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05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332407.4
申请日:2024-09-24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使滑动体顺畅移动的布线结构。布线结构(1)具备:第一固定部(10),固定于车辆的车身(110);第二固定部(20),固定于相对在车身的车顶(120)设置的开口部(120a)沿着车辆前后方向(X)移动的滑动体(210);外装部件(30),具有由第一固定部保持的第一端部(30a)和由第二固定部保持的第二端部(30b);电线(W),插通于外装部件;以及施力部件,插通于外装部件且在外装部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形成朝向车辆前后方向弯曲的弯曲部,滑动体在封闭开口部的全闭位置与开放开口部的全开位置之间在车辆前后方向和车辆上下方向移动,外装部件构成为追随由滑动体向车辆上下方向(Y)的移动引起的弯曲部的半径的变化而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7712946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172312.6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适当的位置保持并容纳布线材料W的保护器及线束。应用于线束(WH)的保护器(1)的特征在于,具备:基座部件(10),其具有由壁部(10K)形成且供布线材料(W)插通的容纳空间部(10S)和将该容纳空间部(10S)与外部连通的开口部(14);以及盖部件(20),其通过组装于基座部件(10)而封闭开口部(14),盖部件(20)具有定位部(200),该定位部(200)在盖部件(20)组装于基座部件(10)的状态下向容纳空间部(10S)侧突出地形成且与容纳于该容纳空间部(10S)的布线材料(W)抵接,定位部(200)能够在盖部件(20)组装于基座部件(10)的状态下矫正布线材料(W)的位置。
-
-
公开(公告)号:CN119975204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597291.7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施力部件的尖细形状的布线结构。布线结构(1)具备:第一固定部(10),其固定于车辆的车身;第二固定部(20),其固定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的滑动体(210);外装部件(30),其具有被第一固定部保持的第一端部(30a)和被第二固定部保持的第二端部(30b);电线(W),其插通于外装部件;以及施力部件(50),其插通于外装部件,且在外装部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形成朝向车辆前后方向弯曲的弯曲部(33),第二固定部相对于第一固定部配置于车辆上下方向(Y)的上侧,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以在从车辆前后方向观察时使弯曲部相对于车辆上下方向倾斜的方式保持第一端部及第二端部。
-
公开(公告)号:CN1199752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590735.4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友定宏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施力部件的尖细形状的布线结构。布线结构(1)具备:第一固定部,其固定于车身(110);第二固定部(20),其固定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X)移动的滑动体(210);外装部件,其具有被第一固定部保持的第一端部和被第二固定部保持的第二端部;电线,其插通于外装部件;及施力部件(50),其插通于外装部件,在外装部件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形成弯曲部,施力部件具有在滑动体位于滑动范围的端部时形成弯曲部的圆弧部(53),圆弧部形成为在未对施力部件作用外力的状态下具有规定的半径的圆弧形状,规定的半径比滑动体位于滑动范围的端部时的第二端部相对于第一端部的沿着车辆上下方向的距离的一半大。
-
公开(公告)号:CN117712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171712.5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考虑可动外装件相对于保护器的安装性的同时适当地保持保护器与可动外装件之间的连接状态的外装组件以及线束。应用于线束(WH)的外装组件(1)的特征在于,具有:保护器(100),其包括供布线材料(W)插通的基座部件(110)和盖部件(120);以及可动外装件(200),其以能够可动的方式安装于基座部件(110),能够供容纳于容纳空间部(110S)的布线材料(W)的端部插通,盖部件(120)具有定位部(121),该定位部在盖部件(120)组装于基座部件(110)的状态下向容纳空间部(110S)侧突出地形成,通过与可动外装件(200)的与基座部件(110)的连接部分(200C)抵接来维持基座部件(110)与可动外装件(200)的连接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252015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1911193130.0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吸收在多个板状部件产生的内外周差的线束。线束(WH)具有:将车辆的车身侧和搭载于车辆且相对于车身滑动的移动体连接的可挠性的导电体;由具有可挠性的多个板状部件(2a)层叠而构成且沿导电体延伸并限制导电体路径的限制部件(2);以及保持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的一对保持部件,在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的相互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沿板状部件的长度方向(Ld)延伸的长孔(23),保持部件具有插入到长孔的凸部(46),凸部在被插入到长孔的状态下,允许一个板状部件相对于其他板状部件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0936905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1910808902.0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向保持部件组装导电体、限制部件及外装部件的线束。线束(WH)具备:将车体侧与搭载于车辆并相对于车体滑动的移动体连接的可挠性的导电体(1);沿着导电体延伸并限制导电体的路径的可挠性的限制部件(2);被导电体和限制部件插通的可挠性的外装部件(3);以及具有布线有导电体的第一槽部(51)和与第一槽部相邻并保持限制部件的端部的第二槽部(52)的保持部件(5),保持部件具有分隔第一槽部和第二槽部的分隔壁部(53)、彼此对置并卡定外装部件的端部的一对卡定壁部(54)以及构成第一槽部的侧壁部(55),在侧壁部的高度方向(H)上,卡定壁部(54)突出到比侧壁部(55)更高的位置,并且分隔壁部(53)突出到比卡定壁部(54)更高的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1252015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911193130.0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IPC: B60R1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吸收在多个板状部件产生的内外周差的线束。线束(WH)具有:将车辆的车身侧和搭载于车辆且相对于车身滑动的移动体连接的可挠性的导电体;由具有可挠性的多个板状部件(2a)层叠而构成且沿导电体延伸并限制导电体路径的限制部件(2);以及保持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的一对保持部件,在多个板状部件的端部的相互对置的位置形成有沿板状部件的长度方向(Ld)延伸的长孔(23),保持部件具有插入到长孔的凸部(46),凸部在被插入到长孔的状态下,允许一个板状部件相对于其他板状部件沿长度方向相对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99752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592257.0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电线的耐久性降低的布线结构。布线结构(1)具备:第一保护器,其固定于车辆的车身;第二保护器,其固定于滑动玻璃体,该滑动玻璃体相对于在车身的车顶设置的开口部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移动;编织管(30),其具有被第一保护器保持的第一端部和被第二保护器保持的第二端部;对绞电缆(40),其插通于编织管;以及钢带(50),其插通于编织管,在编织管的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之间形成朝向车辆前后方向弯曲的弯曲部,钢带是板状部件,且具有支承对绞电缆的支承面(50a),对绞电缆(40)使相互绝缘且彼此独立的两条电线(W)呈螺旋状交叉而一体化地布设。
-
-
-
-
-
-
-
-
-