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34951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430500.1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容纳在壳体的端子容纳室中的端子的保持力的连接器。连接有电线的端子(4)被容纳在设置于连接器的壳体的端子容纳室。端子(4)通过成形于端子容纳室的矛形件的卡定面和设置在端子(4)的箱形部(41)的被卡定面(415a)的卡合被保持。被卡定面(415a)设置为沿宽度方向在前顶板(415)上到达对置板外表面(412b),该前顶板(415)通过切除箱形部(41)的顶板从而成形。卡定面和被卡定面(415a)在比对置板(412)的对置板内表面的宽度更宽的范围内彼此卡合。

    连接器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06272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556268.8

    申请日:2015-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02 H01R13/4223

    Abstract: 提供能够提高阳端子与阴端子的触点部的接触稳定性的连接器。连接器(1)具备:肋(110),其设置于阳连接器(12)的阳端子收容室(15),并与收容在阳端子收容室中的阳端子(14)接触,从而抑制阳端子相对于阳端子收容室的相对变位;以及肋(10),其设置于阴连接器(2)的阴端子收容室(5),并与收容在阴端子收容室中的阴端子(4)接触,从而抑制阴端子相对于阴端子收容室的相对变位。肋被形成为:在阳端子的插入动作中在比要求插入力达到最大的位置靠触片插出口(134)侧的位置开始与阳端子接触。肋被形成为:在阴端子(4)的插入动作中在比要求插入力达到最大的位置靠触片插入口(34)侧的位置开始与阴端子(4)接触。

    电线保持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47155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80016142.0

    申请日:2013-03-21

    Inventor: 千叶真吾

    Abstract: 一种电线保持结构,包括:电线保持器,多个电线的一部分对准并且保持在该电线保持器中,并且该电线保持器在与保持在电线保持器中的多个电线的部分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电线保持器的一端处具有转动轴;以及电线保持器装接部,该电线保持器装接部包括多个压接端子,多个电线压接到该多个压接端子,并且在电线保持器的转动轴由轴支撑部支撑并且电线保持器转动时,电线保持器装接到该电线保持器装接部。

    车室内照明灯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32449A

    公开(公告)日:2014-04-16

    申请号:CN201280038711.7

    申请日:2012-08-01

    Abstract: 一种车室内照明灯(11),该车室内照明灯(11)要装接到形成于车辆的车门嵌条(35)中的灯装接孔(13)内,该车室内照明灯(11)具有:设计部(15),该设计部(15)布置在车门嵌条(35)的客厢侧上;以及功能部(17),该功能部(17)布置在车门嵌条(35)的室外侧上,并且将要装接到灯装接孔(13)内。功能部(17)具有壳体(43),该壳体(43)具有:壳体(43),该壳体(43)具有向客厢侧开启的开口(69);以及光源容纳部(49),该光源容纳部(49)容纳并且保持灯泡(63);光源保护部(37),该光源保护部(37)设置有壳体(43)从而覆盖开口(69),并且光源保护部具有防止光源(63)接触外部件的尺寸的光通孔(73)。

    交替转换开关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99386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180063626.1

    申请日:2011-12-28

    Inventor: 千叶真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23/08 H01H23/145 H01H23/162

    Abstract: 一种交替转换开关,包括:交替转换开关钮(30);两个触点(60),该两个触点(60)从交替转换开关钮延伸;以及母线(50),该母线(50)分别接触两个触点。每个母线的表面都具有包括端根部、布置在端根部之间的中间根部的波状。当交替转换开关钮的端部中的一个被压下时,两个触点中的每个触点都经由中间根部从一个端根部移动到另一个端根部,以在接触母线中的相应的一个母线的同时停止在另一个端根部中。

    端子和连接器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581370B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490841.8

    申请日:2019-06-06

    Abstract: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端子强度的端子。已与电线连接的端子(4)的箱部(41)具有顶板(46)和内板(45)。顶板(46)包括由切口部(463)成形的前方顶板(461)和后方顶板(462)。后方顶板(462)成形有切口部(463)从而具有凸部卡合面(462A)。内板(45)具有凸部(45A)。在顶板(46)与内板(45)重叠的状态下,凸部(45A)与凸部卡合面(462A)卡合。

    连接器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635292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910424827.8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包括:端子,端子包括在其插入方向上的后端处具有锁定端缘的电接触部和具有芯线压紧部的电线连接部;壳体,其在其后端面上具有插入口,并且具有容纳从插入口插入的端子的端子容纳室;柔性锁定件,其与壳体一体形成,并且具有将插入到端子容纳室内的端子的锁定端缘锁定的锁定表面;倾斜面,其形成在柔性锁定件上,在插入期间被端子按压,并且使锁定表面在解锁方向上移动;以及凹隙部,其形成在倾斜面上并且具有底表面,该底表面位于比倾斜面更远离插入完成的端子的芯线压紧部及其附近的位置处。

    连接器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505336B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610806827.0

    申请日:2016-0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保良好的定位精度并能高密度地安装到电路基板的基板安装型的连接器。连接器(11A)包括:壳体(21);安装在壳体上的多个端子(31);以及安装在壳体上并且具有插通多个端子的多个定位孔(61)的对准板(41),所述连接器以将插通在定位孔中的端子插入到电路基板(1)的通孔(2)的方式安装到电路基板。对准板(41)在安装到电路基板时面对电路基板的安装侧的侧面(下表面)的相反侧的侧面即第1面(上表面),具有包含向电路基板的安装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的多个面(面51和面61)的台阶形状,且在安装侧的侧面即第2面(下表面),具有用于避免与电路基板上的安装元件(P)干扰的避让部(55)。

    连接器的端子保持构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03092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80009356.4

    申请日:2015-0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1 H01R12/724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连接器(2)的端子保持构造,该连接器(2)将端子(6)的直形部(61)压入到形成在树脂制的壳体(4)的端子保持壁(41)上的端子保持孔(44)中而进行保持。在端子(6)的直形部(61),在与端子保持孔(44)对应的部位的外表面形成有向与压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侧突出的至少一对突条部(62)。突条部(62)的与直形部(61)正交的截面被形成为在末端部具有楔形的凹陷(63)。向两侧突出的突条部(62)的凹陷(63)的底部(64)间的尺寸(W1)被形成得大于将向该两侧突出的突条部(62)压入的位置的端子保持孔(44)的尺寸(W2)。这样,能够提高被压入在端子保持孔(44)中的端子(6)的保持力,能够稳定地保持端子(6)。

    连接器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06272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556268.8

    申请日:2015-0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02 H01R13/4223

    Abstract: 提供能够提高阳端子与阴端子的触点部的接触稳定性的连接器。连接器(1)具备:肋(110),其设置于阳连接器(12)的阳端子收容室(15),并与收容在阳端子收容室中的阳端子(14)接触,从而抑制阳端子相对于阳端子收容室的相对变位;以及肋(10),其设置于阴连接器(2)的阴端子收容室(5),并与收容在阴端子收容室中的阴端子(4)接触,从而抑制阴端子相对于阴端子收容室的相对变位。肋被形成为:在阳端子的插入动作中在比要求插入力达到最大的位置靠触片插出口(134)侧的位置开始与阳端子接触。肋被形成为:在阴端子(4)的插入动作中在比要求插入力达到最大的位置靠触片插入口(34)侧的位置开始与阴端子(4)接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