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886868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111006040.3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中移(苏州)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源垂直分布数据的逻辑回归安全训练方法及系统,所述逻辑回归安全训练方法在保证用户本地数据隐私的前提下,采用了非交互式联邦学习逻辑回归训练方法,用户不必保证每轮训练过程实时在线也不必耗费本地计算资源进行大量模型更新计算,用户只需要在训练开始时对本地训练数据进行预处理计算与加密计算,然后将密文数据交由云服务提供商,由云服务提供商完成数据聚合计算,并将密文全局逻辑回归训练数据交由模型训练发起者,由模型训练发起者对密文全局逻辑回归训练数据进行解密计算,并利用全局训练数据进行逻辑回归训练,最终得到了高效逻辑回归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2651658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638921.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 , G06Q50/26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塑料污染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果蝇生理学指标评估微塑料污染水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相同发育阶段的果蝇,挑选健康的果蝇;(2)微塑料污染培养基的制备;(3)将健康的果蝇置于微塑料污染培养基中,恒温连续培养5天,采集果蝇产卵数量,测定不同浓度下微塑料污染所造成的生殖毒性;(4)将健康的果蝇置于微塑料污染培养基中,恒温连续培养20天,测定其行为活动性、进食量及体内代谢物质含量;(5)对生殖毒性、行为活动性、进食量及体内代谢物质含量运用T‑检验进行活动性相关分析。本发明为评价微塑料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的安全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5316413B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510808866.X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沈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同时检测果汁饮料中污染菌的基因快速筛查方法。该方法包括果汁饮料污染菌的培养及DNA模板提取,然后通过采用高通量的多重PCR技术与高分辨率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检测样品中是否含有具有果汁饮料污染能力的污染菌。本发明相对于目前其他以PCR技术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能够在一次反应中集成检测4种果汁饮料污染菌,节约了检测成本,节省了检测时间,检测时间由原7~14天缩短到8h。
-
公开(公告)号:CN105810708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142101.1
申请日:2016-03-14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IPC: H01L27/20 , H01L27/22 , H01L41/187 , H01L4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20 , H01L27/22 , H01L41/1876 , H01L4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易失性频率可调的噪声干扰抑制器及其制备方法。其结构包括PZT基片、镀在其两面的上下电极和制备于上电极上的铁氧体膜片。PZT基片含有缺陷偶极子,厚度为0.25mm~1mm;下电极厚度10nm~500微米,上电极厚度10?500纳米。铁氧体膜片成分为Ni0.27Zn0.1Fe2.63O4,采用旋转喷涂的方法90℃低温沉积在PZT基片的上电极而成,且其电阻率≥106Ω.cm,厚度为1~10μm。使用时,将噪声干扰抑制器的铁氧体膜片这一面倒扣在微带或共面波导传输线上,PZT基片的上下电极不接触到传输线的电极即可。本发明干扰的抑制效果好,使用方便;节约能源;中心频率连续可调。
-
公开(公告)号:CN105316415A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510809739.1
申请日:2015-11-2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沈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6 , C12Q2537/143 , C12Q2565/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同时鉴定啤酒酿制中四种污染酵母菌的基因快速筛查方法。该方法利用由4对引物组成的引物体系,通过采用高通量的多重PCR技术与高分辨率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实现对啤酒生产过程快速确定啤酒酵母和发酵过程中是否存在污染酵母菌的检测。本发明相对于目前其他以PCR技术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手段,能够在一次反应中集成检测4种啤酒污染酵母菌Pichia fermentans,Candida mesenterica,Hansenula polymorpha,Rhodotorula glutinis,节约了检测成本,节省了检测时间,检测时间由原7~14天缩短到8h。
-
公开(公告)号:CN103215387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69249.0
申请日:2013-05-07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多基因靶点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株的方法和试剂盒。本发明设计了多组引物针对多个基因靶点,通过毛细管电泳荧光探测显示PCR序列片段大小,来直观地确定扩增的每个片段的准确性。多基因靶点层层确认阳性结果,确保了检测结果的特异性。另外。本试剂盒可以检测出非H1N1甲型流感感染和非甲型流感感染样品,为进一步诊断提供相关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265165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011638921.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50/26 ,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塑料污染评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果蝇生理学指标评估微塑料污染水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相同发育阶段的果蝇,挑选健康的果蝇;(2)微塑料污染培养基的制备;(3)将健康的果蝇置于微塑料污染培养基中,恒温连续培养5天,采集果蝇产卵数量,测定不同浓度下微塑料污染所造成的生殖毒性;(4)将健康的果蝇置于微塑料污染培养基中,恒温连续培养20天,测定其行为活动性、进食量及体内代谢物质含量;(5)对生殖毒性、行为活动性、进食量及体内代谢物质含量运用T‑检验进行活动性相关分析。本发明为评价微塑料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以及人类健康的安全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254604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637452.2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PC: A61K31/352 , A61P27/02 , A61P27/10 ,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山奈酚在制备防护蓝光损伤的保健食品或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以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作为模式生物,进行了山奈酚防护蓝光损伤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山奈酚可以延长光强为2500lux蓝光照射下正常果蝇的寿命,显著提高蓝光照射下果蝇的行为活动,以及提高了对于37度高温胁迫能力。因此,山奈酚可用于制备制备防护蓝光损伤的保健食品或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591468B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710010283.1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沈洁
IPC: C12Q1/6888 , C12Q1/6851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黑腹果蝇中自噬作用关键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的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引物组合物包括10种自噬作用关键基因与RNA内参的RT扩增引物和PCR扩增引物。试剂盒包括DEPC水、5×RT缓冲液、反转录引物、反转录酶、Z溶液、10×PCR缓冲液、PCR引物、25mM氯化镁溶液、DNA聚合酶和阳性对照品。本发明可同时针对黑腹果蝇10种自噬作用关键基因进行检测,一天内可完成192个样品的检测,既节约生产和检测成本,又提高检测效率;RNA内参提供样品RNA完整性的对照内参,确保检验过程中对样品质量的判断,避免假阴性,使得检测具有更好灵敏度和特异性,从而避免其他检测方法特异性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67617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10284.6
申请日:2017-01-06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Inventor: 沈洁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黑腹果蝇中胰岛素样肽ILP系列基因表达水平检测的引物组合物、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该引物组合物包括胰岛素样肽与RNA内参的RT扩增引物和PCR扩增引物。该试剂盒包括DEPC水、5×RT缓冲液、反转录引物、反转录酶、Z溶液、10×PCR缓冲液、PCR引物、25mM氯化镁溶液、DNA聚合酶和阳性对照品。本发明可同时针对黑腹果蝇7种胰岛素样肽进行检测,一天内可完成192个样品的检测,既节约生产和检测成本,又提高检测效率;RNA内参提供样品RNA完整性的对照内参,确保检验过程中对样品质量的判断,避免假阴性,使得检测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从而避免了其他检测方法特异性不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