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连接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191017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480025533.3

    申请日:2014-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2

    Abstract: 具备:接合端子(20),其从平板状的支承板部(22)起延伸有与对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即树脂制的壳体(30),其形成有压入孔(33),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被压入到该压入孔(33),其中,在压入孔(33)中,在与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对置的对置面(33a)上,在与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的压入方向垂直的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沿所述压入方向的多个肋(41)。

    连接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92443A

    公开(公告)日:2007-07-04

    申请号:CN200610064141.5

    申请日:2006-1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06 H01R13/4362 H01R13/6272

    Abstract: 连接器包括:壳体,其包括端子接收腔和用于将端子接收腔中接收的端子锁定的端子锁定枪;以及外部,其包括前部和隔板部,其中前部在端子的纵向上覆盖壳体的末端侧并且具有与端子接收腔贯通的配合端子插入孔,隔板部从与端子的纵向相交成直角的安装方向安装到壳体中并且在临时锁定位置和完全锁定位置被锁定到壳体中,该临时锁定位置允许端子插入到端子接收腔中,该完全锁定位置用于锁定端子并防止端子从端子接收腔中伸出来,其中前部和隔板部形成一个整体。

    连接器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247741B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480029052.X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连接器(1)具备:汇流条(7),其具有多个接触部(3)和将该多个接触部(3)一体地连结的连结部(5);第1壳体(1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将汇流条(7)的连结部(5)压入在内部且在内部配置多个接触部(3)的第1嵌合部(11);多个端子(17),其分别具有与汇流条(7)的接触部(3)接触的被接触部(15);以及第2壳体(2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第2嵌合部(19)和多个端子收容室(21),该第2嵌合部(19)能够与第1壳体(13)的第1嵌合部(11)嵌合,该多个端子收容室(21)设置在该第2嵌合部(19)的内部并分别收容多个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与端子收容室(21)的内壁的间隙(C)被设定为因汇流条(7)与第2壳体(23)的热冲击的差而引起的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的移动量以上。

    接合连接器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91017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25533.3

    申请日:2014-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2

    Abstract: 具备:接合端子(20),其从平板状的支承板部(22)起延伸有与对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即树脂制的壳体(30),其形成有压入孔(33),接合端子(20)的支承板部(22)被压入到该压入孔(33),其中,在压入孔(33)中,在与支承板部(22)的表背面(22a)对置的对置面(33a)上,在与支承板部(22)向压入孔(33)的压入方向垂直的方向隔开间隔地形成有沿所述压入方向的多个肋(41)。

    连接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247741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80029052.X

    申请日:2014-05-14

    Abstract: 连接器(1)具备:汇流条(7),其具有多个接触部(3)和将该多个接触部(3)一体地连结的连结部(5);第1壳体(1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将汇流条(7)的连结部(5)压入在内部且在内部配置多个接触部(3)的第1嵌合部(11);多个端子(17),其分别具有与汇流条(7)的接触部(3)接触的被接触部(15);以及第2壳体(23),其由合成树脂构成,具有第2嵌合部(19)和多个端子收容室(21),该第2嵌合部(19)能够与第1壳体(13)的第1嵌合部(11)嵌合,该多个端子收容室(21)设置在该第2嵌合部(19)的内部并分别收容多个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与端子收容室(21)的内壁的间隙(C)被设定为因汇流条(7)与第2壳体(23)的热冲击的差而引起的端子(17)的被接触部(15)的移动量以上。

    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782942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180012055.9

    申请日:2011-03-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5 H01R4/20 H01R4/62 H01R13/52

    Abstract: 为了即使使用了其两端都敞开的低成本圆柱形帽,但是仍可以防止水从外部渗入电线的端子部分,公开了一种结构,即,电线连接部分(12)使用以大致U形截面形成的、具有底板部分(21,23)和一对线压接部分(22,24)的压接端子(10),金属圆柱形帽(30)装接于通过去除电线(W)端的绝缘覆盖(Wb)部分露出的导体(Wa)上,并且此外,在将电线(W)端的导体(Wa)与帽(30)挤压在一起时,线压接片(22,24)被压接,其中因为帽(30)的端部(31)被挤压,所以帽(30)的端部被其挤压部分(35)封闭。

    压接端子以及压接端子与电线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834975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80017446.X

    申请日:2011-0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188 H01R4/18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接端子,通过该压接端子,即使湿气附着至导线连接部,也能防止湿气浸入电线的导体,从而解决电线的导体的腐蚀问题。在本发明的压接端子中,在与电线(W)的纵向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细齿(31、35)设置在导线连接部(12)的整个内表面上,该导线连接部(12)具有:大致U形横断面的导体压接部(14),具有底板(21)和一对导体嵌塞片(22);大致U形横断面的护套嵌塞部(15),具有底板(23)和一对护套嵌塞片(24);导体压接部(14)的底板(21)与护套嵌塞部(15)的底板(23)连续地形成为公共底板;并且一对覆盖壁(17)连续地形成在导体嵌塞片(22)与护套嵌塞片(24)之间。

    连接器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95688B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1880056648.7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解锁操作部(59)在壳体(13)中设置为从壳体(13)的配合侧的相反侧向外分离,使得当解锁操作部(59)在解锁操作方向上被下推以移位时,解锁操作部(59)在锁定方向的反方向上向锁定部(55)施加解锁力。当在配合确保部件(21)位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将解锁操作部(59)在解锁操作方向上下推时,解除连接器配合状态。配合确保部件(21)具有将一对侧壁(87)的配合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互相连结的连结部(81)。位于临时锁定位置的配合确保部件(21)的连结部(81)在解锁操作部(59)与壳体(13)之间,并且与解锁操作部(59)分离。

    连接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9568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880056648.7

    申请日:2018-08-31

    Abstract: 解锁操作部(59)在壳体(13)中设置为从壳体(13)的配合侧的相反侧向外分离,使得当解锁操作部(59)在解锁操作方向上被下推以移位时,解锁操作部(59)在锁定方向的反方向上向锁定部(55)施加解锁力。当在配合确保部件(21)位于临时锁定位置的状态下将解锁操作部(59)在解锁操作方向上下推时,解除连接器配合状态。配合确保部件(21)具有将一对侧壁(87)的配合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互相连结的连结部(81)。位于临时锁定位置的配合确保部件(21)的连结部(81)在解锁操作部(59)与壳体(13)之间,并且与解锁操作部(59)分离。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