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4840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997442.7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 盐城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 启明星盐城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L53/62 , B60L53/66 , B60L53/31 , G06F16/9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双向充电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分别获取每一智能充电桩对应的工作状态,提取处于目标工作状态下的目标智能充电桩,将其与对应的充电电车进行双向通信,分别采集每一充电电车对应的充电数据和目标智能充电桩对应的工作数据,解析充电数据得到对应充电电车的充电信息,解析工作数据得到对应目标智能充电桩的工作信息,为对应的充电电车匹配相应的充电模式,当工作信息对应的供电模式与充电模式不同时,调节目标智能充电桩的供电模式,通过监测到的电动汽车的信息上传至控制模块,然后接收控制模块的调控指令对充电模式进行调整,使得智能充电桩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充电方式,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车型,提高了智能充电桩的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970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0997684.6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 盐城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远程监控功能的新能源双向充电站包括:采集指定充电站内部的实时视频流,解析每一监控模块采集的实时视频流,得到每一实时视频流对应的监控区域,根据监控区域将所述实时视频流进行拼接,得到指定充电站内部的实时监控信息,分析所述实时监控信息得到实时视频流的实际覆盖范围,判断实际覆盖范围是否与预设覆盖范围一致,当实际覆盖范围与预设覆盖范围不一致时,根据实际覆盖范围与预设覆盖范围之间的范围差调整每一监控模块对应的监控角度,通过调节机构对监控设备进行角度调节,从而能够全面有效地对充电站监视区域进行监控,避免出现监控死角的情况出现,大大提高了监控的工作效率,达到充电站远程监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8040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59381.4
申请日:2024-01-16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 盐城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 启明星盐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双向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用户请求使用电动汽车进行外供充电;分别获取电动汽车的剩余电能以及用户的未来行程;基于剩余电能和未来行程,预测外供充电极限;允许并提示用户使用电动汽车进行外供充电;用户使用电动汽车进行外供充电;当电动汽车即将达到外供充电极限时,对用户进行外供充电极限提醒。本发明的电动汽车双向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基于电动汽车的剩余电能以及用户的未来行程,预测外供充电极限,确定电动汽车是否即将达到外供充电极限,当为是时,对用户进行外供充电极限提醒,无需用户时刻考虑电动汽车的剩余电量能否支撑自己的未来行程,提升了便捷性,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也更加智能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04840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997442.7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 盐城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IPC: B60L53/62 , B60L53/66 , B60L53/31 , G06F16/95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双向充电智能管理系统包括:分别获取每一智能充电桩对应的工作状态,提取处于目标工作状态下的目标智能充电桩,将其与对应的充电电车进行双向通信,分别采集每一充电电车对应的充电数据和目标智能充电桩对应的工作数据,解析充电数据得到对应充电电车的充电信息,解析工作数据得到对应目标智能充电桩的工作信息,为对应的充电电车匹配相应的充电模式,当工作信息对应的供电模式与充电模式不同时,调节目标智能充电桩的供电模式,通过监测到的电动汽车的信息上传至控制模块,然后接收控制模块的调控指令对充电模式进行调整,使得智能充电桩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充电方式,适用于多种不同的车型,提高了智能充电桩的使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92312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004269.2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 盐城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IPC: B60L53/126 , B60L53/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S1:引导新能源汽车前往无线充电区;步骤S2:确认新能源汽车与无线充电区之间是否充电对接完毕;步骤S3:当为是时,获取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参数;步骤S4:基于电池参数,确定最佳无线充电方案;步骤S5:基于最佳无线充电方案,控制无线充电区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引导,需要自行前往无线充电区寻找无线充电车位,提升了便捷性,更提升了人性化,也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5377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574101.X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 盐城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 启明星盐城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风冷式循环中央空调的智能空气环境控制器,通过获取风冷式循环中央空调的工作参数,并采集在所述工作参数下的室内空气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基于人工智能对所述工作参数,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进行学习,确定风冷式循环中央空调的工作状态与室内空气流动速度和流动方向之间的数值模拟关系,基于所述数值模拟关系,结合风冷式循环中央空调的当前任务,确定当前工作参数,当前流动速度和当前流动方向,基于当前流动速度和当前流动方向,结合空气净化设备的状态,确定对空气净化设备的工作参数,实现准确高效联动控制空调通风和空气净化设备的运行状态来进行室内空气环境的净化,保证室内空气净化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09701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997684.6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 盐城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 启明星盐城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备远程监控功能的新能源双向充电站包括:采集指定充电站内部的实时视频流,解析每一监控模块采集的实时视频流,得到每一实时视频流对应的监控区域,根据监控区域将所述实时视频流进行拼接,得到指定充电站内部的实时监控信息,分析所述实时监控信息得到实时视频流的实际覆盖范围,判断实际覆盖范围是否与预设覆盖范围一致,当实际覆盖范围与预设覆盖范围不一致时,根据实际覆盖范围与预设覆盖范围之间的范围差调整每一监控模块对应的监控角度,通过调节机构对监控设备进行角度调节,从而能够全面有效地对充电站监视区域进行监控,避免出现监控死角的情况出现,大大提高了监控的工作效率,达到充电站远程监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923124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004269.2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 盐城工学院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IPC: B60L53/126 , B60L53/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步骤S1:引导新能源汽车前往无线充电区;步骤S2:确认新能源汽车与无线充电区之间是否充电对接完毕;步骤S3:当为是时,获取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参数;步骤S4:基于电池参数,确定最佳无线充电方案;步骤S5:基于最佳无线充电方案,控制无线充电区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系统,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引导,需要自行前往无线充电区寻找无线充电车位,提升了便捷性,更提升了人性化,也提升了新能源汽车的无线充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48420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0890919.8
申请日:2020-08-29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IPC: B29C5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圆管自动扩口设备,包括固定于地面的机箱,机箱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对斜孔,斜孔位于机箱内的一端低于位于机箱外的一端,机箱的中心设有限位转动的丝杆,丝杆的底部具有驱动其转动的电机,丝杆上设有内螺纹套,内螺纹套的外侧设有一对滑槽,滑槽为倾斜状态的,一个滑槽对应一个斜孔,滑槽垂直于斜孔,斜孔内设有伸缩导柱,伸缩导柱位于机箱内的一端设有嵌于对应滑槽内活动的滑块,伸缩导柱位于机箱外的一端设有用于撑开管口的撑板。本发明通过丝杆的转动,可驱动滑槽的活动,从而使各个伸缩导柱的同步伸缩,实现共同对PVC管自动扩口的效果,其结构简单,扩口同步率高,速度可调,扩口精确度高,便于在施工现场即时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53584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553615.1
申请日:2018-12-18
Applicant: 盐城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喷墨纳米银导电墨水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述组份:纳米银12-30份,去离子水55-80份,助溶剂0.02-2份,润湿分散剂0.1-1.0份,粘结剂0.4-3.0份,消泡剂0.2-0.6份,保湿剂3.0-10.0份,流平剂0.01-0.5份,防沉剂0.3-1.5份,粘度调节剂0.5-0.6份。导电墨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两大步骤:纳米银粉末的制备和纳米银导电墨水的制备。本发明中的导电墨水通过添加一定的助分散剂,保护在储存过程中的银不被氧化,同时通过调节体系的pH值,改善了纳米银颗粒在水中的稳定性;通过添加助溶剂,可以抑制墨水溶剂挥发过快而导致喷头堵塞,有很好的导电性,粘附性和印刷适应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