通过对该两种最少必要目标检测物的实时监测数据,就能得到全面、准确的预警监测结果,可落实大规模、大范围的大气环境健康风险预警监测和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8229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34873.1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应急研究所)
IPC: G06Q50/26 , G06Q10/0639 , G06Q10/067 , G06F16/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综合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城市绿地暴露的健康经济效益评估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城市绿地和公众为研究对象,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城市绿地暴露健康效应评估模型,进行绿地暴露健康效应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S2:参数数据收集与预处理;S3:计算绿地暴露的具体人群健康效应;S4:将绿地人群健康效应进行货币化经济效益评估。本发明基于绿地与全因死亡率的暴露反应系数,采用泊松‑回归的相对危险度模型计算归因于绿地暴露可避免的早死人数,采用人力资本法计算归因于绿地暴露可避免的经济损失,完成对绿地暴露的健康经济效益定量评估,评估结果精度高、可全国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