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038950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80037493.0
申请日:2011-07-29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4/48 , H01R13/05 , H01R13/2428 , H01R43/16
Abstract: 为了提供一种能够以优良的产率和高尺寸精度生产的、具有高连接可靠性的连接端子。提供了一种连接端子(11),连接端子(11)包括端子本体(12)和具有从接触凸片(43)的两侧沿着相同方向延伸的一对弹簧部分(42a)和(42b)的可动触头(13),其中可动触头(13)的弹簧部分(42a)和(42b)的端部被固定到端子本体(12),在可动触头(13)的顶端处接触凸片(43)通过被推动到端子而被导通连接到将被连接的另一个端子,并且可动触头(13)在以下过程中形成:将金属板冲裁以在将成为接触凸片(43)的板部的中央部分的两侧处形成在平面视图中具有波状形状的一对弹簧部分(42a)和(42b),并且以该板部为边界沿着相同的方向折叠该板部使得弹簧部分(42a)和(42b)从包括该板部的接触凸片(43)的两侧平行地延伸。
-
公开(公告)号:CN104185928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80015810.8
申请日:2013-04-1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原辉史
IPC: H01R12/71 , H01R13/629 , H01R13/1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428 , H01R4/489 , H01R12/714 , H01R13/2442 , H01R13/62938
Abstract: 提供一种基板连接器,在该基板连接器中设置有:连接器主体(40),该连接器主体(40)具有抵接电路板(10)的先端面,从而使容纳并保持在连接器主体中的端子接头(30)的先端面与在电路板(10)上的接触点图案进行接触;以及连接器收纳部件(50),该连接器收纳部件(50)装接到电路板(10),并且保持连接器主体(40)的抵接电路板(10)的表面的先端面。端子接头(30)通过弹性片设置,由于接触接触点图案的接触点(33b)在与对应的接触点图案接触时经受弹性变形,该弹性片传递预定的接触压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471795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80035721.X
申请日:2013-07-0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2/7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5 , H01R12/714 , H01R13/4223 , H01R13/627
Abstract: 在电路板(40)上,作为外部输入接触部的板状导体(41)安置在端予接头(20)的接触部(22)所抵靠的位置处。由于板状导体(41)与接触部(22)互相抵靠,建立了端子接头(20)与板状导体(41)之间的导电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0430337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80025745.7
申请日:2013-05-10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原辉史
IPC: H01R12/71 , H01R13/631 , H01R13/629 , H01R13/18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2/716 , H01R12/714 , H01R13/187 , H01R13/502 , H01R13/516 , H01R13/62938 , H01R13/62994 , H01R13/6315 , H01R13/635
Abstract: 一种板连接器,包括:容纳端子接头的连接器主体;和连接器收容构件,该连接器收容构件附接到电路板,并且在末端表面抵靠电路板表面的状态下,该连接器收容构件接合地锁定连接器主体的末端表面。该连接器主体包括:内壳体,该内壳体接合地锁定端子接头,使得端子接头的末端表面从该连接器主体的末端表面突出;外壳体,该外壳体支撑内壳体,使得该内壳体可在嵌合方向上滑动;以及壳体推动弹簧,该壳体推动弹簧推动内壳体。端子接头的末端表面与接触图形按压地接触,从而致使端子接头电连接到接触图形。
-
公开(公告)号:CN103430387A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80012908.3
申请日:2012-03-16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28 , H01R13/4223 , H01R13/6271 , H01R24/84
Abstract: 当端子收容孔(21、31)从其中这些孔(21、31)在与沿着壳体中心轴线(C1、C2)的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移位的各位置在与沿着壳体中心轴线(C1、C2)的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上滑动时,一对连接器壳体(20、30)的连接得以完成,并且安装到连接器壳体(20、30)中的对接端子(10)的顶端还分别相互接合并且各顶端进入到它们的对接状态。而且,当对接端子(10)的顶端与配对对接端子的顶端接合时,对接端子(10)的顶端定位片(13)分别与配对对接端子接合,并且分别限制沿着轴向方向从配对对接端子的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01425643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173637.5
申请日:2008-11-03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H01R13/64 , H01R13/6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62938 , H01R13/4364 , H01R13/5219 , H01R13/533
Abstract: 当将阳连接器壳体(30)插入到装配管状部分(33)的内表面(37)的近端部分时,阳连接器壳体(30)的外表面(41)的远端45与在该内表面(37)的近端部分处形成的多个第一防振部分(25)邻接结合。同时,装配管状部分(33)的内表面(37)的远端(46)也与在阳连接器壳体(30)的外表面(41)的近端部分处形成的多个第二防振部分(26)邻接结合。此后,对连接器施加比迄今为止施加的插入力略大的力,使得在第一防振部分(25)和第二防振部分(26)处分别形成压力装配状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